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一品嫡妃 第1447章 分家

《一品嫡妃》 第1447章 分家

宋安然起,給老夫人古氏行了一個大禮,說道:「多謝外祖母諒。之前孫說話有不恰當的地方,還請外祖母見諒。」

老夫人古氏擺擺手,說道:「老也知道你是擔心安樂的安危,說話著急了點也是有可原。」

宋安然激的笑了笑。

老夫人古氏沖著屋裡的其他人,怒吼一聲,「不相干的人都給老滾出來。這麼多人湊在這裡做什麼,想繼續看熱鬧嗎?」

老夫人古氏發話,其他人換了一個眼神,全都退了出去。

至於蔣沐紹,在白一的威脅下,也趕離開了宋安樂的院落。

宋安樂覺著肚子疼,之前還能忍著不出聲來。這會人都走了,實在是忍不住,「啊……好疼……我肚子好疼……」

宋安樂不僅疼,渾也在冒汗水。

霍延見這況,當即說道:「趕將四送到產房去。讓穩婆做好準備。」

「這是要生了嗎?」老夫人古氏問道。

霍延一臉嚴肅地說道:「四這種況,隨時都有可能生。」

婆子們上前,將宋安樂抬到產房安置,穩婆就位,熱水準備好。霍延也開了兩個藥方,讓人抓藥煎藥給宋安樂服用。

宋安然張宋安樂的況,偏偏也幫不上什麼忙。好在,礙眼的人都走了,宋安樂可以不任何人打擾,安安心心的生孩子。

這個時候丫鬟來報,說蔣沐文回來了。宋子期宋大人,東昌侯文伯廣,文襲白蔣蓮兒兩口子,定同蔣菀兒兩口子,還有蔣菲兒古應謙兩口子都來了。對了,宓也到了。這會大家都在外院看老侯爺。

老侯爺已經醒來,請老夫人宋安然過去說話。

宋安然清楚,老侯爺是這是要定下侯府的爵位繼承人。說不定還要做主將侯府分家。

Advertisement

宋安然扶著老夫人古氏,一起前往外院。

老夫人古氏表沉穩,可是微微抖的手暴緒。老夫人古氏心裡頭還是慌張的,這一切都預示著老侯爺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一想到老伴就要離世,老夫人古氏想大哭一場,卻又哭不出來。

還不能倒,要是倒了,侯府真的會大的。

當宋安然扶著老夫人古氏來到外院書房的時候,所有人都已經到齊了。

老侯爺沒急著宣布自己的決定。他先命人將蔣沐文到臥房說話。說了大約一刻鐘,又將大老爺蔣淮進去說話。

之後,老侯爺就命人將他扶起來,他要在大廳里,當著所有人的面宣布自己的決定。

大家勸不住,只要將老侯爺抬了出來。

老侯爺艱難地坐在上位。目四下掃視了一遍,暗自點頭,該來的人都來了。

老侯爺沒急著宣布爵位歸屬問題,他直接說道:「等老夫死了,你們三兄弟就分家單過吧。老夫人則繼續留在侯府做老封君。」

老夫人古氏悲從中來,「你這老頭子,人都要死了,還惦記著後事做什麼。」

老侯爺嘿嘿一笑。

至於侯府三位老爺,三位太太的表富多了。

分家?真要分家?

