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八零之撿漏前任小叔 第144章 第 144 章

《八零之撿漏前任小叔》 第144章 第 144 章

 陸老爺子私底下和初挽談起來:“挽挽,這事說起來,是對不住你,建時這孩子做事太不踏實,那個姑娘,好歹和你有個拐彎親戚,我就怕回頭你臉上不好看。”

 初挽其實倒不在意:“爸,這算什麼拐彎親戚,你也知道我和陳家的關系,我媽早沒了,我太爺爺沒了后,我算是和他們家斷了,連陳家我都不在意,更別說他們家親戚,八竿子打不著的,見了面我都當不認識。建時既然和人家有了瓜葛,該怎麼著怎麼著,千萬別看我這邊。”

 說著,笑道:“就算進了門,那也是晚輩,我一個做嬸嬸的,犯不著計較,再說也不關我的事!”

 陸老爺子見此,這才罷了:“那回頭,我看看,讓他們盡快把事辦了吧,不然我總覺的不踏實,咱們家的子弟,再怎麼著,也不能在男作風上犯這種錯誤。”

 這麼說定了后,陸老爺子做主,也就讓陸建時盡快把事辦妥,那孟香悅其實也不夠歲數,比初挽還小一歲呢,自然不好領證。

 陸老爺子聽到,又是氣得不輕,看這孫子更是沒好臉,不過勉強忍著,把那孟香悅父母到家里,談了談況。

Advertisement

 孟香悅父母來的時候,陳蕾也跟著來了,要求了一堆,陸老爺子心里不痛快,自己干脆不管了,就讓陸守信夫婦兩個自己看著辦。

 初挽自然不湊邊,反正別提,提就是忙,忙得沒功夫,只是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嬸嬸而已。

 再說初挽確實也很忙,這幾天易鐵生從景德鎮回來了,說起景德鎮的況。

 景德鎮憑著高嶺土和松柴木一直都是瓷都重地,解放后,國家施行人民公社化生產,興辦十大瓷廠,將那些大小瓷廠窯房收編,統一生產,這個時代的景德鎮瓷可以說是中國甚至全球最高制瓷水平,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567紅窯瓷”。

 不過這幾年,況卻大有變化。

 一個是現在瓷廠進行企業制改革,實行私有化,一切向市場經濟看齊,一個是要提高效率,改進生產方式。

 在這種況下,景德鎮瓷廠陸續引進煤窯、煤制氣隧道窯和燃油隧道窯,進行程序化生產,降低了本,也提高了效率。

 這麼一來,原本的柴燒窯便逐漸淘汰了。

Advertisement

 易鐵生喝了口茶,道:“我問過了,一座柴燒窯只能燒六七十次,要燒松柴,燒一公斤瓷需要兩三斤松柴,而且燒制過程需要攣窯戶檢修,需要專業的把樁老師傅,關鍵是稍有不慎,就燒壞了,白費了。反正一般沒那個錢的,不敢輕易火。”

 初挽沒說話,只是聽著。

 易鐵生繼續道:“張育新師傅在一家私人柴窯,那個柴窯以前屬于村里的,所用的人馬都是村里人馬,解放后被收編,現在掛在國營窯廠底下,那家國營窯廠現在也在改制,不過還沒出結果。張育新師傅他們村里現在也在擔心,怕后面發不出工資來。”

 初挽頷首:“那就再等等吧。”

 這種柴燒窯,按照時代發展況來說,早晚被淘汰,而這家柴窯在企業制改革中,最大的可能是被拋棄。

 現在這班人馬還屬于“國企下掛的職工”,既然有這個所謂的“鐵飯碗”在,想挖墻角并不容易,那就再熬熬,等他們被國企制拋棄了,再收編。

 到時候可以干脆把柴燒窯和原班人馬都給收編了,為所用。

Advertisement

 易鐵生皺著眉,想了想:“這柴燒窯,開一次火,就是燒錢。”

 初挽明白易鐵生的意思,笑道:“到時候再說吧,反正也不是馬上能撈到手,車到山前必有路,現在咱們趕上好時候,機會后面抓一抓,總歸是有的。”

 易鐵生想想也是,他看了看這屋里擺設,嘆:“也行,大不了你賣幾個件。”

 初挽笑了:“盡量不要賣吧,其實我不舍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