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科幻未來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三百二十三章 你確定這是我們設計的超導電機?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三百二十三章 你確定這是我們設計的超導電機?

西海大學,梅森數科學實驗室。

王浩趁著研究的間歇期,理一下實驗室的工作。

最近幾年時間裏,梅森數實驗室一直都在快速發展,所屬研究員數量和質量都不斷上升。

數學領域,包括比爾卡爾、保羅菲爾-瓊斯、田虹,以及剛畢業的海倫,都是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

計算機方向上,人員影響力方面相對要差一些,但實驗室的主項目方向,還是在數學計算機領域,正進行的幾個項目都和計算機直接相關。

實驗室已經準備評國家級重點,計算機方向上也不斷擴充人員。

王浩關心的還是幾個主項目,尤其是和航天局合作的項目,牽扯的數學核心演演算法是必須要做好的。

一些附帶的簡單問題,其他人就都能解決了。

但是,有些高難度的問題,其他人提了解決方案,他還是要審核一下,在方案的基礎上進行修正和完善。

這個工作要比原來輕鬆多了。

幾年前,第一次接到航天局合作項目的時候,相關的核心演演算法問題,就只能由王浩一手完

現在則是其他人提了解決方案,王浩只是負責審核和修正,而不是要從無到有的把所有演演算法工作都完

即便如此,還是需要不短的時間。

王浩也不著急快速完,有時間還空關心一下學生。

他手下的學生大多都畢業了,後來也沒有再招收,但還是有兩個博士生,一個是邱會安,另一個是丁志強。

他們都還沒有完博士論文。

讀博是沒有固定時間的,一般最低需要兩年時間,長一些的甚至要四年、六年,海倫和陳蒙檬畢業的速度比較快,許超跟著張志強也很快畢業了。

邱會安的速度就慢一些。

他讀研的時候就完了勒讓德猜想,個人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

Advertisement

自從讀博以後,邱會安一直不急不慢,沒有著急去完博士論文,而是耐心的做自己的研究。

王浩倒是持有無所謂的態度,他還是希自己的學生,能拿出更好的果,而不是拿出一點小研究,拼湊一篇論文去畢業。

他對邱會安還是很期待的。

這天王浩正在實驗室二樓走著,正巧到了學生工作間的門口,就聽到了裏面傳來談話聲。

那是丁志強抱怨的聲音,「真希能快點畢業啊,我的論文到現在都沒完。」

「為什麼?」邱會安有些不理解。

「我本來已經完了。」丁志強說著語調都散發著鬱悶的氣息,「但給傅老師看的時候,他說作為王老師的學生,應該完更有含金量的論文……」

邱會安搖頭道,「我是問你為什麼急著畢業。」

「啊?」

丁志強一時間有些想不通,「急著畢業,不正常嗎?」

「你缺錢?」

「這個……倒沒有。」丁志強只是個博士生,但研究生期間就開始在計算組工作,個人還是很有水平的,每個月能拿到的補、獎金都超過兩萬,即便是畢業正式工作,也不一定能拿這麼多。

邱會安道,「我倒是覺得讀博的過程也是。」

他解釋道,「你仔細想一想,我們所有時間都可以用來做自己的研究。如果等畢業以後進工作,可就不一定了,好多事都會找上來。」

丁志強思考著點點頭。

等博士畢業參加工作以後,生活就肯定會變得不一樣,即便只是當個講師,也會有很多事找上門。

比如,講課就會佔用大量的時間和力。

現在他們沒有教學或者其他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一心的做直接的研究,還能拿到比正常薪資更高的補,仔細想一下,確實還是很不錯的。

Advertisement

王浩站在門口聽著,也不由得點了點頭,不管是對於丁志強也好,對於邱會安也好,讀博確實是很輕鬆的。

這種能完全專註於研究的環境,確實是人生中很有的。

如果博士畢業以後,就肯定要參加工作,必定就會有很多事找上門。

當然也和個人心態有關。

邱會安是那種很專註的人,自然會做研究的過程,換做其他人也許就不一樣了,可能會覺得畢業后更加輕鬆。

王浩不由得想到自己讀博的過程,記憶中跟著潘衛國老師一起,一心做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似乎確實是很不錯的回憶!

