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科幻未來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七十九章 項目競爭,短短一個月?王浩的時間觀念是不同的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七十九章 項目競爭,短短一個月?王浩的時間觀念是不同的

在放下了電話以後,王浩忽然覺非常期待了,他很會特別期待一個學會議,湮滅理論的會議就完全不同了。

湮滅理論就是王浩創造出的理論,而且他很確定湮滅力的存在。

雖然一直到現在為止,湮滅力依舊沒有被證實,即便是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一些研究結果還被實驗證實,甚至還聯繫了超導、反重力等問題,但是一種全新的微觀力,甚至涉及到了大一統理論問題,想要證實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其實就像是黑的問題。

著名的理學家史文-霍金預言了黑的存在,天文學家們也觀測到了很多宇宙現象,都可以用黑理論來解釋,甚至說,幾十年前黑的存在已經被世界認可了。

但是直到真正觀測到黑,黑的存在才被確定下來。

湮滅理論也是一樣。

除非是真正測定出了湮滅力,也就是測定出『常規』的空間強度數值,否則再多明確的研究也無法確定湮滅力的存在。

理論終究只是理論。

王浩自然是希湮滅力的存在能夠被確定下來,他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的。

即便做了這麼多研究,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去測定『空間強度數值』,因為其中牽扯到了質量單位的問題,也牽扯到一系列量子理的複雜問題。

他一個人的力畢竟是有限的,即便一直朝著正確的方向多研究,也不可能完所有的工作。

這就需要發展湮滅理論了。

當有更多的學者參與研究,尤其是會牽扯的很多類似於保羅菲爾-瓊斯的天才,肯定能夠加快湮滅理論完善的速度。

如果理論能夠完善,並涉及到理的方方面面,湮滅力的驗證也只是時間問題。

同時,一些全新的想法、全新的研究也更容易實現。

Advertisement

比如,他正準備研究的空間增強問題,現在就連一點想法都沒有,也沒有任何的理論支持,靈值一直『歸零』,連一點進展都沒有。

如果能有富的和湮滅力有關的理論,也許就能夠從中找到相關的容,獲得靈開啟正確的研究方向。

當然,很多學者參與到研究中,並把理論發展壯大以後,其中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容。

就像是弦理論一樣,弦理論的數學系,肯定包含很多正確的容,同時也有很多不正確的,就是因為有很多學者參與其中,也有很多相關的果。

王浩卻不在意這一點,系統的另一大作用就是找出正確的路,他能夠一直朝著正確的方向做研究。

不過接下來王浩忙碌的,並不是湮滅理論相關的會議,而是去首都參加科學基金會的超導機制系統工程項目會議。

簡單來說,就是五十億經費的項目。

這個項目是以ca005半拓撲微觀形態為核心,展開的系統工程研究,並聯繫半拓撲理論與超導凝態理理論。

項目對外的名義,當然不會談ca005半拓撲微觀形態,而是以多種新型超導材料為基礎,去探究半拓撲理論和凝態理的關係,以此來完善超導的理論機制。

這是個非常重大的超導機制理論研究項目,各個科研團隊更在意的是項目分配問題。

自從有了超導半拓撲理論以後,國各個超導相關的機構、團隊況並不好,他們想要申請超導相關的項目非常困難,手頭上都可以說沒有經費可言。

現在國家通過了五十億經費的超導機制重大項目,其中超過三十億的經費都給到了科學基金會,科學基金會也公開了一大堆的超導研究相關項目,甚至還標註出大致的研究方向和實驗容。

Advertisement

這些項目大多數不用去做創新,不用去做突破,就能夠拿到大筆的經費,自然是非常吸引人的。

之前好多超導領域的學者,談到王浩都到很鬱悶。

雖然說不上是痛恨王浩,他們也知道王浩是最頂級的學者,他的超導研究為國家、為世界,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

但不管怎麼說,因為王浩的研究果,他們中好多人手裏的項目都被暫停了,後續也申請不到經費,境是非常尷尬和鬱悶的。

現在他們就對於王浩是一片讚歎。

當天早上七點的時候,會場里就已經有很多人了,好多人扎堆站在一起聊著,「這次列出的很多項目研究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些是常規的凝態理研究容,只不過基礎是不一樣的。」

