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穿書七零,糙漢男主賺錢養我 第278章 趙青松登上報紙

《穿書七零,糙漢男主賺錢養我》 第278章 趙青松登上報紙

鑒于趙青松養豬發家,種果發財,大江村一度為熱議焦點。

H省報社記者聞訊而來,說是要采訪趙青松。

趙青松不出這種風頭,想要拒絕,被村支書趙建東趕了上去。

記者來到趙青松家里,很是慨地說了一句:“我記得幾年前我來過這里,當時是為了采訪咱們縣城里的第二名,上了清大的學生。”

趙青松頗為自豪:“那是我媳婦兒!”

記者眼神一亮,抓著筆記本筆疾書寫了下來,這絕對這個點。

記者問趙青松:“您是怎麼決定種梨樹的呢?”

“在首都干過水果批發,發現即便是政策未開放時,水果在城市的消費需求就很高了,不過主要也還是在城市,回到家鄉,聽老一輩說,咱們家鄉適合種梨,我手上沒什麼錢,買點兒樹苗是夠的,就選擇種梨了。”

記者記筆記的手頓了頓,心里瘋狂反駁,你管五十畝地的梨樹苗一點兒?

筆鋒一轉,寫趙青松投所有家去栽植梨樹......

為了更合人形象,幾個記者扛著攝影機,要去到山上寫實采訪錄影,讓趙青松更無奈的是,還得讓他去豬場拍。

在梨山,記者提議讓趙青松舉著梨拍,趙青松不想,還好山上已經沒有幾個梨了。

在豬場的時候,那記者不知道怎麼想的,讓趙青松抱著一只豬仔拍照。

想想就很寸。

趙青松能同意嗎?

不能!

最終只有趙青松站在豬欄里,還有梨樹下的照片刊登在了報紙上。

作者用了大幅的篇章,去寫了關于趙青松創業的事

從他搞豬場,到承包山頭種植梨樹。

為了讓趙青松的故事看起來更激勵人心,記者把自己從別人那里聽來的,趙青松為了種植梨樹,同人兩地分居,三年的孤苦種植才有了今朝的收......

Advertisement

記者還把趙青松因為怕重大雷雨摧毀梨山,曾經昏迷進醫院的事......

總之,把趙青松塑造了有智慧,勤勞肯干,能耐住寂寞的農村斗青年。

積極歌頌了分田到戶的各種好,側面反映了該措施的正確

趙建東跑來找趙青松,問他愿不愿意帶著村里面的人去種梨。

養豬不是所有人都會養,但是種東西,就是農民的老本行,所以村民們認為,這個誰都能種,有人找到了趙建東,讓趙建東出頭,去找趙青松。

他作為村支書,滿腦子都是怎麼讓大江村名聲大噪,讓他這個村支書臉上兒有面兒。

大江村里分田到戶的時間,不是最早的,趙建東這兩年一直被別村著,沒想到趙青松沉寂三年,繼栗蓉后,讓大江村再次登上報紙。

趙建東一想,如果村里家家戶戶,不說家家戶戶,就算有一半兒的人家種梨,等以后收了,那他們大江村,不得為致富模范村?

他的心就開始澎湃起來,立馬去找趙青松。

趙青松是非常樂意傳授經驗的,他說:“就是先富帶后富,支書,你放心,這些我懂的,等過段時間,我梨樹的事忙完先。”

“我就知道,你是個好青年,思想同黨組織靠攏,有你是咱們村的福氣,你放心,我一定把想種梨的村民招過來,開一次討論大會。”

村委開討論大會這天,村里不人都來了。

不一定都是想種梨的,有些是來看熱鬧的,他們的原話是:“俺才不相信趙老二愿意外賣種樹!”

當初養豬的時候為什麼不教他們?

趙建東不知打哪兒弄來了橫幅,寫了一些積極語錄,對趙青松好一通夸獎之后,才讓趙青松上去傳授經驗。

Advertisement

趙青松一板一眼地把自己種梨樹的過程說了,包括前三年的如何維護以及只出不進的賬,讓農戶們做好心理準備。

“不過有個方法可以避免,就是買梨樹的時候,買幾年的樹苗回來種植,就有可能當年結果。”

柳嬸的兒子問了:“俺們上哪兒找幾年苗兒?”

趙青松淡聲回:“這就是你們的事了。”

有人不樂意了:“這算哪兒門子的傳授經驗?”

前面已經有了好些不好的發問,現在連買樹上哪兒買,趙青松不回復,就開始有指責趙青松的意思。

趙青松怎麼會容忍,他毫不客氣地回道:“關于種樹,什麼時候該撒什麼,每個季度該干什麼,我已經毫無保留地說了,你說我不告訴你上哪兒買樹,就不算傳授經驗?那好啊,我當年買的苗兒年份小,你們也買年份小的唄。”

“你就是想來顯擺的吧,真要是想帶俺們致富,當初養豬的時候怎麼不帶?”

趙青松笑了:“養豬?你們也沒問啊,再說了,一頭豬仔多錢?有沒有家里買了豬仔回來養的說一下?你們也想開豬場,你們能手里的錢能買多頭豬仔?”

這話一出,場上的人不好再說話了,豬仔確實不便宜,現在家里都是養鴨的多,村里能買上豬仔回來養的人,并不多。

趙青松掃了一眼,語氣相當平靜:“大家可以好好考慮一下,真要有人想養豬,我也樂意傳授經驗,回到今天種梨的話題,我看也不是大家都想種梨,反正該說的都說了,種梨比較好的時間,大概是二到五月,也就是年后,我下個月去首都,現在也沒空教,等到時候,真正想種梨的人,有什麼不懂的,再來問我。”

Advertisement

說完趙青松借口梨山有事兒忙,便離開了現場。

他走后,現場還有很多人在議論。

不過管他們議論什麼呢,趙青松只想著,早點把梨山的事安排好,然后拿豬場分紅,帶著今年的收,去首都找妻兒過年。

還沒給栗蓉打電話呢,栗蓉就打過來了。

趙青松接過電話,喜滋滋地喊了聲兒媳婦兒,結果那邊是兒子喊爸爸。

趙青松無奈了下:“哎,兒子。”

“爸爸!我在報紙上看見你了!袁爺爺給我看的!你好厲害啊!我也厲害。”

“嗯?你怎麼厲害了?”趙青松樂了,“因為你有一個厲害的爸爸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