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法醫小狂妃 第233章 恩威並施

《法醫小狂妃》 第233章 恩威並施

宮妃所言並非空來風,五日前的傍晚城東溫府門前發生「元配攜子尋夫被掃地出門」的一幕,不知怎的就被傳了出去——當時明明街上空無一人,但坊間卻說得有鼻子有眼,彷彿自己就是當時就在邊兒上。

百姓也並非傻子,流言編得再真也只是毫無據的流言,聽個樂呵就算了,畢竟偌大的皇城,每天都有無數新鮮事發生,這種老掉牙的故事很快就會被人拋之腦後。

沒想到第二日,便有不人親眼目睹了那對流言里的母子在溫府門前卑微下跪、聲淚俱下求進溫府大門,但最終被溫府下人拳打腳踢、魯的驅趕,直接坐實了那傳聞。

第四日,那元配皮青臉腫地帶著兒在皇城最大的集市,跪在一張三尺長的白紙字旁,紙上麻麻的都是在控訴夫君的始終棄和新婦的趕盡殺絕。

一時之間,背信棄義的溫之慶和鳩佔鵲巢的齊氏了萬夫所指。

而今日,齊氏聽聞了此事,直接人去將那書撕碎片,併當眾要挾那對母子離開皇城......

其實齊氏的所為,理論上應當與齊老夫人沒什麼關係。

齊老夫人年輕時果敢能幹,一介流之輩,不僅獨自將孩子人,還教出個吏部侍郎,也算是替那早死的夫君耀齊家的門楣了,可謂是教子有方了。

可惜到了孫輩兒上卻不靈了——齊氏自小在齊老夫人膝下長大,也是老人家親自教養的,本應是個知書達理、恪守婦道的子,結果卻教出這麼一個心狠手辣的毒婦人。

Advertisement

子不教父之過。

人人都在說,齊老夫人的一世英名,這次恐怕就要毀在這個孫兒的上了。

笄禮筮賓本就是邀請賓中德高重擔任,齊老夫人本是毋庸置疑的筮賓,可如今齊氏鬧出了這事,若再讓齊老夫人為月九齡加禮,豈不是可笑?

而事態發展了五日,皇城人盡皆知,林氏不可能不知道,但卻沒有更換筮賓人選,究竟有何居心?是想讓月九齡與品行有失沾邊兒,還是讓天下人看月家的笑話?

思及此,皇後面沉如水,語氣薄怒:

「哼,我看齊老夫人年事已高,一個小小笄禮就不要去勞老人家了。」

眾人聽出了的言外之意,驚詫之餘,對擅自換掉月九齡笄禮筮賓的做法有些微詞——這是月府家事,那就到你這個做姑母的做住了?

但想歸想,誰都不會在此時去氣頭上的皇后的霉頭,靜默不語。

除了靜妃,不得看到皇后不快,於是假裝擔憂,開口問道:

「可這離縣主笄禮沒幾日了,臨時換筮賓來得及麼?」

皇后余怒未消,聽到這話更是不悅地睨了一眼,語氣嚴厲:

「怎麼?滿朝文武百的家眷里,難道還找不出一個合適的人選?」

月九齡也沒料到一個小小的笄禮還能牽引出七八糟的事,而且皇后似乎在跟誰置氣,頗有「偏要管到底」的意思,也只好認了:

「全憑皇後娘娘作主。」

於是眾人七八舌地將朝中大臣家眷中合適的長輩都說了個遍,結果不是份不夠,就是品行不端,總之皇后越聽眉頭皺得越,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有齊老夫人的事在前,說了一圈竟沒有一個能的眼。

Advertisement

皇后發脹的太,不冷不淡地開口:

「本宮也許久沒回月府,正好回去一趟,到時順便為齡兒加禮。」

此言一出,大殿上寂靜得落針可聞。

月九齡沒想到最後會是這麼一個結果,很快反應過來,「娘娘乃金玉之軀,日理萬機,我何其有幸能勞您特意出宮一趟,還娘娘三思。」皇后可不是什麼慈祥親和之人,此時說要親自的笄禮,不由令人懷疑這麼熱心的意圖何在?

靜妃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白著一張臉強歡笑地勸道:

「是啊,皇後娘娘貴為一國之母,若真屈尊降貴去了縣主的笄禮,恐不合禮數。」

然而皇后耐心已經用盡,「本宮既是皇后,也是齡兒的姑母,有何不妥?」說著輕輕掃了一圈,不容置喙:

「還是說諸位認為本宮,還不夠格?」

話已至此,誰還敢置喙?

唯有靜妃仍舊不死心,「可是......」

「就這麼辦。」皇后卻不想給開口的機會,直截了當地下了逐客令,「本宮乏了,你們退下吧。」

離開了是非之地,月九齡總算能鬆了口氣,抬手攏了攏上的披風,隨著宮往宮門走去。

拐過迴廊,瞥見了一道頎長背影,是個年男子,看著不是侍宮人。

後宮怎會有男子出?是皇子麼?

意識到月九齡的異樣,不由詢問:

「縣主?」

月九齡聞言回過頭,指著那男子剛剛消失的方向問宮

「那邊是哪位主子的寢宮?」

回道:「靜姝公主。」

明姝今歲十六,本可以出宮住公主府了,但因年初發生了那事,后未婚夫又死於非命,靜妃因此向皇帝求,讓在宮中多住些時日,休養生息。

月九齡想了想,剛剛那個有些眼的男子影,難道是靖王?

【作者有話說】

230/231改了一些措辭,想重看的小闊可以過兩天清一下緩存。

鞠躬,晚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