「我仔細看了,好多都是以新型超導材料為基礎,那幾種新型超導材料,都非常驚人……」

「還是王院士有本事啊,現在的研究項目不只是有方向,還能直接接到新型的超導材料。」

「鄧煥山的團隊,研究出的幾種新材料很不一般,我聽說最好的材料,轉變溫度超過130k!」

「有這麼高?」

「當然了,這是部消息,你們大概不知道,最低也有70k,以前本不敢想像。」

「我仔細看了好多項目,都是研究新型材料的凝態理特覺就像是應用容。」

「這次就是大實驗室拿大項目,小實驗室拿小項目,我們實驗室……本來想著能拿到最大的項目,結果……」

最後一句話是賀峰說的,他是東港通大學超導研究中心的主任研究員,代表的就是東港超導研究中心。

超導相關的科研機構中,最有影響力、規模最大的,就是科學院超導重點實驗室以及首都大學基礎科學中心。

Advertisement

其次就是東港超導研究中心了。

如果沒有超導重點實驗室、基礎科學中心加進來,最大的項目肯定會被賀峰代表的東港超導研究中心拿下。

很可惜……

其他兩家最大型的機構也加了進來。

當聽到了賀峰的話以後,好多人就不由得轉頭看向會議室前排的左右兩側。

左右兩側各有幾人。

左側是杜建華的團隊,右側則是汪承林的團隊,他們分別帶著自己的團隊核心人員,來參加這次項目會議。

同時,他們都被孤立了。

兩人的團隊被孤立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上一次東港舉行的超導會議,他們就是眾多超導領域學者的『領頭人』,並且公開的和王浩『勢不兩立』。

雖然沒有明確的這麼說,但他們確實是這麼做的,而且也都上臺明確說了要申請的項目。

當時參會的學者們都認為,兩人以及其團隊不會加到王浩的項目中,完全沒有想到他們都申請加了。

「這兩個傢伙,說難聽一點,就是不要臉啊……」

「還說什麼自己去申請項目,結果呢?王浩說明了項目以後,他們直接加了。」

「他們兩個大型團隊,可都是超導研究的領頭羊,結果為了經費還這樣做。」

「是啊……」

汪承林和杜建華也都覺非常的尷尬,他們都非常後悔當什麼『領頭人』,也知道申請加王浩的項目會面對什麼。

但是,在龐大的經費面前,面子算什麼?

他們都是大型科研團隊的負責人,必須要為團隊去考慮,肯定要爭取更多的經費,才能讓團隊生存發展下去。

汪承林和杜建華不在乎其他人怎麼看,能爭取到項目才是最關鍵的。

他們見到彼此才是最尷尬的。

兩人來的時候正好到一起,相互尷尬的沒有說一句話。

Advertisement

汪承林朝著左側撇了一眼,不屑的想著,「早就知道,這傢伙就完全不可信,還說什麼絕對不加項目,純粹是說給我聽的!」

另一邊,杜建華也想著,「汪承林這傢伙就是沒有節,一點做人的基本原則都沒有,上次估計就是故意騙我的,好在我沒上當!」

兩人對視一眼,互相冷哼一聲不屑的扭過頭。

這次他們是直接競爭對手!

科學基金會公佈了總經費超導三十億的研究項目。其中有個最大的項目,總經費高達七個億,容是研究探索幾種超導材料的電子波特

研究超導材料的電子波特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容,同時也是所有項目中最重要的。

只要深了解超導凝態理以及半拓撲理論,就知道研究直接關係到關聯構架電子波和超導微觀形態的橋樑。

以此為基礎,就可以加以拓展來通超導凝態理以及半拓撲理論。

當然,想要在理論層面上進行通完善,過程也是非常複雜的,單單靠實驗研究是不可能的。

但項目並不需要做太多的理論分析,因為核心理論工作都是王浩的團隊來完的。

杜建華和汪承林都希能拿到七億的大項目。

八點半。

王浩到達了會場,好多學者頓時迎了過來,其中也包括杜建華和汪承林。

每個人對王浩都非常熱

整個項目就是王浩申請下來的,他掌控著項目自然就能決定項目分配問題。

換句話說,王浩就是項目分配最重要的評審。

王浩和學者們寒暄了一陣,也差不多到了時間,就上臺對於項目整進行了解釋。

「我們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以新型超導材料的特,來通半拓撲理論和常規的超導凝態理理論。」

「從微觀的角度上來說,就是通原子構架和電子運之間的關係。」

「超導機制是個很大的領域,不管是半拓撲理論,還是超導凝態理,都是單方面的解釋,而我們則是要把兩者結合在一起……」

「接下來,我解釋一下其中最重點的幾個項目方向……」

……

在一系列研究項目中,最重要的是七億經費電子波研究的大項目。

其深層的研究不只是對於完善超導機制很重要,後續還可以據實驗研究結合半拓撲理論,展開去論證電磁力以及導電機制。

電磁力以及導電機制,是基礎理的問題,從微觀的角度去論證,某種程度上來說,等於是通了微觀和宏觀力學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是促進理的大一統。

「這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的不止是實驗,牽扯到底層的解析,難度也很高,我們需要的不止是幾種電子波……」

