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嫡女貴不可言 第616章:聘金

《嫡女貴不可言》 第616章:聘金

等七夕有事兒忙去了,品蘭才跟喬玉言道:「太太若是不問起這事兒,奴婢也不好跟太太說,實際上,鍾家那個鐘大,幾個月前搬東西傷了腰,今年已經沒在外院做事了。

加上年紀又大了,兒子也進了府,大老爺剛好瞧見,就發了話,不必在來做事了,府里每個月還給一兩銀子的月錢。」

喬玉言知道這話不是無的放矢,必然還有后話。

「雖說是府里恤,可不進府做活兒,哪裡好掙外快銀子?且他傷了,這看病吃藥也要花錢,再加上今年又是翻新房子,置辦傢,約莫家裡也沒有多存余。

前些時候似乎聽說是想跟太太您商量商量,這聘禮能不能給些,這事兒七夕也不知道,奴婢只當該求到太太跟前的,誰知竟還沒有來過。」

喬玉言便問道:「那你覺著這是家裡真沒有餘錢了,還是心裡有別的想法?」仟仟尛哾

「太太要問奴婢這話,奴婢其實也不好答,不過奴婢倒是聽說,他家還有還有一個兒子,也到了說親的年級了,因為沒進府,親的年紀自然也比府里的這些小子們更小,奴婢猜想大約也是因為這個緣故,鍾媽媽才會覺得吃力吧!」

喬玉言這便明白了,其實嚴格來說,像七夕這樣嫁給鍾家的那個小子,可以說是主人家的一種恩典,一般府里的丫鬟年紀上了二十,就可以放出去配人了。

基本上對象也都是前院的小廝,或者有莊子上的人來求,也會放出去。

這些丫鬟小廝的賣契都在主家人手裡著,哪裡還有什麼所謂的聘娶?

這聘金也就無從說起了。

只不過因為如七夕這樣的大丫鬟,一般在主子跟前都極有面。

且能當上大丫鬟,也自然比一般的丫鬟能力更出眾一些,一般人娶回去都會覺得與有榮焉,這個時候奉上聘金也是對即將過門的新婦的看重的意思。

Advertisement

可縱然如此,相對於平民百姓家親,這聘金也不會太高。

喬玉言便想起那日在胭脂湖看到的那一對男

想了想道:「你去仔細打探一下,看看他們鍾家的況到底如何。」

品蘭應了一聲,然後疑地問道:「太太是怕鍾家不尊重七夕?」

「雖說鍾媽媽在我們看來,還算是老實本分,幾次接下來也不是那等有心計的人,可這是七夕的終大事,如果眼下這種況都敢弄鬼的話,將來還不知道會怎麼拿

人這一輩子就這點吃虧,但凡嫁了個人,好似後半輩子就被決定了似的。」喬玉言嘆了口氣,又道,「一定要悄悄地打探,千萬不要不經意之間得罪了人,畢竟日後七夕還是要去人家家裡過日子的。

這點兒銀子,若是能試探出人心,倒也算是我們賺到了。」

七夕跟著喬玉言在一起長大,別的喬玉言不敢說,在這錢財方面,有足夠想信心,七夕不至於那般眼皮子淺。

別說三百兩,就是七夕自己的私房,就遠不止這個數。

喬玉言也早就給預備好了一份嫁妝,拿著這些錢過去,鍾家是穩賺不賠,最多因為媳婦是在太太跟前伺候的人,這錢不好手要罷了。

子帶著嫁妝嫁過去,還不是為了日後的生活,夫妻一,將來還添了孩子,那錢也還是會花在鍾家的頭上。

才將這件事,分派清楚了,魏氏就笑地過來了。

喬玉言不由皺了皺眉,整個溫家現在看著一團和氣,實際上,幾個妯娌之間暗流洶湧。

也就喬玉言跟文氏來往,沒有什麼人會說些什麼。

這兩天跟魏氏來往這麼頻繁,還不知道要點多人的眼睛。

魏氏進來就先將陶然軒的院子讚歎了一回,「這院子一看就是心設計過的,據說還是六弟自己畫得到圖紙?

Advertisement

哎喲喲,真不愧是在才子,從前在江南的時候,我們老爺就經常說,可惜被公務纏,都不得上京見一見六弟,他還特意人謄抄了六弟的文章過去看呢!

到那些個文人清客便要拿出來炫耀一番,說這是他六弟作的文,也不知道他怎麼就如此好面子。」

喬玉言臉上的笑容便有些僵,這個魏氏誇起人來還真是一點兒都不含糊,什麼樣的話都能誇的出來,這樣的事兒,也不怕孫溫瓊讓的臉面。

「二嫂說笑了。」只能保持禮貌的笑容,輕聲說了一句,然後邀請魏氏屋子裡喝茶。

魏氏一進去,一雙眼睛在屋子裡的擺設上掃過,眼睛里的笑意便有些凝滯。

先不說別的,屋子隔斷的那一掛珠簾,竟是各和田玉串的,還規規整整地拼出了一副清水芙蓉的圖案。

和田玉的十分廣泛,這些珠子也不是很大,打眼看過去,倒不覺得什麼,可仔細一看,這些和田玉竟然都是上等的品質,那一顆顆地泛著瑩潤的脂,便是串手串也不寒磣。

可這竟然穿了珠簾,更不要說,還要拼出這麼一幅畫來,這裡頭的功夫可想而知。

魏氏在江南這些年什麼好東西沒有見過,估個價,也知道沒有幾千兩銀子下不來。

然後再看看多寶閣上的那些,更是忍不住眼皮子直跳。

便又在喬玉言的臉上多停留了一會兒。

魏氏實在有些驚駭,當然知道徐家有錢,也知道喬玉言是一直在徐家祖母跟前長大的,徐家必然還另外給準備了一副嫁妝。

課怎麼樣都沒有想到,喬玉言竟然能闊到這個程度。

且這喬氏屋子裡的東西,都是細看才能看出裡頭的道道,若是平常人進來,也就只是覺得裡頭的東西緻,並不知道真正的底細。

就說桌上擺著的那一套木雕,魏氏有緣看過另一套一樣的,那是前朝有名的雕大師的作品,聽說世上也就這兩套,只是形態上有些細微的差別。

怪不得那五萬兩銀子送過來人家本眼皮子都不抬一下,就直接給送了回去。

想了想,便又道:「六弟妹已經有許久沒有去看徐家老太太了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