「讀博的過程很重要,如果能過程,對人生也會是一種提升……」

王浩嘆著忽然凝住眉頭,口中不斷念叨著一個詞,「過程、過程、過程……」

「過程,也許比結果更重要?」

「更重大?」

他站在原地也不,努力抓住的這一的靈

他想到了『疊加力場邊緣強湮滅力的間歇問題』,同時想到了幾年前研究半拓撲系,獲得的最重要靈

那是芝加哥大學的超導實驗組,發表在《科學》雜誌的實驗研究容,他們發現了一種碳、氫、硫的混合材料,高環境下實現了室溫的轉變溫度。

更重要的是,他們觀察到二十攝氏度,沒有實現超導轉變溫度時所製造出來的反重力強度,要高於十五攝氏度,實現超導轉變的況。

簡單來說,還沒有進超導狀態時,所製造出來的反重力場強更高。

那就可以用『半拓撲系』來解釋,也就是混合氣通電時,形了一種特殊的形態,沒有拓撲的強環境下,單側缺口結構應對湮滅力的反應更大。

這個實驗發現當時就引起了國際震,而王浩則從中找到了靈,通過計算完善了半拓撲系的數學構造。

Advertisement

現在王浩則是想到了間歇問題的關鍵,既然流電方向不斷改變,引起了導微觀形態不斷被拓撲,從而導致製造的反重力場邊緣出現了間歇問題。

那麼不進超導狀態,不就可以了?

在沒有進超導狀態的況下,自然不存在『微觀形態被拓撲』的問題,也就不會存在間歇問題。

以此來製造的反重力場,肯定是恆定而連續的,製造的疊加力場邊緣也會是連續的,也就解決了場力間歇問題。

「有道理啊!」

「只要不進超導狀態,自然就不存在場力間歇問題。」

「所以,只要找到一種材料,可以在沒有超導轉變之前,就能夠製造出反重力場,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到時候,就可以製造出強湮滅力場!」

王浩思考著眼前一亮,馬上轉朝著外面走去,他要去反重力態研究中心,確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huanyuanapp.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我們要做材料的基礎研究,反重力的基礎實驗!」

「要找到一種材料,可以在沒有進超導狀態前,就能製造出反重力場!」

「這對於強湮滅力的研究至關重要!」

「……」

王浩說明的研究方向,讓好多人到驚訝和詫異。

在他們看來,反重力場本來就是超導狀態製造出來的,又怎麼能在未實現超導狀態時,就製造出反重力場?

何毅、向乾生、靜等人都明白過來,因為他們曾經做過這個研究,甚至更深一步,是去找一種材料,能在臨近超導狀態時,製造的反重力場強度更高。

Advertisement

後來國外有團隊有了發現,王浩也以此完了半拓撲系的構架,研究就沒有繼續下去。

「這個研究竟然和強湮滅力有關?」何毅聽著到有些不可思議。

王浩很確定的點頭,「沒錯,這能幫助我們解決間歇問題。」

「現在的要求並不高,只是製造出反重力場,也不要求強度更高。我們可以用最基礎的設備,多測試一些材料。」

「明白了。」

何毅、向乾生等人一起點頭,他們都知道該怎麼做了。

……

王浩確定下來的新方向,想要拿出果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研究只是對各種材料進行測試,使用的也只是最基礎的反重力設備,要做的就是不斷的進行實驗。

每個人都知道該怎麼做,需要的也只是時間而已。

現在只需要等結果就好了。

王浩只是說明了方向,並沒有第一時間手到實驗中。

他還有很多事要做。

開放式超導電機的設計完,各個定製的部件被運送到了西海大學的機械自化實驗室。

之所以運送到機械自化實驗室,主要是因為實驗室有完善的測試設備,等測試全部完確定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電機才會被運送到反重力飛行的實驗基地。

