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唐卿這才明白過來,為啥李文進等人進了一級的文書早就到了,我張唐卿的卻遲遲未到?是為了在我的婚禮上宣布啊。
了子放屁,多此一舉。
小黃門走下臺階,把圣旨遞給了張唐卿,“張修撰,還有一個是給您的夫人。”
正坐在花轎中的王一聽,果斷的掀開轎簾,帶著紅蓋頭微微站定。
“圣人敕命:王氏貌俱佳,才雙絕,冰雪聰明,天生麗質,予甚為欣賞,特封為六等恭人。”
封賞男人當或者封賞爵位,是皇帝下旨或者政事堂或者流銓的公文,封賞誥命或者敕命,則是由皇后下旨。
一般封賞一等到三等,則采用誥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誥命夫人。
三等以下,則是敕命。
例如王曾的老娘是一等國夫人,王曾的續弦王夫人是二等郡夫人,倆接到的就是誥命。
而王則是六等,所以,只能算敕命夫人。
王激的打擺子了,沒想到還沒拜堂,就已經被封為了恭人。
“臣妾謝皇后娘娘。”
小黃門親手把懿旨遞給了王。
在場的所有人,都羨慕嫉妒恨的看著王。
小黃門走下臺階,對張唐卿說道:“家說,本來要敕封老夫人,但因為張老太爺有志于科舉,所以,家的意思,等張老太爺中舉后,家再一并封賞。”
“臣謝過家。”
丁茂林適時的給小黃門的袖子里塞了一卷東西,也不知道是多錢。
“既如此,咱家就回京差了,張修撰,恭喜恭喜。”
“謝過公公,請歇息一晚再走,周進,安排公公住下。”
小黃門很滿意張家的安排。
等送走了小黃門,婚禮繼續進行,張唐卿把紅綢子的一頭遞給王,牽著王進了家門。
隨后就是繁瑣的拜堂、房、合巹酒等等一系列流程。
新房,張唐卿慢慢揭開了王的紅蓋頭。
王不已,滿臉春意的看著心的張郎。
張唐卿輕輕握了握王的胰,“你且稍等,我去招呼賓客們,有需要喊王蓉即可。”
王蓉張的答應下來。
“人且去,妾這里無妨。”
“娘子等著我。”
張唐卿這才大步流星的出了新房。
狄青湊過來說道:“是林家小娘子扔的搟面杖,但后來他們說是下人扔的,我們也沒辦法,已經拿了那個下人送去了府。”
張唐卿說道:“跟府說一聲,不是大事,放了吧。”
狄青應了是。
因為張家和王家距離很近,所以,王曾沒有在家里大擺宴席,而是一起到了張家,大家湊到一起熱鬧熱鬧。
雖然新娘子已經進門半個時辰,但嫁妝到現在還沒搬完,箱箱的嫁妝,被堆在天井正中央。
張唐卿走進中堂時,王曾已經挨著張桂山坐下了。
“泰山大人在上,請小胥一拜。”
王曾著胡須,呵呵笑著說道:“不用多禮,我們這都是人,你自去外面招呼別人。”
王子容也笑著說道:“就是,這里都是自己人,自己人都好說,你且去吧。”
張唐卿給中堂里的每個人都倒了一杯酒,才在丁茂林的帶領下,去了天井中。
“丁先生,一會門外負責的衙役,都奉上點辛苦費。”
“是,家周進已經安排好了。”
張唐卿點了點頭,才開始一桌一桌的敬酒。
不過,張唐卿吸取了張桂山親時的教訓,每一桌就喝一杯即墨老酒。
王夫人得知閨剛進門就被封為六等敕命,高興的多喝了幾杯。
賓客慢慢的散了。
張唐卿雖然每一桌只喝一杯,但還是有點醉意。
輕輕的推開新房門,嬋兒嚇得跳了起來。
一看是張唐卿,嬋兒才怯生生的喊了一聲“姑爺”
“你們都忙了一天了,去休息吧。”
嬋兒在陪嫁之前,肯定已經接過某些方面的教育,聞言,紅著臉出了臥室。
王蓉輕輕的幫兩個人關上門。
張唐卿輕輕的坐在王的邊,“今日,辛苦娘子了。”
王紅著臉,雙手絞著喜服的一角,“不辛苦。”
“娘子,天晚了,我們就寢吧。”
“奴家伺候人。”
“嘿嘿,一起一起。”
一夜無話。
第二天天剛亮,王看到張唐卿醒過來了,咳嗽了一聲,王蓉和嬋兒進來,準備伺候兩公母起床。
王穿戴整齊后,把王蓉喊過來,笑著說道:“以前辛苦你了,我也沒啥好賞你的,這金叉跟了我好多年了,就賞給你了。”
王說完,主幫王蓉戴到了頭上。
王的這個行為,和周采蓮嫁張家時一樣,都是利用一金叉,承認了王蓉侍妾的份。
嬋兒笑著給王蓉福了一福,“奴婢見過王姨娘。”
王蓉的白了嬋兒一眼,對王蓉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王沒有等到張唐卿穿戴整齊,就在王蓉的帶領下,去中堂拜舅姑。
張桂山看著步履蹣跚的王,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后,王又專門去月子房里拜見了周采蓮,這倆人本來就認識,所以,談起話來,自然是百無忌。
此后,去張唐卿的親生母親那邊上墳,回門,拜祭祠堂等事,都忙完后,張唐卿只能告別新婚的妻子,回了松林書院。
看著張唐卿要回學校,蘭子又是一臉不愿。
但是,周采蓮咳嗽一聲,蘭子乖乖的去了書房。
張唐卿發現一個問題,在學習上,翠兒比蘭子好很多,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特別好,連王都說,翠兒有當大才的潛質。
但是論活潑,蘭子又甩開了翠兒一條街。
王曾經開玩笑的說,等翠兒長大了,就讓張唐卿收了房。
張唐卿狠狠的教訓了王一頓,才讓王無話可說。
臨出門之前,張唐卿對種世衡說道:“他們幾個誰要是敢跟你冒脾氣,扣錢。”
自從回到益都,狄青等人閑了下來。
但是張唐卿不讓他們閑,而是讓種世衡開了個小課堂。
除了教楊三青等人識字以外,還要講述歷朝歷代的經典戰例,增加他們的知識面。
當然,結果是喜人的,例如楊三青楊五郎三人,已經認字,狄青和王石更是對各種經典案例分析的頭頭是道。
有時候,狗子都會過來聽種世衡講課,慢慢的也有了不軍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