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法醫小狂妃 第317章 受之無愧

《法醫小狂妃》 第317章 受之無愧

月九齡與顧墨玧約好在離月府兩條街外的一拐彎面——雖然顧侯爺這些日子將月府當侯府那樣自由進出,但除了竹心院的人,其他被蒙在鼓裏的人還以為顧、月兩家已經走到了劍拔弩張、無法挽回的地步。

這是月九齡病好之後第一次出門,如今想去哪都不需要再同誰報備,出行也是郡主的規格,雖然聖上沒有賜府邸領地,但份已然不可與「縣主」時同日而語。

此時行走在府上,所有人遠遠見著了都得停下來行禮,恭敬地尊一聲「郡主」。

月九齡本人對「縣主」「郡主」這種虛名沒什麼太大的覺,但對其他人來說卻是天壤之別,尤其是跟月九齡吃了十幾年苦頭的葉碧雲和小蓁——如今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行事,可以說是苦盡甘來了。

能讓日子好過一點,誰不樂意呢?

小蓁曾經就此問過月九齡拒絕封賞的事,然後小心翼翼地列舉了近一年來替朝廷破過那麼多大案,並且認真嚴肅地說這是應得的,之無愧。

月九齡當時看著皺著一張小臉一本正經的樣子有些哭笑不得,因為並沒有認為自己之有愧,只是當時聖旨恰好在鄭勁說完那句話後下達,時機實在是太微妙了。

直覺有些不對,顧墨玧應當也察覺到這一點,他們都不願於被,就算知道不能抗旨,也需表明自己的態度,否則在背後設計這麼一出的人豈不是要得意忘形了?

此時,院通往大門的迴廊上,下人們惶恐地退到一旁,恨不得將頭埋進口裏,擔心昔日的不敬會為此時問罪的證據。

然而九齡郡主並沒停下腳步,心虛的眾人不由地暗自鬆了口氣——郡主份雖然變了,但又似乎什麼都沒有變。

Advertisement

九齡郡主自然不會知道這些人七上八下的心境變化,徑直拐過廊角,然後到了一個人。

「見過九齡郡主。」

那人在距離五步遠的地方站住,彬彬有禮地行禮,對在這裏見大半個月都沒踏出竹心院半步的月九齡沒有一驚詫,還不慌不忙地直視,說:

「聽聞郡主前些日子欠安,今日看來氣有所好轉了,想必是有神醫妙手回春,可喜可賀。」

此人正是小蓁曾經想要請來為月九齡看病的葛振,月九齡坦然回視,看著他那張不甚出眾的臉,眼裏閃過一

一直盯著別人看有些無力,月九齡微微頷首便算打過招呼了,雖然聽出了他話裏有話,但卻不為所,而是四兩撥千金地回了一句:

「人食五穀雜糧,哪兒有不生病的?不過了點風寒,勞葛大夫掛齒了。」

葛振被敷衍了也面不改,臉上掛著微笑,「郡主所言極是,不過大病初癒,還是要多加保重。鄙人雖是個籍籍無名的江湖郎中,但對調理平衡略知一二,若郡主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儘管吩咐。」只是那笑看著不大自然,似乎著一點僵

月九齡聞言,不地上下打量了對方,沒有拂了他的面子,客氣道:

「早就聽聞葛大夫醫高明,不僅給大姐恢復了容貌,如今也是各大世家夫人小姐爭相聘請的客座大夫,連宮裏的娘娘都在打聽,想必是名不虛傳。」

說著似是苦惱地嘆了一聲,「我這子確實得好好調養,只是今日不巧要出門一趟,改日我請葛大夫來竹心院喝茶,還不要推。」

葛振一副寵若驚的樣子,作揖頷首:

「郡主抬舉了,在下隨時靜候。」

Advertisement

隨即月九齡揚長而去,但到背後那雙如影隨形的眼睛,不由蹙眉。

*

李鑫被皇帝欽點了探花之後便在皇城北邊尋了小院子住下,雖然職已經分配下來,但尚未上任,因而目前還在家帶孩子。

昨日接到侯爺與九齡郡主今日要親臨寒舍的消息,張得一夜沒睡好,一大早就起來打掃院子。

等到二位貴人大駕臨,他已經在門口恭候多時了。

這兒沒有外人,顧墨玧也不避諱,親自攙著月九齡下車。

月九齡一進院便看到一男一年齡相差不大的小孩兒在院裏玩,想必就是李鑫那兩個歲劉氏北上的孩子,下意識地環顧四周,並未見到下人僕從的影子,有些意外——沒想到李鑫還自己做家務照顧小孩。

李鑫領著他們進了前廳然後便給他們奉茶,忙活了一頓屁剛沾到椅子就聽到月九齡開口:

