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文魁 第155章 拜訪葉清臣

《大宋文魁》 第155章 拜訪葉清臣

趙禎帶著一臉迷茫走了。

對于不能開業,趙禎很郁悶。

對于他今年時間無子嗣,趙禎更郁悶。

等到了八月份,張唐卿會再次回到開封,親自坐鎮,爭取順利把銀行開起來。

趙禎答應張唐卿,到時候讓他以國子監監生的份,國子監或太學讀書。

現在開業也不是不行,就怕被以大相國寺為首的高利貸給搞死,那就了笑話,張唐卿是笑話,趙禎也會為天下的笑柄。

但這點郁悶和危險來說,不值一提,還是大宋皇家銀行順利開業為第一要務。

大宋銀行籌備開業的事,自然有周禮等人去忙活,張唐卿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拜訪葉清臣,除此之外,就是去趙師民家里過年。

對于不能回家過年,張唐卿很郁悶。

家里老父親可好,妹妹蘭子有沒有委屈?

好在,張唐卿比他那個不著調的爹強多了,知道往家里送個信,讓家里不要掛念。

雖然沒有烽火連三月,但是家書抵萬金。

這是自從八月份離開益都縣后,張唐卿第一次收到家里的書信。

妹妹蘭子能寫字了?

先拿過蘭子的信,張唐卿眼眶潤了。

雖然蘭子的字寫得歪七八扭,但字里行間對張唐卿的想念,讓張唐卿渾上下通泰。

看著蘭子寫的蒜皮的小事,張唐卿覺越看越看,仿佛蘭子就站在自己旁邊向自己撒一樣。

張唐卿好像沒把蘭子當妹妹,而是當了閨一般。

先不管老爹,先給妹妹回信。

再看看老爹的信,雖然沒有明確表達對張唐卿的思念,但張唐卿卻能從字里行間看出,張桂山的牽掛和擔憂。

至于王的信,則含蓄了很多。

自古以來,書信相合,乃是人的一貫做法。

Advertisement

夜東風,吹散柳梢殘雪。樓煙暖,正鰲山對結。簫鼓向晚,輦初歸宮闕。千門燈火,九街風月。

繡閣人人,乍嬉游、困又歇。笑勻妝面,把朱簾半揭。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說。相逢常是,上元時節。

相逢常是上元時節,上元節是元宵節、元夕的另一種說法,對應著《青玉案.元夕》。

只有一首詞,寫好后,就給王石,讓王石安排人送回去。

葉清臣自從京后,一直非常低調,雖然他已經貴為計相,但大事小事,還是經常問詢前三司使,現在的參知政事章得象。

孫敬雪對于張唐卿去拜訪葉清臣,還要拉著他非常不滿,有這個時間,不如多思考一下數

拉著孫敬雪的目的很明確,葉清臣可是承諾過,要在三司使給孫敬雪謀一個職位。

不能孫敬雪幫你揭開了永興軍的貪腐大案,你葉清臣就打算把拉出來的屎吃回去。

文人最重品行,說出去的話,是潑出去的水,是拉出來的屎。

葉清臣的宅邸在外城,應該也是租賃的店宅務的院子。

院子不大,前后兩進,和當年王曾的宅子沒法比,但勝在致。

葉清臣拿到張唐卿和孫敬雪的名刺后,臉上一陣搐,這倆小畜生,又來干什麼?奚落老夫?

“老爺,兩位大人還在門口等著。”,管家見葉清臣沒答復,出聲提醒。

“哎!請進來。”

其實,葉清臣也有點后悔,當初就不該聽信幕僚的話,選擇的拿一幫吏員開刀,本想等自己上任三司使后,再派人去永興軍路仔細查一查。

人都有惰,一件事安然度過之后,總會選擇忘,說不準過幾年后,誰都不會記得這件事。

Advertisement

可只要做過了,總會留下痕跡,何況知道這件事的人中,還有張唐卿和孫敬雪兩個不掌控的人。

葉清臣只能寄希于兩個人是有道君子,不會拿這件事來威脅他。

看到張唐卿和孫敬雪已經到了中堂門口,葉清臣才從回憶中醒過神。

“下張唐卿、孫敬雪見過計相。”

葉清臣哈哈笑著,一手拉住張唐卿,一手拉住孫敬雪,“咱們都是故人了,就不必在乎這些虛禮,來,吃茶。”

三人坐下后,場面陷了短暫的尷尬。

想當初,葉清臣見了張唐卿,那一個高興,再見時,已經是另外一番狀況。

葉清臣打破了尷尬,“老夫曾經說過,會給敬雪在三司使某一個差遣,不知道敬雪有沒有意思?”

孫敬雪剛想說話,被張唐卿制止了。

“多謝葉大人,我五師兄通計算之事,到三司使也能勝任,不過,聽說五六月份會開制科,到時候,我五師兄可能要參加明算科考試,希計相能支持。”

“哈哈,好說好說,進士出才是正途,老夫沒有不支持的道理。”

三方又沉默了會,葉清臣說道:“度支司錢帛案判尚缺一人,不知道敬雪有沒有興趣接手?”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三司的架構,鹽鐵司、度支司、戶都司這三司,合稱三司,設鹽鐵使一人,副使兩人,主管天下鹽鐵生產及稅收,度支使一人,副使三人,主管國庫收發,掌天下財貨,戶都使一人,副使一人,主管天下田畝人口。

其中度支司權利最大,旗下又設八案,賞給案、錢帛案、糧料案、常平案、發運案、騎案、斛斗案、百案。

別看錢帛案的判只是個七品小,但小權力大,掌管天下財貨,可能比一些府的知府權力都大。

Advertisement

孫敬雪站起來,行了個禮說道:“下謝計相栽培。”

“哈哈,好說好說,等開了衙,本自會去流銓和審涉。”

銓掌管大宋五品下的散等事宜,但的差遣,需要審院核定。

自從晏殊升任參知政事,原給事中王諫擔任判流銓。

王諫的經歷非常傳奇,乃是太宗皇帝舊邸的老臣,太宗皇帝登基后,擔任了西京作坊副使,也就是相當于軍監在掌管武制造的廠長,后來,從武將調任文,如今已經六十歲高領,終于掌握了大宋人事部部長之一。

還有一個名人和王諫的經歷差不多,那就是當今樞相張耆,也是太宗皇帝府邸舊人。

據傳,劉娥之所以被太宗皇帝看上,張耆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謝計相,度支司掌管天下財貨,責任重大,不過,下向計相推薦一種方法,能減小度支司的管理難度,也能杜絕上下人等貪墨錢款。”

一說到貪墨,葉清臣臉上不好看了,這不是守著和尚罵禿子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