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喜婆攙扶著冠霞帔頂著大紅蓋頭的徐晚意上了花轎之後,相關人等以喜茶、四喜餅供奉‘轎神’之後,八名抬轎健仆才在鑼鼓和鞭炮聲中抬起花轎。張延齡騎著馬領頭,送親隊伍浩浩的往張家而來。
定國公府郡主出嫁,陪嫁之自然是極為奢華繁多。除了桌椅板凳鞋帽被褥蚊帳這些日常用品之外,貴重之自然也不。什麽玉如意、金元寶、金銀首飾古玩字畫之外,甚至還包括了兩匹駿馬和四名陪嫁的丫鬟。這些還不算,徐晚意在娘家的日常用,琴棋文房,養的金雀兒黃鸚鵡兒,甚至是屋子裏擺著的花草看得書本琴譜畫冊這些也都全部一並帶走。
有句話嫁如傾家,張延齡,這好比是鬼子掃一般,統統打包帶走,席卷一空。
當然,對於張延齡而言,陪嫁的再多跟他其實沒什麽關係。除了一些日常用品之外,所有的陪嫁之都算是徐晚意的嫁妝。支配權和歸屬權全歸徐晚意所有。若是正常夫妻的話,自然是要拿一部分出來給丈夫的。但張延齡有自知之明。以自己跟徐晚意這樁從一開始便名存實亡的關係,這些嫁妝自己是一文錢也拿不到的。
送親的隊伍和規模沒有讓百姓們失。人馬逶迤裏許,嫁妝之厚讓圍觀百姓嗔目結舌,慨歎不已。這是他們大多數人幾十輩子也積攢不下的財富,人和人一比,當真是令人既沮喪又失落。除了一些人心中不忿之外,大多數人心裏想的是:人家命好,咱們命賤,認命吧。
巳時過半,浩浩的送親隊伍抵達建昌候府。竹鞭炮鑼鼓聲中,喜婆攙著新娘下了轎子,張延齡被人在手裏塞了一截紅綢緞子,欠著徐晚意越門口擺著的各種莫名的馬鞍火盆壇壇罐罐之類的東西進前廳之中。
大廳布置的富麗堂皇,張皇後今日一早其實便已經出宮來到建昌候府。張家父母長輩已然不在,長姐又是庶出,又給人為妾,在份上是不能擔當主婚長輩的。所以,張皇後顯然便是充當長輩之責。
新人進了堂,張皇後也出來了,站在上首和張鶴齡一起給弟主婚。兩張太師椅上擺著一件服和一簪子,便代表了張延齡故去的雙親。
司儀承諾吉時已到,一邊念念有詞一套套的著吉祥話兒,一邊引導新人拜堂行禮。拜地,拜父母,夫妻對拜之後,喜婆和丫鬟們將新人簇擁往後宅,送房之中。一套繁瑣的流程終於結束。
但婚禮的**其實才剛剛開始。門口各路賀客盈門,兩位管家一位負責專門迎接客人收禮,一位協助阿秀負責安排酒席。
張家今日開的是流水席。院子裏二十桌,門口胡同場地上搭了涼棚另開三十桌。院子裏的都是正經賀客席,胡同裏外邊的酒席則是招待尋常百姓的。今日的規矩是,所有人,哪怕隻是來一聲道賀之言,都能大吃大喝一頓,還可得到一份喜禮。這便是所謂的排場。
五十桌流水席開個不停,請來的五十名廚子在側院裏架起幾十口鍋灶。張家兩府所有丫鬟婆子廚娘齊上陣,七八十人打下手。挑水洗菜切菜剁宰殺魚,所有人從晌午開席時便忙個不停。一直忙道黑時分,酒席才終於結束。還有許多問詢而來打秋風的百姓沒撈到吃的,一些要飯的乞丐花子們圍在門口不去。最終阿秀讓人每人發了五十文錢和一袋喜餅打發了去。
