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文魁 第199章 請功

《大宋文魁》 第199章 請功

今日,依然是去城外巡視一番,只要安全度過了這個冬天,張唐卿就算是大功一件。

城外,地窩子連了一片,徐良帶著軍巡院的兵丁來回尋索。

看到有隨地的大小便或者直接舀起生水就喝的難民,皮鞭子直接招呼到上。

整個難民營,就看不到幾個年齡大的人。

一幫小孩子,在國子監監生和太學學生的帶領下,正在中間的空地上讀書認字。

,上萬人,正在熱火朝天的整修著水利工程。

有人用獨車推著一車石頭,往城墻上搬運。

孫敬雪看到張唐卿過來,立刻趕了過來。

“下見過置使。”

“行了,咱們兄弟之間,還要這麼客氣?”

孫敬雪板著臉問道:“置使大人今日好興致啊,舍得出來看看了?”

張唐卿尷尬的笑了笑說道:“前幾天比較忙,對了,糧食還夠嗎?”

一說到糧食,孫敬雪來了興趣,“哈哈,夠嗎?現在一個青壯每天的工錢是四斤糧食,要是干得好,咱還多發呢。”

“為何?”

“你還記得那個史嗎?”

張唐卿點了點頭。

“那位劉史發了瘋,清查了整個開封府的糧倉,結果發現,糧倉大部分都是兩年以上的陳糧,政事堂下令,要先把陳糧給難民吃了,明年再補充新糧。”

估計,開封府糧倉有很多人要倒霉了。

糧倉每年都會騰舊換新,結果現在開封府糧倉都是陳糧,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新糧呢?

政事堂打的好算盤,估計他們也發現了以工代賑的好,能幫著解決一下糧食陳化問題,還能省下不銅錢,還修繕了水利工程和城墻道,簡直是一舉多得啊。

“人口死亡況怎麼樣?”

Advertisement

孫敬雪看了看本子,“截止到昨日,一共死亡一千一百人,其中有五百人是因為疾病,剩下的,有凍死的,也有在工地上摔死的。”

面對十萬人的難民,一千多人的死亡并不多。

“總結報告,上報政事堂。”

張唐卿這是打算開始邀功了。

當初,你們說三死亡率就算功。

如今,死亡率只有百一,你們還說什麼?

綠袍早就穿夠了,還是緋服好看。

不止是張唐卿,估計這一次跟著一起安置難民的員,都會因功升遷。

在衙門封印的前一天,張唐卿的奏本,送進了進奏院。

如果不是張唐卿再次提起難民的事,政事堂的相公們都快忘記,開封府城外還有十萬難民。

按照以往的慣例,此時的開封府應該是民不聊生才是,但是今年,開封府卻風平浪靜,沒有引起一的波瀾,以至于相公們以為還是太平盛世。

李迪眼睛說道:“張唐卿邀功來了,諸位,怎麼辦?”

錢惟演說道:“一個十幾歲的年穿上緋袍,是不是有點驚世駭俗?”

呂夷簡說道:“哎,我在他這個年齡時,還在家中苦讀,兩相比較之下,本啊。”

晏殊也贊嘆一聲,“百一的死亡率,諸位,試問誰能做到?”

相公們都搖了搖頭,誰也做不到,哪怕用招募廂軍的法子,都做不到,因為疫病會讓將近兩的人活不過冬天。

“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

“等張唐卿辦完了差事,讓他好好跟咱說說,以后再有大災,都照此辦理。”

“那張唐卿請功之事怎麼辦?”

“怎麼辦?太后娘娘都說過了,只要低于三死亡,綠袍換緋服,咱們決定不了,送進宮吧。”

Advertisement

晏殊又問道“程琳的奏本如何置?”

李迪又犯了難,程琳解決了鬼樊樓這一開封府頑疾,首功是張唐卿。

“一起送進宮。”

太后劉娥犯了難。

給張唐卿加進爵,沒問題,為何有功人員中,有趙師民?

為何有趙師民?還不是劉娥的好伙伴,如今的判流銓王諫出的餿主意。

本來王諫是想讓趙師民這個師公去張唐卿的手下聽差,好好惡心惡心趙師民,沒想到趙師民真能拉下架子,把差事辦的不錯。

如果其他人都升一級,反倒是趙師民原封不,針對的意味太明顯,劉娥和王諫面上都不好看,有功不賞,如何服眾?

可要是讓趙師民再升一級,劉又不高興。

邊的洪山說道:“去問問,荊王府那邊什麼況?”

洪山立刻知道劉是什麼意思。

當初,把趙謙放到荊王邊,也是王諫出的主意,沒想到這都一年了,王諫還是沒搞定趙謙。

所以說,千萬不能惹人,人真會記一輩子仇。

天圣六年,就在張唐卿的最后一本奏本中,慢慢落下了帷幕。

天圣七年正月初十,衙門一開印,封賞的旨意就下來了。

張唐卿綠袍換緋服,晉升為朝散大夫,從五品。

趙師民,宗正寺卿,從五品。

孫敬雪等人俱都升遷。

張唐卿卸下了置使之職,由開封府管理難民。

張唐卿拿到旨意后,冷笑起來。

趙師民的任命當真是煞費苦心啊。

趙謙是荊王府記室,趙師民當了宗正寺卿,這是不把趙師民坑死不算完的節奏啊。

按照張唐卿的想法,趙師民直接推辭不就是,哪怕是致仕,回家抱孫子都可以,起碼能給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Advertisement

但是,趙咸迎說,趙師民已經接了,并且愉快的上任了。

張唐卿換好服,活了一下因久坐而麻木的

“黃壽,備馬。”

“大人要去哪?”

“瑞升閣。”

瑞升閣也在大相國寺一條街,距離榮寶齋不遠。

瑞升閣的掌柜丁果,當年和張唐卿有一面之緣。

丁果看到張唐卿進來,驚喜的說道:“哎吆,我說今早上喜鵲,敢是張大夫要來。”

“丁掌柜,咱們是老人了,不必在乎虛禮。”

丁果笑著說:“您大宋文魁進瑞升閣,我們也跟著一起沾沾文氣。”

張唐卿落座后,直接說道:“哎,我這不是遇到難題了,過來跟丁掌柜討個主意嘛。”

丁果一下愣住了,“張大夫莫說笑,咱人一個,能幫的了您?”

“趙謙是我師伯,趙師民是我師公,但他倆都和皇室打道,本不放心啊。”

丁果終于搞明白了張唐卿的來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