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1983年 第152章 單位旅游團(二)

《重生1983年》 第152章 單位旅游團(二)

“大叔,平常時間象剛才那種單位旅游團的有多?”

潘大章跟他買了二個玉米和二個茶葉蛋,番薯在家吃多了就沒買。

遞給溫小芹,邊漫不經心地問。

“這可很難說,象今天一大早就來了兩個大班車,估計是昨晚到岡州,在旅館住了一宿,一大早就過來了。平常一天三四個旅游團還是有的,節假日散游客比較多,放暑假這段時間,學校或者教育機構團比較多。象剛才那二班車的游客,估計也是當老師的。”

大叔經驗富地說。

“大叔真厲害,連游客是什麼職業都看得出來?”

“那當然,只要用點心就不難發現的。比如說你,我就知道你是俞督人,因為你說話的口音就是俞督話很重。”

潘大章一口俞督口音的普通話,只要悉俞督的人都知道,這個難度系數不大。

“就象大叔是南康縣人一樣,我也聽得出來。”

“呵呵,年輕崽不錯。”

大叔指著駛進停車場的兩輛班車說:“兩輛班車是禾水泥廠的,是你們老鄉。”

潘大章仔細一看,果然班車上印著禾水泥廠字樣。

禾水泥廠是俞督縣規模比較大的一間水泥廠,屬于國營企業。

從俞督縣城到鐵珊籠鎢礦,其間就要經過禾水泥廠。

在前世,每次經過禾水泥廠十公里范圍之,就能到水泥廠漫天的灰塵飛揚。

連路兩邊的樹木和建筑上都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環境污染已經到了嚴重的程度。

但是此時領導看重的是產能效益,其他的都是其次的。

這個年代的水泥生產技也不可能達到全面環保的要求。

潘大章對禾水泥廠印象深刻的原因,還在于堂叔潘有孜在水泥廠上班,他跟老爸去過幾次。

Advertisement

后來他去鎢礦頂替上班后,還去過水泥廠找過潘有孜。

潘修明是潘有孜的大兒子。

在村里艷名高幟的葉蘭英就是潘有孜老婆。

此時兩輛大班車停穩,領隊同樣待大家別跑,買好門票即刻景區。

潘大章和溫小芹又準備了貨,各自找了一輛班車,準備兜售貨

這時從班車上走下一個悉的人,他一眼看見了潘大章也是一愣。

他背后的葉蘭英也看見了潘大章。

“那個不是大章嘛,他在這里干什麼?”

背后跟著一個十三歲的孩。

潘修明妹妹潘

這單位福利還是不錯,可以帶家屬旅游。

潘大章此時躲避已不可能了,雖然并不是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但他還是有點難為

不出幾天月舟村便會有很多人知道:那個潘柴久兒子跑到通天巖風景區去做了二道販子。

二道販子的名聲雖然沒有以前投機倒把的名聲那麼臭,但也并不是很好聽。

某種意義上還是有些討人嫌棄的。

開始有人跟潘大章買電子表和了。

他對著迎面走來的一家三口,微笑點頭招呼。

“大章,還真的是你,剛才我在車上還說不是你呢。”

葉蘭英嚷著說。

“嬸、叔,你們好!今天你們單位組織旅游,連家屬也可以參加?”

到了潘大章面前:“大章哥,你怎麼還懂得做生意了。哇,媽,大章哥這電子表很好看,可不可以幫我買一只?”

潘有孜看見幾個同事也在帶家屬買大章的電子表,十塊錢一只,二三塊錢一雙。

給一個小孩子花十地錢買只電子表,他有點心疼,不舍得。

“你老爸我還沒有表戴呢。”

幾個同事見他跟賣電子表的年輕人認識,問他:“潘師傅,這后生崽是你人,幫助講講價唄,現在小商販賣東西都是可以講價的。”

Advertisement

潘有孜皺了皺眉頭說:“他是我堂侄,他賣十塊錢一只的電子表在商場要賣十二塊,也比商場便宜。人家做小生意,總不可能虧本賣吧?”

這時潘大章卻說:“你們即然是我叔叔的同事和朋友,又同是俞督老鄉。我就給你們一個人最低價吧,每只電子表九塊五,想買的就抓時間吧。”

幾個水泥廠工人連連點頭:“還是小潘會做人。”

幾人掏錢購買了幾樣貨品。

小妹妹潘修嘟嚕著不高興了。

葉蘭英瞪了潘有孜一眼,說道:“一輩子都小里小氣的,又不見你發家致富,不賣電子表,就買兩雙給他穿吧。”

手挑選了四五雙

潘大章只收了別人的八折價錢,并且示意別嚷嚷。

“我只收你本價,不要讓別人聽見。”

葉蘭英眉開眼笑:“大章真懂事,會做人。”

又想起另外一件事:“你爸退休,你有工人都不去當,還把編制讓給你姐去頂替,以后會有你后悔的一天。”

我要是去了當工人,以后我才會后悔。

“當什麼工人,大章考取了俞督重點高中,肯定去讀書考大學了。”

潘有孜覺得人還是穿著撲素點好,這種東西,人穿上了顯得更了,對其他男人更是一種

特別是他看見人買的是那種長筒的到大那種的長筒

所以他心是反對人買穿的,特別是小兒才十三歲,在農村生活,穿什麼

可是,他若當場把心不滿說出來,人會當場跟他大吵大嚷,在眾多同事面前讓他下不了臺。

潘大章:“嬸,就算我讀了三年高中,最后沒有考取大學,我也不會后悔的。”

Advertisement

對面那老頭賣茶葉蛋都比當工人強。

這個年代蘊含著無數的商機,隨便去做一行,都不會活得比當工人差。

再隔二三年,國家出臺個戶管理條例,開店的開公司的開廠的,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抓住了第一拔經商的頭,還愁會比當工人混得差?

葉蘭英一家心滿意足地離去了。

哼,還是拿鐵飯碗好,連旅游都可以帶家屬。

一切都是免費的,做小販子能有這待遇。

水泥廠工人進景區后,潘大章又暗自盤算了一下。

賣了七只電子表,三十雙

賺了五十元錢。

頂工人一個月工資。

休息片刻,又來了兩輛外單位的旅游車。

兩人又忙碌了許久。

又小賺了一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