一下來,熱鬧排場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所有人都累的疲力盡。張延齡喝了不酒,醉意熏熏。今日來的賀客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勳戚貴胄大大的都來道賀。錦衛上下千戶以上的人也都全來了。外庭文們也來了不,當然閣幾位大學士,六部尚書一個沒來,來的都是一些階不高的文。他們來的目的是要拉關係混門路罷了。外庭重臣們倒是表現的很有骨氣,即便兩大勳戚豪門聯姻,他們也並不買賬。
酒席散去,院子裏終於安靜了下來。張延齡坐在椅子上翹著,阿秀坐在旁邊喝茶。馬全黃四等人正在清點禮金和禮品。這是張延齡最期待的時刻。這場婚事花費巨大,酒席排場人員等各方麵的用度花了兩萬多兩銀子,花的張延齡著實疼。張延齡希在禮金方麵能有所補償。
然而,清點的結果讓人失,禮金一共收了不到八千兩銀子,其他首飾珠寶之類的也不多,倒是一些布匹擺設書畫之類的不值錢的東西不,全部估算下來,禮金不超過一萬兩。
其實這麽多禮金是不算的,但張延齡的期待太高了。他以為這場婚禮怎麽也要賺個萬兒八千兩銀子的。但其實大多數人並非豪富之家,除了勳戚之家的禮金數目比較大之外,一些員其實是過的很拮據的。比如徐杲這樣的四品員,俸祿不高,日子過的也很寒酸。也不是每個職都是缺可以撈錢,也不是每個員都能撈到俸祿之外的銀子。
除了禮金數目讓人失之外,今日張延齡最耿耿於懷的還是自己的皇上姐夫沒來。本來張延齡以為今日皇上一定會來捧個場,那將是自己最大的榮耀。然而皇上自始至終也沒有出現,隻是讓張皇後代為傳話祝賀而已。
張延齡在皇後回宮之前也問了張皇後,張皇後隻皇上了,他若來,必弄的飛狗跳人人不得安寧,是接待皇上便要頗費周折,所以不便出席。張延齡雖覺得這樣的理由有些奇怪,畢竟皇上沒來,皇後出宮也是同樣的排場。再了,皇上起碼也得賜個什麽東西,比如題個字,寫個匾額什麽的公開表示一下。這其中恐怕是有些緣由。
但張延齡也無暇多想。今日一是應付過去了,酒意熏熏的張延齡現在隻想好好的睡一覺。於是讓阿秀馬全黃四他們收拾整理,自己起打著阿欠往後宅去。
他習慣的往後宅正屋走去,遠遠看到院子裏紅燈閃爍,張燈結彩的形,忽然想起了那正屋宅子自己是不能去睡覺的,於是轉了個彎直奔後宅西院阿秀的住。
進了房下上的喜服往床上一躺,腦子裏哄哄的,不一會便呼呼大睡了過去。
靖難削藩,遷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我無處不在,卻無人知道我在。 乾坤入袖,錦衣夜行,低調!低調才是王道。 曲折的生命傳承,延續的被動命運,成就了他的崛起和反攻。 看似沒有主動權的冒牌貨,卻扭轉了自己生命軌跡的被動局面,讓整個相關環境,都展開了新的局面! 風起雲湧的奪帝之爭,步步為營的削藩改革,永樂大典的光輝時刻,大改遷都的操控乾坤,平內攘外,大小事件,所有的光芒裡,都抹不去他的影子、掩蓋不住他的足跡! 明初歷史,風波不斷。那是個動蕩將息的年代,卻有著一批英雄梟雄攪動歷史,將大明朝的統治,推至第一個高潮! 在這樣的歷史之中,一個來自現代的小人物,如何翻雲覆雨,插手如此動蕩之中,成就自己的低調輝煌?!
明末亂世,世人皆瘋。一個郡王,如何生存?別無他法,唯有比別人更瘋!我是瘋王我怕誰!不服?來。本王發個瘋,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