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文魁 第167章 老種身體好

《大宋文魁》 第167章 老種身體好

張桂山整理了一下衫,對張唐卿說道:“你隨我去迎一迎孫員外。”

員外一詞,和明清時期的含義完全不同。

在唐宋時,員外指員外郎一職,員外郎就是所謂的文散,并沒有實際的差遣,在宋后期,因為員外郎一職可以納娟取得,所以,才慢慢的把員外一詞當富翁的代名詞。

但現在來說,既然孫敬雪的父親能被稱為員外,意味著孫敬雪的父親是有文散

張家中門大開,張桂山領著張唐卿出了大門,看到一輛馬車停在門口。

“孫員外來訪,學生迎接來遲。”

“哈哈,文思兄,咱們之間客氣什麼,喊我一聲孫老哥即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從馬車上一躍而下。

看來,張桂山和孫修文認識。

“小侄唐卿,見過孫家伯父。”

孫修文側了側子,沒有張唐卿的全禮。

“哈哈,賢侄果然是一表人才。”

“孫家伯父過獎了。”

張桂山拉著孫修文的手,一起進了張家。

后,孫家的下人開始往張家搬禮

分主賓落座后,孫修文才說明了這次來的來意,“昨日接到小兒的家書,才知道小兒已經被任命為錢帛案判,全賴唐卿從中斡旋,請老夫一拜。”

孫修文說完,真的站起來,要向張唐卿行禮。

張唐卿趕跳開,張桂山一把拉住孫修文,“老哥,你這是干什麼?”

“老夫的激之無以為報,只能給唐卿行個禮。”

“孩子們之間的事,讓孩子們自己去說道,再說了,也是敬雪這孩子爭氣。”

“哎,不說了,不說了,小兒什麼樣,我清楚的很,他把所有的事都跟老夫說了,要是沒有唐卿,小兒不可能一步登天。”

Advertisement

擺滿了院子,張桂山指著禮說道:”老哥,咱們之間,要講究這些嗎?”

“哈哈,這可不是送給你的,我送給唐卿的,你啊,還做不了主。”

孫修文看著張唐卿說道:“小兒跟我說了要參加制科的事,我也想跟唐卿討個主意,制科當真可行?”

“伯父,制科也能封侯拜相。”

“可從大宋立國之初,除了趙普等幾位賢相等,都是進士科出。”

在富弼之前,好像沒有一個制科出的宰輔,孫修文這樣說,好像也對,但事不是絕對的。

“敬雪考進士,需要幾年?”

“額……估計三四十歲時,應該差不多。”

“伯父,敬雪才十五歲,已經是錢帛案判,只要敬雪安安穩穩不出錯,等到三四十歲時,能升遷到什麼級別?”

孫修文皺了皺眉頭,忽然恍然大悟。

是啊,孫敬雪才十五歲就已經是正七品的實際差遣,只要他中了制科,肯定散上還能進一步,慢慢的熬,熬三十年,能熬到幾品?

如果現在斷了孫敬雪的途,再去考進士科,天知道二三十年后會是什麼樣。

孫修文再次站起來,準備行禮,又被張桂山拉住了。

“唐卿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啊。”

“呵呵,孩子們看的比咱們遠。”

“既如此,那我就不攔著他了。”

等孫修文離開后,張唐卿才問道:“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咱們益都縣有這麼個員。”

張桂山說道:“當年,寇相公率軍北伐,孫修文作為押司,帶著咱們益都縣的民夫隨軍出征,天寒地凍時節,孫修文是唯一一個按期抵達的隊伍,朝廷為了嘉獎孫修文,就給了他一個員外郎的文散。”

Advertisement

“為何我從來沒聽說過?”

“因為孫修文一直很低調。”

“哦”

慢慢的,包括大師兄李文進等人的家人,也到張家打聽自家孩子的近況,嚴重的拖住了張唐卿的腳步。

一直到吃過中午飯,張唐卿才,準備去松林書院看看。

蘭子一把抱住張唐卿的,淚眼婆娑的問道:“哥哥,你要去干嘛?”

“哥哥要去書院。”

“我不。”

“蘭子聽話哈,晚上哥哥就回來了。”

“我不,我要跟著。”

蘭子抱著張唐卿的不撒手了。

周采蓮站在書房門口,皺著眉頭。

張桂山在后說道:“給蘭子放天假吧。”

“唐卿也太寵蘭子了,這會把蘭子慣壞的。”

張桂山的緒有點低落,“怪我,當年我一出門就是半年時間,他兄妹倆在家相依為命,吃夠了苦,現在唐卿寵著蘭子,應該和我一樣的心思,都想彌補一下蘭子。”

“可現在條件好了,還能委屈著蘭子?”

“我們知道,可還是想寵著。”

“蘭子大了,要學規矩才行,要不,以后人家會咱倆的脊梁骨。”

“罷了罷了,總歸只有一天時間,等和唐卿親熱夠了,也就不會這麼黏糊唐卿了。”

周采蓮想了半天,才長嘆口氣說道:“哎,你們爺倆總有理。”

張唐卿看了看張桂山和周采蓮。

“既如此,那讓蘭子跟著你吧。”

“哦,哦,去書院咾,謝謝晚娘。”

蘭子好像一個戰勝了邪惡的戰士,拉著張唐卿就往門外走。

門口,種世衡和楊三青哈欠連天。

“種先生,你可是快四十歲的人了,能扛得住嗎?”

Advertisement

“大人放心,種某好的很。哈哈。”

“行了,我去書院,距離不遠,你回去吧,讓三青跟著我。”

“安全第一,以后你出門,我們必定會跟著兩個人,其他三個人負責家里的安全。”

有時候,張唐卿也很無奈,既然要跟著,那就跟著吧。張唐卿先把蘭子抱上馬,自己再上去,兄妹倆同乘一騎。

城相對安靜一些,從東城的大街上,過了河橋,就進了人家煙火氣息非常濃厚的西城。

“大人,您沒簪花?我家產的上好的絹花,送給大人一朵。”

“多謝好意,本不喜簪花。”

旁邊立刻有人說道:“就是,大人怎麼能簪紙花呢?要簪花,也要鮮花才好。”

賣絹花的婦人不干了,“你這老殺才,大冬天的,去哪弄鮮花?”

“哈哈……”

張唐卿非常這種煙火氣息,也非常周圍人的恭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