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重對於這一次引進1780毫米軋機的事,有著很深的怨念,這一點早在馮嘯辰還在南江省冶金廳搬圖紙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
南江鋼鐵廠準備上一條1780毫米軋機生產線,這是國家做出的決策。消息傳出后,浦重和秦重都向國家經委提出過請示,希能夠由他們來承擔這條生產線的製造,或者至是作為牽頭企業來承擔這項工作。
在南江鋼鐵廠之前,國已經建造過兩條同等規模的熱軋生產線,承擔這兩條生產線建造任務的,就是秦重和浦重這兩家企業。再往前算,50年代中國從蘇聯引進熱軋機和冷軋機製造技,秦重和浦重就是技的讓方。後來國建造的熱軋和冷軋生產線,基本上都是他們兩家牽頭搞出來的。
50年代,蘇聯援助中國建設的是1100毫米的軋鋼生產線,中國企業在此基礎上進行革新創造,先後造出了700毫米極薄帶鋼軋機、4200毫米厚板軋機以及1580、1760等規格的普通板材軋機,所有這些創新中間,都有秦重和浦重這兩家企業的貢獻,這也是他們一直引以為傲的事。
70年代中期,中國從日苯和德國引進了一套1700毫米熱軋機和1700毫米冷軋機,開啟了從西方國家進口冶金設備的先河。到南鋼籌建1780毫米熱軋機的時候,國家經委冶金局便拒絕了秦重和浦重的要求,轉向日苯進行引進。後來因為發現日苯企業玩弄花招,把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進設備里捆綁銷售,國家決定選擇西德作為設備進口國,並有了羅翔飛他們的德國之行,並最終敲定由德國克林茲公司提供這項技。
一條熱軋生產線的投資高達幾億元,換人民幣就是十幾億之多,哪家企業對於這塊大蛋糕都是垂涎滴的。以秦重原來的想法,即便自己不能獨自吞下這塊蛋糕,而是要和浦重等其他企業一起來分,落到自己盤子裏的,也得有幾億人民幣。誰料想,國家卻選擇了引進技,只讓他們在國際總包商的名下承接一些邊邊角角的製造工作,這怎能不讓秦重的領導們心懷怨念。
馮嘯辰他們在出發之前,就已經知道秦重對於這次引進工作的不滿,而這種不滿也直接影響到了承接技轉移的積極。羅翔飛派他們前往秦重來做協調工作,就是希他們能夠化解到這種不滿緒,讓秦重的幹部職工神飽滿地投到消化吸收引進技的工作中來。
以馮嘯辰原來的預計,秦重方面應當不會這樣直接地提出自己的意見,而是會在的工作中表現出一些冷淡緒。誰料想,就在這歡迎酒宴上,胥文良居然就直接開始發難了。
既然事先就知道了秦重的態度,馮嘯辰當然不可能沒有做什麼準備。但他是打算結合設計和生產等環節去和秦重的領導、工程師們講道理的,沒打算在飯桌上來掰扯這件事。飯桌不是一個能夠談技的地方,要扯起來就只能是互相放炮,而這對於馮嘯辰來說是很不利的。
王基在這個時候而出,倒是替馮嘯辰吸引了火力。馮嘯辰不知道王基打算說什麼,不過,有他攪攪局也好,實在不行,自己再出來打圓場吧。想到這裏,他也就笑而不語了,只是端起酒杯向宋洪生和貢振興示意了一下,然後慢慢地抿著杯子裏的酒,等著胥文良說話。
胥文良今年50多歲,是解放前的大學畢業生,秦重建立的時候,他就是廠里的工程師,算是秦重的元老級人。他曾經主持過好幾條國產熱軋生產線的設計工作,70年代中期江城的1700毫米熱軋機引進之後,他曾到江城鋼鐵廠去考察過,還向機械部提過一份「關於測繪仿製進口1700毫米熱軋機」的報告,可惜未獲批準。
回到秦重之後,他組織了全廠的技力量進行國產1700毫米熱軋機的技攻關,也取得了不果,這也是秦重有底氣向國家經委提出由自己來承建南江鋼鐵廠熱軋機項目的原因。南鋼的熱軋機最終花落西德,最為鬱悶的就莫過於胥文良了。
前一段時間,接到國家要求秦重承接克林茲公司轉包任務的通知之後,胥文良就一直在醞釀著給上級寫一份「萬言書」,準備有理有據地對這件事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更直接地說,是打算痛斥上級有關部門的崇洋外思想。他的萬言書還沒有寫完,就聽說新立的重裝辦要派人下來視察工作,這可是瞌睡上了枕頭。他把萬言書里的有關觀點進行了凝練,打算用來向重裝辦開火。
依他的想法,如果他的這一番痛斥能夠讓重裝辦的領導幡然醒悟,從而改變錯誤的決策思路,回到自力更生的正確道路上去,那就是最好的。即便達不到這個效果,至也能讓他們在未來做事的時候多一些顧忌吧。
讓胥文良泄氣的是,重裝辦派來的工作小組,居然清一都是年輕人,歲數最大的那個看起來也就是30出頭,而且還只是一個普通工作人員而已。工作小組的組長是個年輕得令人髮指的小屁孩子,屬於那種泡在罐里長大的人,本不可能理解他們這些經歷過山河破碎,又經歷過白手起家的老一輩的心。跟這樣一些小年輕談什麼自力更生,他們能聽得懂嗎?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胥文良憋了那麼久的一勁,如果不在這裏泄出來,只怕會把老爺子自己憋出個好歹來。他也顧不上自己的歲數夠當對方的爹,話裏帶著刺地便開始進攻了。
「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我們從來都是舉雙手贊的。50年代,我們就引進了蘇聯的先進技,搞了156項重點工程,當時宋書記、貢廠長、王廠長他們,還有我,都是親參加了技引進的。30年過去了,到現在這156項重點工程還是咱們國家的重要支柱,我們這些人,怎麼可能會反對技引進的政策呢?」
胥文良一上來便是擺起了老資格,他也的確有這個老資格。畢竟他們這些人在工地上挖土的時候,馮嘯辰連狀態都還不存在,王基歲數大一點,勉強當時也是挖過土的,當然只是在兒園的沙坑裏挖土。
「既然是這樣,那麼胥總工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呢?」王基問道。
胥文良道:「50年代,我們國家是一窮二白,那個時候引進技是為了建立完整的工業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可是,經過30年的建設,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系,所有的工業產品我們都已經能夠生產,好吧,我也承認我們的技相比西方國家還有一些落後,但這也並不是追趕不上的。在這種況下,我們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從國外引進設備。
江城的1700毫米軋機,我們引進進來了。隨後又是浦江鋼鐵廠的全套設備,從高爐到軋機,甚至連運煤的小車都是買進來的,這我就不明白了,我們搞了30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連個小推車都不會造嗎?」
馮嘯辰坐在旁邊實在是無語了,胥文良說的所謂小推車,可不是工地上運磚的那種小車,而是高爐給料用的料斗,你說小車倒也不算錯。嚴格地說,這種料斗的技含量沒多高,自己造也不是不行,問題在於,套設備的引進,很難分得這樣清楚,你非要拿著一個螺釘說自己也能生產,所以不該引進這架飛機,這個道理怎麼聽都像是歪理吧?