二房是庶出,早已料到等老侯爺一死,無論如何二房都會被分出去單過。所以這會二房反倒是最鎮定的。

至於大房和三房,梁家心思各有不同。方氏是不得分家,將三房一家人全都趕出去。

大老爺同方氏的想法差不多。可是他想到大房沒人擅長經濟營生,真要和三房分家,對大房來說好並不多。

於是大老爺蔣淮就說道:「父親,分家使不得。母親還在,我和三弟還要一起孝順母親。就算要分家,也該等母親百年之後。」

Advertisement

不管大老爺這話是真心還是假意,老侯爺都欣的點點頭,「你有這份孝心,很不錯。」

三老爺蔣凇也不想分家。不分家,他是侯府三老爺。分了家,他就是蔣府老爺。一字之差,地位份上的改變那是翻天覆地的。至於錢財,反正有得賺,讓大房得點好也沒什麼關係。

於是三老爺蔣凇也說道:「兒子還要伺候母親養老,兒子不分家。」

這下子二房就有點尷尬了。二房是庶出,二老爺要是說他要伺候老夫人古氏養老,不肯分家。這話一出口,老夫人古氏就得啐他一口,罵他癡心妄想。

二老爺尷尬,二太太羅氏也尷尬。

不過關鍵時候,二太太羅氏還是有急智的,否則也沒可能將蔣菀兒嫁到國公府。

二太太羅氏說道:「我們也想在老夫人跟前盡孝。關於分家這件事,我們二房還是聽老侯爺的,老侯爺讓我們分出去單過我們就分,

老侯爺讓我們二房留在侯府,我們就繼續住下來。無論如何,我們二房都會盡到本分。如果我們二房真的分出去單過,還請大哥三弟能夠幫襯幫襯我們二房。別忘了我們二房日子艱難。」

大老爺和三老爺都表態,表示不會忘記二房一家人。

蔣菀兒著個大肚子,看著父親母親遭遇如此尷尬,也心酸的。背過臉去,不忍直視。

定攬著蔣菀兒,讓蔣菀兒別太傷心。凡事有他。得到定的關心,蔣菀兒的心才好了點。

老侯爺的態度很堅決,他說道:「你們三兄弟還是分家吧。別將這種糟心事留給你們母親。你們母親年紀大了,不了這種磋磨。」

「父親,二房可以分出去。可是我和大哥真不想分家。」三老爺蔣凇眼著老侯爺。

Advertisement

老侯爺笑了笑,「你們兩兄弟為什麼不想分家,這裡面的原因老夫都清楚。你們要湊合在一起過,老夫不反對。

不過老夫今日還是要做主,將侯府的產業分三份,你們三兄弟每人一份。

至於南州的礦產,當初本錢是老夫人掏的。要怎麼分,該不該分,得由老夫人做主。老夫不干涉此事。」

南州的礦產是侯府目前最大的收來源。老侯爺說礦產給老夫人做主,這下子大家都朝老夫人古氏看去。

老夫人古氏板著臉,說道:「老侯爺要分家,老不反對。反正不管怎麼分,老都是這府里的老封君。至於南州的礦產,老晚一點會給你們一個說法。」

大老爺和三老爺換了一個眼神,大老爺大聲說道:「父親執意要分家,兒子也不好反對。不過我和三弟打算分產不分居。大不了我們兩家單獨開火,各自承擔開銷。等將來送走了母親,我們兩兄弟再正式分開住。」

大太太方氏死死的盯著大老爺,這麼做全便宜了三房。真是氣死人了。奈何,這樣的場合,方氏不好隨意開口說話反駁大老爺的話。只能自己憋著,差點憋出了傷。

老侯爺同老夫人古氏換了一個眼神,老侯爺點點頭,「這樣做也行。至於二房,等老夫過世之後,就搬出去吧。」

二房悲從中來,分家損失最大的就是二房。可是二房是庶出,連說不的資格都沒有,二房只能認命。

老侯爺命張房將賬本還有各種房契地契拿上來。

老侯爺命賬房清理侯府產業。

賬房拿出賬冊,當著大家的面念道:「侯府目前有山莊兩個,五十頃田莊一個,二十頃田莊三個,十頃田莊五個,五頃田莊三個。一頃以下的小田莊有六個。另有綢緞鋪五個,珠寶鋪子兩個,油鹽醬醋鋪子兩個,打鐵鋪兩個……。侯府在京城有別院三棟,在江南有別院兩棟,侯府在京城江南生意,分別有……目前侯府賬面上的現銀有……庫房古玩玉字畫若干。」

