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被團寵了 第270章 各有各的鬧騰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被團寵了》 第270章 各有各的鬧騰

因著這些好東西,接下來的兩三日,家里的孩子們可是有的忙了。

大郎整天抱著那本雜書靜坐著看。

本就話的他,這下更有閑話的時候。

而二郎一從私塾回來,就挑了燈擺弄他的狼毫筆來。

費了不紙墨能寫一宿。

起初周家人還以為是在練啥墨寶呢,都興沖沖等著看。

可等最后收拾時才發現,上面通篇都寫著“綿綿吾妹”、“綿綿可”、“二郎和綿綿”以及“三郎笨蛋”之類的口水話。

周老太:“……”

周老三:“這孩子,凈浪費燈油了……”

至于三郎那就更不必說。

得了這紫檀木劍就嘚瑟不輕,前個兒剛不小心劈壞了后院曬的褥子。

昨個兒又一劍捅破了的鴨蛋壇子。

瞧著那淌了一地的鴨蛋黃,周老太被氣得下一雙板鞋,攆得三郎滿院子瘋跑。

直到最后周家勒令,不許周三郎再在家舞木劍,這才得了幾分清凈。

小子們給周老太愁得肝疼兒,不過只要一瞧見乖寶兒綿綿,心里頭就立馬舒坦多了。

畢竟綿綿除了喜睡懶覺,吃香香,再就是倒騰魏泠給的絨花和通草花,整日換著花樣往頭上簪。

還是很給大人們省心的。

小丫頭嘛,頗些打扮也是常事。

若是戴到和相稱的簪花,綿綿還要高興地滿村子轉悠,顯擺給大人們看。

只可惜綿綿的小發揪太小,有時戴不住這些,容易往下掉。

掉地一次沾上泥就要捧著吹上好久,小手還心疼地反復著,生怕摔壞了這稀奇小

見這小家伙如此稀罕這些,云秀就像是瞧見了小時候的自己。

臉上帶著笑,回家就從妝奩翻出一只發包剪兩半,兩只小發包出來。

Advertisement

拿到了周家給巧兒:“巧兒姐,以后再給綿綿梳頭時,就拿這個墊進去,這樣再戴這些小玩意兒還有發簪啥的,就不容易掉了。”

鄭巧兒忙雙手接了過來。

雖未用過,不過被云秀教了兩下便立馬會了。

“這敢好,對了云秀,待會兒我家蒸圓蔥豬包子,等好了你和翠霧拿一盤回家吃去。”

云秀走后,巧兒就給綿綿換了新發型。

一對晃晃的小發揪,也轉一變,了兩只扎實的小丸子,立在小腦袋后面。

周綿綿跑去對著銅鏡一照,得直跺腳,兩邊各戴好小絨花,就忍不住去給周老太看。

,快看,四嬸兒給綿綿新梳的頭發,好不好看呀,好看以后就這麼梳啦。”周綿綿滿眼亮晶晶的。

知道肯定會夸,所以就興等著呢。

今個兒綿綿這水紅的小襖子,配上蘿卜紅的絨花簪,襯得小臉兒白凈得不行。

像極了一塊剛過水的豆腐。

周老太心里稀罕得要命,“咋能不好看,咱綿綿怎麼打扮都俊,快過來讓親一口!”

孫萍花也疼地看過來。

“這孩子生得像老三媳婦兒,皮白眼睛還大,將來誰要是娶了咱綿綿,那可真是天大的福氣。”

周老太被哄得剛要笑開。

可隨即又心里發起酸起來,可是舍不得綿綿哪天嫁了人去。

“你們可別讓我老太太提前難了。”周老太捂著心口窩:“其實咱綿綿不嫁人也,只要綿綿樂意,就讓還有爹娘哥哥們養你一輩子得了!”

孫萍花和鄭巧兒都被逗得笑出聲來,

“娘說糊涂話了。”孫萍花樂道:“再心疼孫兒也不能指著不嫁啊,以后嫁得離咱近些就是了。”

Advertisement

鄭巧兒滿眼希冀:“咱綿綿將來要嫁,就得嫁得咱全家都放心,必然得是品貌雙全,份也配得上鄉君的才。”

孫萍花深以為然。

只是們妯娌倆說得火熱,周老太卻還沉浸在十幾年后,要嫁孫兒的傷中。

至于周綿綿,就更聽不懂啥婚嫁之事了。

還陶醉地著倆小發髻,好不容易夠了,又要往沈家別院跑。

“村里人,好看的東西得多些人夸才好,綿綿去給魏將軍和小世子看看,讓他們也夸夸~”周綿綿聲音脆脆的。

“這孩子,最近可愿意往那邊兒去了。”周老太抬頭一直著。

等綿綿都跑遠了,周老太一低頭才發現菜已經擇好了,這便要拿去讓宋念喜涼拌了,中午配著包子吃好解膩。

正好這會子大郎又在看書。

而且還看得聚會神。

周老太順便喚了聲:“大郎,歇歇眼睛,你都看上小半天了。”

周大郎正被書上的小人吸引,心中大呼彩,直到喚了三聲,他才趕忙抬頭,一把給書合上。

“啊?,什麼事?”

周老太沒看到那畫的是啥,還以為自己嚇著孩子了。

趕忙過來頭:“沒事兒,還是繼續看吧,之前不知道你這麼看書啊。”

大郎隨口笑道:“之前家里也沒啥書可看的。”

等周老太進了小廚房后,想起這話來,神不由多了幾分認真。

“老三,老三家的,大郎整日拘在家里,也不是那麼回事兒。”

“雖說他以前在張家學過些字,可還是比不得進私塾學得多。”周老太看向兒子和兒媳:“你們是當爹娘的,有啥打算沒。”

周老三正給媳婦兒燒火。

說著就拿了個條凳過去:“娘,您坐。這事兒咱不是合計過嗎,當時您說的,大郎剛回來,待在咱邊親近一年,再為他謀劃學業。”

Advertisement

“說是如此,可眼看著二郎在私塾學得越發進,三郎也有白家兄弟教導,要是再讓大郎閑賦在家,娘又怕耽誤了他。”周老太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尤其是方才見大郎一直看書,以為這孩子是個好學的,就起了心思想早送去私塾。

對此,周老三和宋念喜都是聽娘安排。

“眼下不是私塾學的時候,不過多使些銀子他們也是收的,反正家里有馬車,到時候大郎和二郎一塊接送,兄弟倆也算有個照應。”周老三起道。

“不過還是得先問問大郎的意思。”宋念喜這時又說。

周老三點點頭。

“大郎這孩子懂事聽話,應該沒啥不樂意的,我跟他說一聲就。”

只是老三這邊兒剛一出小廚房,就見周大郎捧著那書,突然激地蹦了起來。

“霞客之志,也是大郎之志,將來我也要走遍山川大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