「浦江鋼鐵廠引進了,到南江鋼鐵廠,又是引進,這又算個什麼道理呢?如果國家覺得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那麼索把我們秦重解散了,大家都在頭上戴頂漢帽,到十里洋場當買辦就是了。」胥文良直接就給上綱上線了。
「胥總工,你這話就不對了。」王基把臉沉下來了。作為一名在部委里工作的員,他的政治敏是非常強的。胥文良說的「造不如買、買不如租」,在當年是有著鮮明的政治彩的,聽到這樣的話,王基不可能再繼續保持淡定。
其實,「造不如買」這句話,最早出現的時候是有其特定語境的。一個企業也罷,一個國家也罷,在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不可能自己去製造所有的設備,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才是正確的決策思路。在一時沒有技力量製造,或者來不及製造的況下,通過購買一些設備來提高自己的裝備水平,本無可厚非。
但在政治運頻發的年代裏,任何一句話都可能被人抓住把柄,然後提高到政治高度,忽略掉一切語境,最終為某個人的罪證。這樣的事過去發生過很多,如今也依然經常發生。
70年代中期,國家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技引進,史稱「四三工程」。70年代後期,有被稱為「洋躍進」的新一大規模引進。進80年代之後,技引進更是為常態。伴隨著這些經濟決策的推行,「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句話也就經常出現在類似於胥文良這樣的老一代裏了。(未完待續。)
重回1991,面對這個遍地是黃金地年代,陳江海發誓,這輩子只活三個字:林婉秋!一個重生者締造電器帝國,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
她是惡靈養大的魔域至尊。 以殺證道,十惡不赦。 一朝重生,成了沈家人人可欺的廢材小姐。 低賤?野種? 聖傾冷笑,以暴製暴,以狂抑狂,以悍然的實力顛覆乾坤。 天才魂印師是她,逆天召喚師是她,上古兇獸為魂靈,萬獸臣服於她腳下,更有某人給予她天道的寵愛。 神明說:“你想要什麼?” 聖傾:“要你。” 神明欺身而上:“如你所願。”
一句話簡介:她憑借表演與自己和解。————將死之際,她“穿越”末世,拼殺三十年終于手撕系統重生歸來,卻被種下嗜殺躁郁的種子。從此娛樂圈多了一位反派專業戶,演技精湛,屢次摘下影帝桂冠。關鍵詞:女扮男裝..
前世,宋棠寧是全盛京最嬌貴的女郎,卻因一個庶女,死在了至親兄長和青梅竹馬的未婚夫手上。他們奪走她的一切,毀了她的人生,踩著她的尸骨捧著庶女成為耀眼的驕陽,而她卻毀容斷腿,被囚于廢院多年活活遭人勒死。重生后,棠寧再也不要當那踏腳石。冷漠偏心的兄長,她不要。愛慕白蓮的表哥,她斷親。三心二意的未婚夫,她退婚。等撕開庶女嘴臉,兄長們和未婚夫跪在面前求她原諒。宋棠寧冷漠原諒?呵,燒死了灰揚了才好。她已經有阿兄了,雖然新找的阿兄是個太監,名聲不好,冷戾狠辣,遠遠喚聲督主就能嚇的小兒啼哭。可他喚她“小海棠”時,溫柔極了。……蕭厭最初與棠寧獨處時,被人說于禮不合“本督是個太監,有什麼禮?”后來滿室暖香,蕭厭抱著醉紅了眼的小姑娘“小海棠,阿兄疼你。”…………假太監,真火葬場,不會原諒
難產夜,我向傅寒洲求救,他冷笑,等你死了再通知我。 消失七天七夜,傅寒洲不僅沒找我還認為我在胡鬧,躲得外面不肯回家。 一個月后,他看到我腐爛的碎肉,徹底發瘋了! 睜開眼,我重生了,扭頭嫁給傅家掌權人,世界首富傅霆梟。 他寵我入骨,視我如命,在外是手腕鐵血,雷厲風行的活閻羅,回家是溫柔體貼,純情忠犬。 當他知曉我重生歸來,傅寒洲徹底慌了,他跪在地上,涕淚橫流地求我原諒。 我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乖,叫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