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被團寵了 第217章 差點惹人懷疑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被團寵了》 第217章 差點惹人懷疑

鄭婆子也難得抓心撓肝。

唉聲嘆氣的,就差抹淚兒了。

“蓮兒啊,早知這樣,娘當初就不帶你離開宋家了。”

“要是咱娘倆一直在宋家過活,宋家有了好親事,肯定得先著你啊,那現在擱周家福的說不定就是你了。”

鄭小蓮心里頭酸溜溜的。

扭過臉:“現在說這些還有啥用,娘你就別給我心里添堵了嗎。”

這鄭家娘倆只看了宋念喜現在的福氣。

卻不知當年宋念喜初嫁周家時,也是吃過不苦頭的。

不栽樹又哪里能乘涼呢。

況且鄭小蓮可比宋念喜小七八歲呢,就算當年們沒走,也不可能把鄭小蓮嫁去周家啊。

這娘倆五迷三道的,凈胡咧咧。

過了好一會兒,周老太他們一行人終于來到了杏花鎮。

周老太也松了口氣。

讓老四他們把車徑直趕去府。

先把戶籍的事兒給辦了。

為了給流民籍,府在各個鎮上特設了辦公所在。

等到了地兒后,周家人就看見前面已經有不人在排隊了。

周綿綿摟著的脖子,由著周老太抱下了馬車。

他們一家人彼此換了個眼神,趕牽著大郎,進了排隊的人群中。

楊婆子和鄭婆子兩家人看了趕跟上。

為了好蒙混過關,周老太故意讓他們兩家站在前頭。

“你們人多,往前站吧。”周老太故意讓了讓。

楊婆子倒也好意思,嬉皮笑臉地到了前面。

“老嫂子,人咋這麼多呢,要不咱再往前頭吧。”

這是要隊的意思。

周老太不想讓生事端,趕給拉住了。

“就在這兒排著,別走。”

于是三家人一起,先排在這兒。

了一起,那難免要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

Advertisement

楊婆子眼皮子淺,看見綿綿脖頸上的珠子項圈,便走不道了。

忍不住了又

“這丫頭,長得可真水靈,多大了,有三歲沒?”

楊婆子上夸著綿綿。

手上卻一個勁兒朝衫首飾上,咋不夠似的。

周綿綿被鬧得不痛快,故意扭過子。

宋念喜一看趕手給抱了過去:“這孩子已有四歲了大姑。”

“都四歲了還用人抱著?”楊婆子大驚小怪道:“我們那兒的丫頭,兩三歲時就能下地幫家里干活兒了。你家這也太慣了些。”

周綿綿忍不住翻起小白眼。

兩歲跑還跑不利索呢,就能干活兒了?

這是不把丫頭當人看啊。

周老太板起臉來:“苛待丫頭都是沒德的人干的,你家那塊兒這麼做,和我家綿綿有啥關系?”

楊婆子一看撓撓頭嘀咕:“這有啥的,我們那兒別說是干活兒了,還有早早定娃娃親收彩禮的呢。”

說完,捅咕了一下自己閨楊凄。

“俺閨就是啊,當年生這丫頭片子不久,俺就把定給了村長的瘸兒子,唉,可惜俺那老婿命不好,前幾年沒了,不然俺閨跟著他過得也不錯。”

這話不說倒還好。

一說連楊凄的臉都難看了起來。

想當初,楊家條件是不錯的,可楊婆子仍為了二十兩銀子的聘禮。

是給自己閨定了娃娃親。

那男人不,還比楊凄大了二十一歲。

楊凄正是因過早嫁了去,過早生了孩子,倒現在上還落了病兒。

這一直就是楊凄的痛。

現在那男人沒了,反倒讓覺得沒負擔了,寧愿自己個兒養著幾個孩子。

可楊婆子卻還滋滋講著這事兒。

Advertisement

毫不引以為恥。

給周家人聽得都有些怒了。

“你家也不缺飯吃吧,你咋就能給閨許了個大二十多的,這不是造孽嗎。”周老太瞪了一眼。

楊婆子卻嘿嘿道:“大二十多咋啦,年紀大會疼人兒咧,俺家楊凄就是妹福,給男人克死了,不然俺全家仗著村長吃喝,也不用出來逃荒啊。”