「李大人……」

他「倏」地站起,驚恐擺手,「下不敢當!」

月九齡到邊的話被他這一驚一乍給截斷了,看他巍巍的樣子,忍俊不地看向顧墨玧。

顧侯爺也許久沒見過這麼怕他的人了,有些頭疼地說:

「不必如此,我們今日前來是探訪,並非公事。」

李鑫還算上道,忙點頭應道,「是……」連忙用袖子滿臉的冷汗。

一句「李大人」就讓一個年紀比自己大的男人嚇這樣,月九齡沒有再「貿然」開口,而是喝了幾口熱茶,看著在門前玩耍的兩個小孩,注意到他們腰間系了素白腰帶,怔了一下環顧四周,找到了開口的切點:

「先夫人的事……李大人節哀順變。」

劉氏雖是罪犯,但也是李鑫的妻子和兩個孩子的生母,外面的人怎麼看待是一回事,但在對兩個孩子來說是有生養之恩的人,而且也為自己的罪行到了懲罰。

Advertisement

李鑫不愧是讀過聖賢書的人,大善大惡跟前他拎得清——即沒有給劉氏送葬,連靈堂都沒有設;可又要教孩子懂得孝義,所以讓他們戴孝在

月九齡是劉氏殺人到被抓到被殺以來第一個同李鑫說「節哀順變」的人,皇上贊他大義滅親、同窗祝賀他死裏逃生,世人在他跟前唾罵劉氏……他都沉默地接了。

可是此時此刻,他卻因為這四個字紅了眼眶,聲音竟有些哽咽:

「下不嚴,竟……竟干出那等傷天害理之事,實在慚愧。」

說著他深吸了一口氣,「既做了便要認,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月九齡聞言,再次對這個看似弱的男人有些改觀,心想難怪皇帝會破例欽點他為探花,在經歷了這麼多事後還能清醒振作,不曾搖過心中信念,來日必然大有作為。

「李大人也不必太過自責,先夫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又舉步維艱,想是讓有心人盯上了,人蠱才會走上不歸路。」

自那之後,李鑫未曾向任何人袒心聲,此時聽到月九齡這番委婉說辭,一下子就敞開了心扉:

「郡主說的是。……劉氏雖強勢了些,但絕不是癲狂之人,那夜……那夜就像是魔怔了似的,我怎麼勸說都無用,實在太令人骨悚然了!」

他了解劉氏,知道是刀子豆腐心,雖然那一夜的跟變了個人似的,但他與月九齡有同樣的看法,一定是有人用了什麼法子把了惡魔!

月九齡見他渾發抖像是想起了那天可怖的形,於是沒有對此發表看法,只是循循善:「李大人覺得先夫人當時哪裏不對勁?」

李鑫在被救回來后就被問訊過了,但審訊只問了他當日在明空會窩點的所見所聞,沒人問過他的——畢竟他的個人並不能當作呈堂證供,尤其是他的髮妻還是兇手之一。

Advertisement

他下意識乾裂的,仔細地回想了一下那時劉氏的況:

「無論我如何解釋,就是認定了我與張家小姐有染,還說男子怎麼會了解子的苦?說我不理解還想為了前途另攀高枝,說死心塌地為了家犧牲了自己的一切,說不想再這樣了,還說了一些,一些頗為激烈的言辭。」

說到後面,李鑫看了一眼冷若冰霜的顧侯爺,有些拿不準是否要如實相告,便一言蔽之。

而九齡郡主卻像聽到他的心聲一般,替他補充完整:

「說們要打破三綱五常,要為子謀一條出路,要為自己而活?」

李鑫聞言錯愕不已,口,「對,郡主怎麼會……」但說到一半便想起關於當初鍾仁死在考場,因為子而被止進檢的傳言,便噤了聲。

月九齡卻神如常地示意他繼續,「還有呢?」

「……「

這場談話進行了近一個時辰,然後顧墨玧與月九齡起離開。

李鑫將他們送至門前,月九齡看了一眼躲在他後的兩個孩子往外看的模樣,不經心地問了一句:

「李大人日後有何打算?」

今天被稱「李大人」的次數多了,李鑫終於沒那麼惶恐,聽到月九齡的關心,有些不好意思:

「我已託人將老母親從臨安接來皇城,屆時忙起來,孩子們也能有人照看。」

月九齡點點頭,隨即看向顧墨玧:

「令郎令嬡也到了進學的年紀吧?皇城有不負有盛名的學院,李大人若是有難,儘管同侯爺開口。」

突然被點名的顧墨玧下意識看了那兩個膽怯的孩子一眼,兩個孩子便嚇得藏在父親後,不敢再臉了。

李鑫見顧墨玧沒有否認,忙激行了個大禮:

「多謝郡主!多謝侯爺!」

【作者有話說】

上一章修改並增加了600+字,但大容沒變,看過的鞋如果app上沒有同步不想重看影響也不大,跪謝,今天是【二合一】,晚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