Advertisement

賬房念完了侯府目前登記的產業,然後又拿起另外一本賬冊,對大家說道:「這上面登記的是老侯爺個人名下的產業,有田莊,山莊,商鋪,現銀,還有數目不等的古玩字畫等等。數目我已經抄寫了數份,請幾位老爺過目。」

人手拿到一份老侯爺私產登記表,大家見了上面的數目,都紛紛咋舌。這樣看起來,老侯爺私人財產比整個侯府的產業還有多。

這讓侯府三兄弟又看到了一點希。之前聽賬房念侯府產業的時候,他們的臉是無比難看,都沒想到偌大一個侯府才那麼一點產業。三兄弟一分,留給繼承爵位的大房就更了。

如今有了老侯爺的補,大家手頭上都會寬裕不。就連二房都高興起來。

公中的產業,二房不敢多要,也沒資格多要。可是老侯爺的私房,二房可以理直氣壯的多要一點。大家都是老侯爺的兒子,沒道理二房就該

老侯爺見火候差不多了,就說道:「公中產業,分三份。二房兩,這是賬目明細。」

老侯爺了一份賬單給二房。可見老侯爺一早就做好了分家的準備,不然準備工作不會這麼充分。

二房拿過明細一看,臉跟著一變。老侯府分給二房的田莊全是面積比較小的下等田莊,山莊一個沒有。鋪子也是不賺錢的打鐵鋪,醬油鋪,最賺錢的只有一個綢緞鋪。珠寶鋪子是一個沒有。至於別院,二房分到了一個三進的院落,地段很不錯。這算是安