王浩針對最大的項目解釋了近一個小時,如此可見,對於項目的重視程度了。

會場的學者們,也都聽的非常期待。

如此重大的項目研究,可就不只是經費的問題了,研究能有重大的果,對個人也是個巨大的提升。

當然了。

他們也知道項目還是做實驗研究,後續的理論研究還是靠主團隊,包括鄧煥山的實驗組、反重力組,以及王浩的研究組來完

有資格申請七億大項目的,其實就只有三個人。

一個是基礎科學中心的汪承林,另一個是超導重點實驗室的杜建華,最後則是東港超導研究中心的賀峰。

和前面兩個人相比,賀峰相對還是要差一些的。

等上午的會議結束以後,杜建華、汪承林以及賀峰,就一起找到了王浩,談一下最大項目的問題。

王浩正和超導辦公室的吳暉院士在一起。

針對項目分配的問題,王浩是有些為難的,他轉過頭看向吳暉,說道,「我不手項目分配,還是要看基金會這邊。」

不管是哪個團隊去做項目,只要能夠完基礎的實驗,得到相關的數據,基本上就能接了。

汪承林、杜建華以及賀峰,三人的實驗組都有實力做最大的項目,分配項目,肯定牽扯到很多的問題,他自然是不想手的。

這本來也是科學基金會的工作。

三人都看向吳暉。

吳暉則是苦笑一聲,有些無奈的說道,「王院士沒什麼意見,其實我也沒什麼意見,你們的團隊都符合要求。」

怎麼分配還沒有想好,公開招標的科研項目,也不像是工程招標項目一樣,還能從經費上手,比如,哪一個團隊的經費越,就把項目分配過去。

這當然是不行的。

科研、實驗,經費需求就擺在那裏,研究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多,卡經費可能意味著後續無法完研究,尤其如此重要的研究,更不能夠出現差錯。

吳暉也是有些頭疼的,他仔細思考了一下,忽然想到了反重力的研究。

最開始反重力的研究出來,西海大學理實驗室規模不夠,就乾脆讓幾個團隊一起做研究,看哪一個團隊的果更好。

當時王浩所率領的理實驗室,把流重力指標提升到了超過百分之六,最終拿下了後續的項目,也讓其他研究團隊無話可說。

吳暉說起了當初的事,就對王浩道,「王院士,不然這樣,你想一個專業的研究,讓他們幾個團隊一起去做,哪一個團隊做的最好,就能拿到項目?」

吳暉的建議確實是個好方法。

他們又一起看向王浩。

王浩仔細思考了一下,開口道,「這樣吧。我們這個項目需要研究的是電子波,而首先要開展的,是測算電子波和拓撲薄帶之間的關係。」

「你們可以做這個研究,看誰能做的更好……」

王浩簡單做了解釋。

汪承林思考著問道,「像是這種電子波的研究,即便出果也很難判斷吧?」

其他兩人也點點頭。

他們都是專業做超導凝態理研究的學者,自然很清楚超導電子波的研究,評判上有很大的問題。

有一些國際果,甚至可能是假的、偽造的,因為果發表以後也無法做出判斷。

王浩則是不在意的笑道,「你們只需要做研究,最終由我來評判。」

他補充了一句,「當然,前提是你們相信,我的評判是公正的。」

「那肯定。」

「我相信王院士!」

「不管結果怎麼樣,只要是王院士的判斷,我百分百信服!」

王浩自然是能夠做出評判的,因為他能夠找到正確的路,同時,他對於研究也是非常看重的。

如果研究能夠有突出的果,就能夠構架出電子波和半拓撲結構,甚至進一波研究出,電流承載強度和半拓撲結構的關係。

在簡單商議了以後,他們做出了最後決定,給每個實驗團隊一千五百萬的經費,讓他們開啟最初始的研究。

哪一個團隊果更好,就能獲得後續七億的項目。

「時間,要多久呢?」賀峰開口問道。

「既然是申請項目,也不能時間太長……一個月吧。」王浩說了個時間,還思索著補充一句,「一個月應該夠了。」

在場的幾個人互相對視,都不由得扯了扯角,他們聽到時間就知道不可能完研究。

一個月?

開什麼玩笑!

他們讓團隊先弄懂,主要的容都需要一個星期以上,再去準備實驗、設計實驗,投到研究中,一個月夠做什麼?

吳暉也用力扯扯角,他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

顯然。

王浩對待科研的時間觀念,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樣。

「大概對於王浩來說,一個月已經很長了吧?但是,正常的實驗研究,最低也是幾個月起步……」

吳暉思考著搖搖頭。

汪承林、杜建華以及賀峰,互相對視一眼,最後也沒有再說什麼,因為他們的競爭對手是彼此,而不是王浩。

雖然都覺得一個月時間太短,本什麼都做不了,但他們不需要完研究,只需要比其他人做的更好就可以了。

該怎麼比其他人做的好呢?

他們彼此對視一眼,空氣中撞出激烈的火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