周老四聽不下去地哼了聲。

“大姑!自古以來男人死了就怪人的有的是,可親口說自家閨克夫的,你還是頭一個呢。”

周綿綿也使勁兒點著腦瓜。

這是啥娘啊。

跟刀子似的。

哪有這麼罵自家閨的。

但楊婆子卻不以為意。

這楊婆子,雖然本是泉鄉人。

可因后來嫁去了偏南一些的霞鄉,沾染了霞鄉的劣風俗。

總是對人有老大的惡意。

見周家都不搭理自己了,楊婆子又把目放在了周綿綿的上。

“對了老嫂子,你家這丫頭四歲也不小了,該定娃娃親了吧。定的是哪家的?有錢不?”楊婆子討嫌地笑著湊去。

眼看著的臭都快到妹妹臉上了,周大郎實在忍不住。

一把給推到了邊上。

“我妹妹又不是能用來換富貴的件,不許你這麼說。”周大郎不悅地攥拳。

楊婆子了一鼻子灰。

訕訕地收回了腦袋。

“老嫂子,這就是你家遠親的孩子啊,這小子咋能說會道的。”楊婆子嘖嘖道。

周老太“嗯”了一聲。

“沒錯,這孩子是投奔我家的,現下已被我家老三收養。”

楊婆子雖討嫌,不過,聽啥信啥。

只一個勁兒嘆大郎命好。

后的鄭婆子卻好奇地轉過頭。

“這大郎瞅著細皮,又能說會道的。咋看都不像是逃荒的孩子啊,倒更像是大戶人家養出來的。”

Advertisement

一旁的鄭小蓮也附和道:“我也覺得,周大娘,這孩子當真是逃荒的流民?”

周老太認可地朝頷了頷首。

“嗯,大事當前,老三家的你能這麼想也是考慮周到,是對的。”

“不過娘倒覺得那錢府不會和府勾結。”

宋念喜忙詢問:“娘,這話怎麼說?”

周老太給他們吃了個定心丸。

“你們細想想看,那錢老爺是不是前幾個月剛告老還鄉,從京城回來的?”

眾人都點了點腦袋。

這一點倒是沒錯,也正因如此,錢府才格外缺人手。

給了周老二能去當差的機會。

周老太盤著又鎮定道:“那你們再想想,咱們這兒的知州和知縣,是不是也是今年新上任的啊?”

這便更不用問了,自然是的。

“先前那個楊知縣是個黑心肝的,私自挖礦被咱給弄下去了,李知州也升遷了,現下的這兩個職都是新人。”鄭巧兒小聲說道。

“不過娘,這個和咱們擔心那事兒有啥關系呢?”周老四不解地撓著后腦勺。

周老太有些無奈地瞅著他倆。

這時,宋念喜想明白了。

“娘的意思是,錢府剛剛回來,基不穩,而咱這邊的知縣和知州也是新人,怕是錢府就算有心勾結府,也沒找到時機呢。”宋念喜茅塞頓開,一下子就笑了。

周老三也笑著道:“私賣鐵給瓦剌人,可是頭等重罪,這種事兒除非有萬分的信任,否則錢老爺不會輕易把底兒給不咋認識的員。”

此話一出,周老四和巧兒他們也恍然大悟了。

“原是如此,那咱們就盡管放心報就好了,懲治這等黑心的錢家。”周老四笑著道。

周家現下已然做好了報的打算。

只待天一亮,周老三就要去了。

正好等明個兒,周家還要帶著楊、鄭兩家去鎮上辦戶籍之事。

好給大郎也趁機了自家的籍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