至於現銀,明細上面沒寫。古玩字畫更是沒見到。

二老爺眼地看著老侯爺。

老侯爺板著臉說道:「不要嫌。規矩如此,老夫不能多分你們二房。」

二老爺低頭,心裡頭很不是滋味。為庶出,從出就比人低一頭,分家產的時候還是要低一頭。如今二老爺就全指老侯爺的私房。

接著老侯爺對三老爺蔣凇說道:「這是你們三房的,一共三半。不要嫌。」

三老爺接過明細一看,況自然比二房好多了。上等田莊,上等鋪子,上等別院,全都有。雖說三半有點,可三房畢竟不繼承爵位,不用負責照顧族人,也不用承擔救濟族人的重擔。

三老爺蔣凇說道:「多謝父親。兒子不嫌。」

「那就好。」老侯爺欣的點點頭。

老侯爺接著又對大老爺說道:「你是老大,將來大房繼承爵位,就要擔負起振興家族,照顧族人的重擔。你們大房分得四半,這是賬冊,你拿去過目吧。」

「多謝父親。」

大老爺接過賬冊,勉強滿意。

大房才分四半,還要擔負起救濟族人,祭祀祖宗的重擔,真是欺人太甚。三房最好,什麼都不用承擔,就能分三半,而且分的全是好東西。

大老爺蔣淮不地瞪了眼大太太方氏,讓大太太方氏不準開口說話,不準瞎胡鬧。

大太太方氏撇撇暫時不計較,不代表將來不計較。

老侯爺又分別給了宋子期,文伯廣還有兩位族老一份明細。

老侯爺說道:「你們都是這場分家的見證人,你們都看一看。要是他們三兄弟沒有異議,大家就簽字畫押。」

宋子期最先看完,他對侯府分家沒看法。老侯爺的分家辦法是符合傳統規矩的,讓人挑不出錯來。

宋子期率先問道:「你們三兄弟對老侯爺的分家有異議嗎?」

侯府三位老爺都朝宋子期看去。

大老爺率先說道:「我沒異議。」

二老爺也說沒有異議。

三老爺猶豫了一下,「父親,怎麼明細上面沒有現銀和古玩字畫?那些都不分嗎?」

老侯爺說道:「當然要分。現在分的只是家中的產業。」

三老爺放心下來,對宋子期說道:「那我沒異議。」

既然沒異議,那就在分家文書上簽字畫押。

分完了侯府的產業,接下來就是現銀和古玩字畫,侯府的傢

同樣是三份。古玩字畫,二房分得一,三房分得三,大房分得六

老侯爺說得很清楚,大房繼承爵位,代表侯府臉面,需要時常出門應酬,迎來送往。古玩字畫,就該留給大房。

對此大房很滿足。

但是二房和三房都有點想法,覺著老侯爺太偏心大房。可是他們都不好反駁。二房和三房都惦記著老侯爺的私房,怕這會出言反駁,一會老侯爺該翻臉了。

於是二房三房都表示沒異議,大房更沒異議。大家在宋子期宋大人,族老等人的見證下籤字畫押。確定古玩字畫的的分配。

接下來就是侯府公中現銀。

賬房盤點出來,侯府公中目前有現銀十五萬七千八百九十兩。

老侯爺說道:「其中兩萬七千八百九十兩留下來給老夫辦喪事。免得你們三兄弟為了這點錢打架。」

侯府三位老爺聽到這話,都尷尬的。

老侯爺才不管三個兒子是不是尷尬。他繼續說道:「剩下的銀錢,嫡出的孫子每人分得五千兩,庶出的孫子每人分三千兩。

另外三房還有兩個姑娘沒出嫁,老夫做主,嫡出的英兒五千兩嫁妝,庶出的菱兒三千兩嫁妝。

這八千兩全部放在老夫人那裡。等孩子們出嫁的時候,老夫人會將銀子拿出來置辦嫁妝。這裡一共去掉三萬四千兩。

去掉孩子們的錢,還剩下九萬六千兩。六千兩留給老太太做私房銀子。九萬兩就給你們三兄弟分。二房是庶出,分得兩萬兩。三房分三萬兩。剩下四萬兩全留給大房。你們可有異議?」

三位老爺齊齊搖頭,他們沒有異議。這個分配方式還算合理。

二房倒是有意外驚喜。沒想到能夠分到兩萬兩現銀,真是出乎意料。

三位老爺都沒異議,於是大家簽字畫押。

至於侯府的傢擺件,誰家用的歸誰。這個就不另外分配。那些丫鬟婆子,也是同樣的分配方式,誰家使喚的歸誰。

等老侯爺的喪事辦完,二房就帶著二房的丫鬟婆子搬出侯府。

三房好繼續住在侯府,老侯爺不反對。不過侯府始終是大房的,三房只是暫住,侯府一應事務三房不得手。三房管好自己院子里的人和事就行了。

分完了侯府,接下來就是老侯爺的私房。

老侯爺將自家的私房分了數份。一給了老夫人古氏,其中大部分都是現銀和古玩字畫,珠寶玉

另外一,分別給了幾個大孫子,還給沒出嫁的孫留了一份嫁妝。每個嫡出孫子拿到了一萬兩現銀,還有若干古玩玉,以及一個小田莊。

庶出孫子拿到了五千兩現銀並一部分古玩玉,同樣有個小田莊。

嫡出孫拿到了價值一萬兩的嫁妝,其中就包括一個商鋪。庶出孫拿到了價值五千兩的嫁妝嗎,同樣飽含一個商鋪。

就連已經嫁出去的幾個孫,也分別從老侯爺手裡得到了一份價值不等的禮

剩下的八,老侯爺做主留一給族裡面。誰家有困難,就接濟誰。這一給老夫人古氏安排,誰都不能手。

剩下的七,則分給三個兒子。二房和三房各得兩,大房得三

對於二房能夠和三房平起平坐,一起分到兩,大房和三房對此都很有意見。二房是庶出,本沒資格分到這麼多私房。

大老爺主提出來,「父親,二房分兩,這合適嗎?」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