超導電機的組裝並不算複雜,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完了,隨後就準備進行整的測試。

測試工作大部分還是由反重力飛行組的人完

、轉速檢測、功率輸出控制、最大轉速,好多項的測試工作,一步步的慢慢進行著,大量數據被記錄,電機也在測試中,不斷被修正完善。

每當發現一個問題,王浩馬上就組織相關人員著手解決。

這樣的工作持續了一個多星期,電機已經能夠正常運行,並可以穩定控制轉速、輸出功率。

下一步就是進到『持續運轉檢測』,就是讓電機進行長時間運轉,看是否會出現什麼問題。

王浩想起了開放式超導電機的設計人--首都大學的竇延教授。

之前在首都大學和竇延教授談開放式電機問題時,竇延就很興趣的表示,希等電機製造出來以後,能過來看一下實,畢竟是他自己的設計,還是想能親眼見到,依靠設計製造出的電機。

現在電機大部分測試完,王浩還是覺得決定邀請竇延過來看看。

竇延知道了消息以後,到非常的驚訝,他沒有想到這麼快就依靠自己的設計製造出了品,甚至還進行了一定的測試。

他和王浩通電話的時候,只是聽了幾句就決定買機票來西海。

第二天,竇延就來了。

竇延是自己一個人來的,因為擔心牽扯保問題,他就乾脆一個人上路,想到自己所涉及的開放式超導電機,已經被製造出了品,就到非常的激和興

他實在有些迫不及待。

等到了西海市以後,他馬不停蹄的來到西海大學,找到了機械自化實驗室,就見到了正走出來的王浩。

王浩知道竇延要過來,只是沒有想到速度這麼快,他還是熱的和竇延握手,「竇教授,一路辛苦了!」

竇延輕輕點頭,馬上問道,「王院士,別介意我來的快,實在是忍不住啊。」

「我完全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製造出了品,還進到測試中,我是真想看看啊!」

竇延的團隊沒有充足的經費,開放式超導電機只能存在於設計中。

現在品被製造出來,也等於自己的研究轉化為實,心裏確實到非常的激,王浩看到他這個樣子,也乾脆不再寒暄,而是帶著他一起進了實驗室,直接去裝配間見到了正在測試中的超導電機。

竇延朝著電機走過去,還圍著轉了好幾圈,仔細的看了好半天,扭過頭疑道,「王院士,這是我們設計的電機?」

「對啊。」

王浩肯定的點頭,「就是你們的設計。我們只是在原有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進和修正。」

竇延這才瞭然的點頭,隨後問道,「能不能給我一份測試報告?不牽扯保吧?」

「竇教授,你是設計人,當然沒問題。」王浩朝著旁邊一揮手,有個工作人員就遞上了一份測試參數報告。

竇延是超導電機的專業人士,他馬上關注到最主要的幾個數據--

最大轉速,比最初增強了三倍多;

穩定測試持續四個小時,散熱系統曲線偏離在可控範圍

功率控制一直很穩定,輸出抗測試比設計的最高強度,還要高出三倍……

竇延臉上的表,從凝重變了迷茫,他掃了一眼測試數據,又扭過頭仔細看了下,和自己設計印象中完全不同的電機,旋即滿臉不解的問向王浩,「王院士,你確定這是我們團隊設計的開放式超導電機?」

「對啊?」王浩肯定的點頭。

竇延依舊非常不解,他耐心的解釋問道,「可是,這臺電機,不管是外觀,還是整參數、能以及其他指標,都和我們的設計有很大差別,準確的說,是提升了好幾倍,而且還能保證控制穩定……」

「你說這個啊!」

王浩恍然道,「我剛才就說了,我們在原有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進和修正。」

「『一些』改進和修正?」

竇延滿臉都寫著不能理解,他用力的咧了下,不知道該怎麼說下去。

『一些』改進?

他思考著都開始忍不住懷疑,給王浩一個五棱宏的設計圖,是不是能通過『一些改進』製造出一臺蘭博基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