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府。
綰寧回府時,已經有些晚了,便沒有再去老夫人院里請安,徑直回了自己的院子。
買回來的東西也累得不想收拾,想著明日再好好規整。
洗漱完畢,更時半夏問道,
“小姐看起來很開心!”
綰寧面暖,“嗯,想不到燈會如此熱鬧,如此有趣。”
半夏:“以后七夕咱們都能出去逛。”
綰寧腦中想到君逸說的話“以后每年七夕,我都陪你逛燈會”心里甜的。
半夏見綰寧高興,問道,
“剛剛在門口姑爺和小姐說什麼啦?”
綰寧回過來,抬手豎起食指點了點半夏的額頭:
“小妮子,別的沒長進到,學會了街頭巷尾長舌婦的行徑。”
半夏笑道:“哪能呀,別人的事奴婢才不管呢,小姐的事不一樣。”
綰寧:“哪里不一樣,總不過是好奇打聽,想知道。”
半夏掩笑:“好好好,哎呀,小姐是個有的小姐了。”
綰寧聽打趣,呲了一,回過去,由著給自己換裳。
剛剛在門口……
綰寧想起君逸附耳說的話,不自覺的角出笑意,臉頰微微泛紅。
不同于月軒屋子里的歡快,此時,月軒的外墻下,張嬤嬤扶著老夫人站在樹下。
老夫人看著月軒中的燈火,臉上的淚水是一行接著一行落下來。
下午柳枝回來,把在游船上聽到的話,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老夫人聽了,恨不能當即殺到蘇府去,要讓吳氏好看。
知道綰寧過得不好,卻沒有想象過綰寧過得那般不好。
現在幾乎已經確定了心中那個猜想。
就如半夏所說,吳氏的行為實在是太出格了。
手心手背都是,不至于差別這麼大。
這般待,除了是仇人的孩子,也想不出還有別的什麼原因。
而且加上此前種種:
宋淵說的話,綰寧的長相,越來越像蘇梓月,配上江南秀的打扮,不說一個模子印出來的,若是站在一起,一定能看出是母來。
幾乎可以肯定真相是什麼。
聽完這些消息,老夫人當即派了人前往江南,無論如何也要挖出真相,事只要發生過,就一定會有痕跡。
整個一晚上,老夫人都心神不寧,心沉重。
以前一直以為,綰寧是吳氏的兒,吳氏無論如何,對綰寧都不會差到哪里去。
哪怕利用綰寧,利用國公府,但終究是自己的兒,肯定不會差。
后來和宋淵聊過一次,越發肯定心中的猜想,也只想著和吳氏劃清界限就好,綰寧畢竟是養大的。
但是現在,從半夏說出那些話,就發現想錯了。
這些事,是在外頭從來沒有聽過的,綰寧,居然了那麼多的苦。
這個孩子,居然也從來沒有和們說。
老夫人心疼得不得了,哪里睡得著,半夜了走到月軒的外頭來看看才安心。
怪大意了。
吳氏會對蘇梓月的孩子能有多好呢,怕是怨恨都來不及吧。
怕是要無所不用極其的磋磨,不會為半分好,而且不只是利用,利用完了還要毀掉……
吳氏就是這麼做的,且不說前十六年綰寧在府中過的那些苦日子,就說后面千方百計的要把綰寧送進宮的做法,就該懷疑的。
就算親生母親賣兒賣,也不該厚此薄彼到這個地步。
老夫人一想到那些話,綰寧從前居然了那麼多苦,心疼的不得了。
再想到自己明明就在邊,卻沒有幫到,眼睜睜的看著吳氏這般磋磨,國公府沒有對提供一一毫的幫助,更是悔恨。
老夫人無聲落淚,捶著口。
張嬤嬤趕忙制止:
“老夫人,可別這樣。親者痛,仇者快,外人怕是不得老夫人不好呢。
老夫人可千萬要珍重,為了大小姐也得珍重,國公爺常年不在京城,老夫人可得好好的,才能護著大小姐。
從前不知道,沒有辦法,現在知道了,斷不能再讓人欺負了去。”
老夫人連連點頭,了淚哽咽道,
“你說的是,往后我國公府的孫,誰敢一頭發兒,我老婆子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老夫人說著,使勁頓了頓手中的龍頭拐杖,又是心痛又是氣憤。
一夜,老夫人都沒怎麼睡好覺。
次日一早。
老夫人一起來,便看到張嬤嬤言又止,問道:“怎麼,發生了什麼事。”
張嬤嬤開口道:
“是吳姨娘,遣人來問老夫人嫁妝的事。”
老夫人不明所以:“嫁妝?什麼嫁妝?”
