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文魁 第217章 無遮攔大會

《大宋文魁》 第217章 無遮攔大會

“彥國兄,別來無恙?”

富弼看到張唐卿,沒好氣的說道:“你不知道我在干啥?”

張唐卿迷茫的問道,“你干啥了?我非得知道?”

“本現在是鴻臚寺館伴使。”

張唐卿更加迷茫了,鴻臚寺館伴使?這可是五品高啊,好像富弼很不愿一般。

富弼見張唐卿的表,知道張唐卿是真不知道,但是,富弼現在的差事,總歸和張唐卿有關。

富弼小聲對張唐卿說道:“你是不是跟家說過,要給李德明沖喜的事?”

張唐卿一驚:“去年的事了,怎麼,政事堂有了決斷?”

富弼看了看四周,沒人注意到他倆,再次輕聲說道:“何止是有了決斷,本剛從遼國回來。”

張唐卿沒想到,政事堂的相公們已經開始下這盤大棋了,比自己考慮的更加完備一些,知道拉著遼國一起給西夏制造混,這樣大宋冊封李德明的兒子們,就顯得不突出了。

“就此打住,本不能聽。”

“拉倒吧,樞相可是說過,等你考完了試,就把你弄到樞院,到時候,你不參與也得參與。”

“那我也不能聽,今日不談國事,只談風花雪月。”

“對對,今日只談風花雪月。”

大黑后,天井中間燃起了十幾個火盆,哪怕是在寒冬臘月,依然不覺得寒冷。

隨著古箏聲響起,晏殊一常服,出現在了天井中,陪在晏殊旁邊的人,和晏殊有三分相像,應該是晏殊的哥哥晏融,目前是殿中丞。

殿中丞是寄祿,為五品,并無實際差遣。

晏殊兩兄弟坐下后,擺了擺手,下人們流水般的開始上菜。

一群相公從院走出來,紛紛到自己相的舉子旁邊跪坐下來。

Advertisement

張唐卿看著自己邊的子有點眼,應該在哪見到過。

“敢問相公芳名?”

“奴家萬綺麗。”

“萬綺麗?萬綺紅的妹妹?”

萬綺麗捂著笑了起來,“我倒是想當萬大家的妹妹,奈何夠不著哇,張大人有所不知,自從萬大家進了您家后,好多清倌人都把自己的姓改了萬,還都是綺字輩。”

張唐卿不莞爾,明星效應啊。

“不對,咱倆肯定見過。”

“張大人好記,您和柳永文斗那一晚,奴家就坐在第一排。”

張唐卿拱了拱手說道:“原是故人。”

張唐卿看了看,晏殊邊坐著的,也是故人,今年的開封府花魁李韻。

自從萬綺紅嫁進張家后,李韻再次奪得了花魁的稱號。

至于張桂山邊的子,比較陌生,張桂山局促的坐著,時不時向張唐卿這邊瞟一眼,然后心虛的低下頭,父子二人同時嫖,傳出去是不是佳話?

菜上的差不多了,晏殊端著酒杯站起來,大聲說道:“諸位,今日乃是我大宋文教之盛事,各位也是人中翹楚,今日舉辦文會,是為了給各位提供一個切磋的場合,來,請滿飲此杯。”

“今日,諸位青年才俊,如果有好的詩詞或者文章,哪怕是新的理論,都可以當場拿出來,請晏學士幫著斧正一番。”

一說到晏殊要幫人看文章詩詞,眾人來了興趣,如果能讓晏殊當場夸贊一番,從此之后,肯定會名聲大噪。

以王拱辰等人為首的舉人們,紛紛下場,拿出自己新作的詩詞賦,請晏殊品評一番。

晏殊才學極好,現場指出來的問題,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張唐卿無心爭這種風頭,喝著小酒,偶爾吃個糕點。

Advertisement

邊的小娘子伺候的熨帖,場中的歌舞也很吸引人,大冬天的,只穿一薄紗,偶爾一陣東風吹過,能看到麗人的薄紗之下再無寸縷。

孫敬雪看的面紅耳赤,想看又不敢看,他邊的相公,也有點不知所措,太小了,都沒長齊。

而李文進等鬼,手已經邊人的服里,讓人幫著暖一下手。

這就是當時士大夫集團的腐敗,差一點就到了無遮攔大會的程度。

酒越喝越多,大家的行為也越來越放浪形骸,詩作賦聲,好聲,笑聲,此起彼伏。

富弼喝多了,拉著張唐卿訴苦,遼國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到都是糞便,到都是蚊子。

柳永姍姍來遲,沒想到柳永一到,張唐卿邊的相公竟然借機溜走了。

張桂山湊過來問道:“唐卿,我們走?”

“走吧,沒意思,以后再也不參加所謂的文會了。”

“除了極個別的文會,大部分都是如此,以后習慣了就好了。”

“哎,以后我也不會習慣,回家抱孩子去了。”

一說到兩個孩子,爺倆會心的笑了起來。

開封府的應試舉子越發多了起來,以至于連外城的一間民房都租到了一個月兩貫錢的價格。

兩貫錢,省著點花,能吃喝一個月了,對大多數士子來說,這是不可承之重。

青州府來的舉子不在數,中間也有不人家境貧寒。

雖然青州會館也提供免費的食宿,但畢竟房間數量有限,來的晚一些的舉子,只能四借宿。就像是張桂山,當年他進京時,一般會借住在趙師民家里,但趙家的住宿條件也不寬松,張桂山和好幾個舉子蜷在趙家的柴房中,凍的瑟瑟發抖。

Advertisement

張桂山由己及人,知道出門在外的不容易,所以,張桂山把前院收拾出來,安置了十幾個家境貧寒的舉子。

二十多口人,每日都會聚在一起討論詩詞歌賦,像是張桂山這種參加過很多次的舉子,也會說一下應試的經驗和注意事項。

張唐卿從中益匪淺,做賦的水平直線上升,尤其是對西昆有了更加深的了解。

大宋天圣八年正旦朝會,朝廷下旨,今科科舉考試將在正月二十日開始舉行,以晏殊知貢舉,張觀、薛奎同知貢舉。

晏殊一得到旨意,立刻閉門謝客,收拾一番后,貢院隔離。

晏殊的詩詞集,到了紙貴的地步。

張桂山領著一幫青州府的舉子,一點一點分析晏殊的詩詞和文章風格。

“晏學士用詞比較低調,很用華麗的辭藻,頗有點書寫閑雅致的覺。”,張桂山說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