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種田 第154章 論功行賞

《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種田》 第154章 論功行賞

到是他多想了。

蘇玉錦在那練地將蝦殼剝掉,蝦仁放口中慢慢咀嚼,見賀嚴修在那愣神,問,“二爺怎麼不吃了?”

“可是這手腕吃飯時也覺得有些難?”

賀嚴修回過神來,“沒,我吃好了。”

心中松了口氣。

就說嘛,蘇玉錦為一個大夫,還是會關心他這個傷者的。

二爺吃好了?

蘇玉錦看著還剩下大半的三燜鍋,喜上眉梢。

都是的,沒人搶,可以慢慢吃。

賀嚴修拿巾子,又漱了口,這才招呼興安拿了木匣子過來,“此次河東府之事辦的妥當,圣上頗為開心,給了一些嘉獎,這次你也頗為辛苦,出力不,這些是你的。”

中毒之事也好,礦坍塌也罷,都多虧了的及時救助。

蘇玉錦自認為自己的確也做的不錯,這會子也沒有推辭,了手接下,“多謝二爺。”

說話間打開了那匣子來看。

金燦燦的金元寶,十兩一個,一共有六個,若是換算白銀的話,這便是六百兩到手。

蘇玉錦笑的眉眼彎彎,“多謝二爺。”

接連謝了兩次。

賀嚴修覺得自己從母親那要些銀子來實在是要的極對。

“原也是你的功勞,這是應得的。”賀嚴修笑道。

蘇玉錦略頓了頓,想了一會兒后遲疑地開口詢問,“那二爺下次再公干外出時,不如還帶婢子一起去?”

此次河東一行,蘇玉錦可謂是收獲滿滿。

一個好友,一個為合伙搭檔的搖錢樹,還有賀嚴修的許多賞賜,可謂賺的是盆滿缽滿。

這樣的機會,蘇玉錦還想要。

賀嚴修,“……”

“行,行吧。”

“多謝二爺!”

……

吃罷晌午飯后,蘇玉錦再次給賀嚴修重新開了熬煮的湯藥,還有粘的膏藥,讓艾草去藥方拿藥回來熬煮、研磨。

Advertisement

有了上次研磨藥制作膏藥的經驗,蘇玉錦這次也算是輕車路,一下午的時間便做了好幾,拿油紙封起來。

傍晚時,蘇玉錦讓艾草和柳媽媽將螃蟹仔細收拾了一番。

兩大簍的螃蟹,都是活得,得趁新鮮吃。

惦記著這個時候存放條件有限,且螃蟹放的時間長了容易瘦而不好吃,蘇玉錦將一簍子螃蟹拿去會賓樓和蘇記那各自分了分,這一簍則是留在院子里頭幾個人來吃。

地道的大閘蟹,個頭大,一個有半斤來重,且大都是母蟹。

蘇玉錦看了看數量,簡單分類了一番。

晚上做的是清蒸大閘蟹,鹽焗大閘蟹,主食是豬油蟹拌面。

到了第二日清晨時,早飯是用那蟹、蟹黃混著豬油炒的蟹的小籠包,配上蟹粥和幾樣致可口的涼拌菜。

到了晌午時,僅剩的那幾只螃蟹,蘇玉錦洗涮干凈,剝掉不能吃的東西,劈開幾瓣后,做了香辣螃蟹……

賀嚴修吃的酣暢淋漓,甚至在吃時,毫不顧忌形象的吮了吮手指頭。

眾人見狀,心中的大石落了地。

二爺為世家公子尚且如此,那他們有此作豈非是再尋常不過之事?

畢竟吃這種香辣滋味,且需要手撕的吃食,吮手指才是最最華的所在。

香辣蟹吃的過癮,可眾人卻又有些憾滿滿。

分量太了!

以至于吃完香辣蟹后,興安和艾草幾個人都在盤算著,要不要再去街上買些螃蟹回來。

正值八月,螃蟹正是的季節,即便街上隨便買來的不如賀嚴修尋來的螃蟹個頭大,但也算得上品相不錯,還是可以吃一吃的。

但螃蟹雖好,到底有些寒涼,不適合天天都吃。

Advertisement

蘇玉錦琢磨了一會兒后,讓艾草和柳媽媽幫著自己和面。

不是普通做面條的和面,而是用剩下的白米飯,配上鹽、五香、辣椒、面、紅薯淀等攪拌均勻加上后和的面。

面攤搟平,痕,切條,上鍋蒸,晾干,擱在以辣椒為主,混了五香、孜然、花椒、白芝麻、鹽、糖等混合的辣椒油中翻炒均勻。

等這條寬寬的“面條”晾涼了之后,蘇玉錦分給眾人嘗一嘗滋味。

紅彤彤的澤,聞著也是噴噴香的,到是勾起了人的食

只是,這樣的東西,當真比香辣蟹好吃嗎?

這世上,當真還有比香辣蟹還好吃的東西?

帶著這樣的疑,所有人倒也將蘇玉錦做好的這樣吃食放了口中。

又香又辣,又辣又香的滋味在口中迸開之后,可以說是直沖腦門,讓人仿佛上癮了一般,罷不能,吃完一條后,再去拿另外一條。

待吃的實在是辣的不行時,咕咚咕咚喝上一碗涼水……

爽!

別說,還真有比香辣蟹更好吃的東西呢。

賀嚴修吃的也是不亦樂乎,不過因為服用湯藥的緣故,他不能多吃,只分到了小小一條。

以至于他也有些不大舍得吃,只一小條一小條地撕著,更是問蘇玉錦,“這是什麼吃食,滋味這樣好。”

“辣條。”蘇玉錦回答。

辣條?

香辣可口,形如面條,到是名副其實。

賀嚴修接著地吃起了自己唯有的一小片辣條。

因為手腕和肋骨傷的緣故,賀嚴修要在青河這里呆上十多日,自認為不是什麼太要的病,也不需蘇玉錦日日都在他邊盯著,賀嚴修便讓平日里只忙自己的事就好。

Advertisement

蘇玉錦見狀,也沒有太跟賀嚴修客氣,只按著自己的計劃,去了一趟田莊那,查看田莊此時的狀況。

時隔半年多,再次見到東家,牛大力十分欣喜,領著蘇玉錦到家里頭熱絡地招待。

“田莊一切都好,今年的麥子收,收麥子前又沒下大雨,比去年每畝多打了幾十斤呢,收了麥子后又下了兩場雨,地里頭度也夠,剛好種秋。”

“今年還是主要種了棒子,黃豆,棉花啥的,那些離水井遠,不算好地的,就種了些紅薯,這會子長得都不賴,要按這個天兒下去的話,今年收也賴不了。”

“對,上回東家提醒小的注意的那些事,小的也都讓村子里頭的人按著東家的意思差不多都拾掇好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