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風流 第200章 風光大葬

《大明風流》 第200章 風光大葬

“殺周福和秦雲娘的必是知之人。還有,此人想掩蓋真相。這麽看來,這絕非是沈良他們所為。現如今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人除了咱們,剩下的隻能是周家了。難道是周家的手?”張延齡緩緩道。

陳式一用一口茶水將口中糕點灌下嚨,點頭道:“很有可能是周家。周家人定不想留下人證,他們應該也是知道咱們找了哪些證人的吧?”

張延齡皺眉沉思,周家確實是知道這一切的,皇後當日去長春宮興師問罪的時候已經公開了證據,周太後不可能不告訴周家兄弟。周家在事平息後暗中解決這些提供證據的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問題是,周家兄弟有懺悔書在張皇後手裏,這些證人其實已經不那麽重要了。懺悔書便是認罪書,相當於周家兄弟已經承認了那件事,他們還有殺人的必要麽?為了報複?絕無可能。周家兄弟恨不得夾著尾起來,不要有任何的枝節。又怎麽會膽大包到去報複殺人?

“不是周家。絕對不是。”張延齡下了結論。

陳式一忙道:“那是誰?暗中做這種事?”

張延齡緩緩搖頭道:“不知道。暗有人,而且是知人。”

陳式一皺眉道:“看起來這個人似乎是友非敵啊。無論如何,他這麽做其實是幫了咱們。”

張延齡點頭道:“倒也似乎是幫了我們。對了,周福和秦雲娘是哪死的。”

陳式一回憶了一下道:“三月中左右,日子我沒問。不過我在他們的墳頭看到了招魂燈。燈是近兩日才送的,還很新。那是超度燈,去世一個月才送的燈,那不是三月中旬麽?”

張延齡緩緩點頭,本地風俗,故去之人死去一個月的時候送一盞從廟裏請來的超度燈。那是告訴亡魂不要棧人間太久,早日投胎轉世之意。這麽算日子當在一個月之前的不久。

Advertisement

“昨晚袁斌代了,他是在三月初九那被梁春喊去喝酒的。也就是,在袁斌通風報信之後,有人便去殺了這周福和秦雲娘。可知這個人絕對是在暗中幫我們的人。”張延齡輕聲道。

“還真是。大人這麽一,事便跟明朗了。這個人真的是幫咱們的。那能是誰呢?”陳式一撓頭道。

張延齡擺擺手道:“不管了,如你所言,此人應該是友非敵。就算是敵人,起碼目前他並沒有對我們做些什麽,反而幫了我們一個忙。周福和秦雲娘死的雖然令人惋惜,但沈良卻也沒辦法從他們上查到些什麽了。這是件好事。”

陳式一點頭道:“對,是好事。線索斷了。”

張延齡道:“陳百戶,你還是得去保定府一趟,看看相關其他人證的形。我估著,保定府的證人……怕是也……。總之你去瞧瞧,快去快回。”

陳式一起道:“好,我這便。”

張延齡道:“我命人套車送你一程。你在車上睡一覺,出了京城地界你便騎馬,這樣你可以得到休息,又可以避開耳目。”

陳式一暗讚鎮大人心思細。確實,在目前這種形下,很可能有人會暗中盯梢。而且自己也確實需要睡一覺,否則難以騎馬趕路。用馬車送一程是兩全其的辦法。

……

送走陳式一之後,張延齡更前往皇宮。今日是周太後發喪之日,文武員和勳戚貴族都要前往恭送太皇太後靈柩。張延齡自然也在其列。

太皇太後的喪事宏大莊重,雖然周太後隻是大明朝英宗皇帝的皇妃而並非皇後,但此刻到了所有皇後的待遇。早在太後駕崩次日,群臣上表之後,弘治皇帝便已經下旨追贈諡號。周太後的諡號為:孝肅貞順康懿烈輔承聖睿皇後。事實上便已經追授了皇後的份。

Advertisement

辰時,弘治皇帝朱佑樘親自扶靈起喪,數百文武百王公貴胄全縞素,跪伏悲慟。靈柩出皇宮上車駕,沿著皇城繞行一周,便緩緩從長街上往城西阜門而去。沿途街道上,白幡招展,素布裹街,無數百姓在街道觀相送。送葬的隊伍連綿數裏,紙紮的舟車樓宇高大,人偶車馬栩栩如活。一路哀樂奏鳴,拌著和尚們的木魚誦經之聲,送出西直門外。

三千京營兵馬全縞素,刀槍上都裹著白布早已在此等候。所有員上馬的上馬坐車的坐車,因為太皇太後的棺槨要安葬在壽山下的裕陵之中,同英宗皇帝合葬在一。而裕陵遠在四十裏外,必須要趕在午時之前完下葬。

一個多時辰後,靈柩抵達。開始安放棺槨。朱佑樘攜張皇後和太子朱厚照以及所有臣工又是一番悲戚嚎啕。其中周家兄弟周壽和周彧以及周瑛等人更是哭的死去活來。別人哭有可能是假的,但他們哭卻是實實在在的。周老太後這一死,他們便什麽靠山都沒了。

安葬之時,梵音誦咒聲中,紙紮的彩船樓閣車馬人偶桌椅金銀等在大火中付之一炬。漫飛灰之中,朱佑樘率群臣叩拜,誦讀祭文。之後墓門關閉,一切定局。

周老太後這一生也算是漫長而彩。一聲曆經英宗憲宗孝宗三朝,經曆了諸多風風雨雨和宮帷劇變,經曆了大明朝許多驚心魄之事。

當年是英宗皇帝的妃子,土木堡之變後英宗皇帝被韃靼俘虜之後,忽然了前朝妃子,生活困頓艱難。後來英宗被救回囚於南宮之中,也隨侍於南宮之中,期間的兒子太子之位被廢,隨時隨地會有命之憂。後奪門之變發生,丈夫英宗複辟為帝,又貴為皇貴妃。兒子又被立為太子。

Advertisement

這其中大起大落,幾多風雨幾多艱險恐懼,當真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

這之後,周皇妃和錢皇後之間的皇後之爭也是鬧得滿城風雨。但總而言,老太後這一生還算是令人欽佩。關鍵時候能夠守住本分,養孝宗人,保證了憲宗有後繼之人,是的一大功勞。當然,作為嫁皇宮之中的子,對自己的外戚家族的縱容和刻意的照顧也是難免的事

隻是老太後怕是絕對沒想到的事,曾經的大風大浪都渡過來了,最終風燭殘年之時卻犯了糊塗,做出了一生中最錯的決定。而這也導致了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但無論如何,現在終於能安穩的在裕陵之中躺著了。世間一切也都從此於再無幹係。也再無恐懼擔心,再無牽掛擔憂之事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