張嬤嬤回答:“蘇四小姐的嫁妝。”
老夫人莫名其妙:“的嫁妝找我要,吳霜腦子壞了吧。”
張嬤嬤提醒道:“是上回吳姨娘跟老夫人說,原本要大小姐嫁恒王府,您不同意婚事,便提議讓蘇四小姐代嫁。當時老夫人同意答應了給蘇四小姐添妝。”
老夫人氣笑,“那件事真相如何還當人不知道嗎?真大的臉,睜著眼睛說瞎話,不怕天打雷劈嗎?”
張嬤嬤看老夫人氣憤不已,趕忙過來替順氣,倒了一杯茶讓老夫人喝下,順了順:
“老夫人別急,要不給就是了,可別氣壞了子。”
老夫人坐下,點點頭:
“是,是我關心則了,一涉及到綰寧的事便沖了。”
想了想,開口道:
“你找個口齒伶俐的丫鬟,不用特意去蘇府傳話,只蘇府的人來問了便如此回:
吳姨娘一張巧舌綻蓮花,想騙嫁妝門都沒有。若一定要,咱們不妨去京兆尹好好掰扯掰扯這件事。順便讓恒王府也知道究竟打算了什麼。”
張嬤嬤聽著老夫人這樣回答,“會不會太直接了些?”
老夫人呸了一聲:
“我都恨不能上去打的臉,若不是為了寧丫頭,我都能直接上手。”
張嬤嬤看著這樣的老夫人,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老夫人好像格外活躍些:
“是,老奴這就去辦。
不過,老夫人可別氣,犯不著,這吳姨娘不值當。
老夫人當初被蒙蔽時,是因為與二位小姐好,老夫人心中念著兩位小姐,才對格外的寬容和信任。”
想到從前,老夫人眉頭皺起。
“去吧。”
張嬤嬤:“還有一件,是城東那兩家鋪子,吳姨娘說四小姐馬上出嫁,想給四小姐做嫁妝,讓人來拿地契。”
老夫人笑了:
“不說我還忘了,你去,把這兩家鋪子收回來。
寧丫頭不是在城南設了一所孤兒院嘛,便把那兩個鋪子送給孤兒院,用寧丫頭的名義。”
“是,老奴這就去辦。”
從前吳氏每次都是有事才來,老夫人也基本來者不拒,吳氏有什麼請求,能做的都會幫忙,倒沒送過什麼東西。
只前兩年,國公府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好,有一回吳氏來國公府送中秋禮,老夫人正在清點京城鋪子,便送了兩間收益不錯的給吳氏。
從那之后,鋪子里的進項都直接給了吳氏。
不過,因為鋪子是罪臣財產充公拍賣的,地契還在府,老夫人一直深居簡出,也沒有空去辦理,時間一久也就忘了。
吳氏白得那麼多銀子,也不好意思提醒老夫人把地契給,生怕壞了自己在老夫人眼中的印象。
這一回,時機正好,想著借由蘇雨瀾出嫁之事,把地契要過去。沒想到直接提醒了老夫人還有這件事。
吳氏覺得國公府家大業大,又是綰寧的母親,送幾間鋪子,實在是雨,不值一提,老夫人一定會答應。
但是現在的老夫人,想到就牙,別說掙錢的鋪子,一線都不會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