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武夫 1469.第1469章 京師棱堡群

《大明武夫》 1469.第1469章 京師棱堡群

「皇上喜歡簡樸這是好事,可是太簡樸了也沒必要啊?再說了,皇上代表的是朝廷的威儀,要老是住在這麼簡樸的軍營裏面,外面怎麼看?」陳宏還是不太認同丞相的意見,「不過,請回皇宮倒也沒必要,皇上不喜歡幽居深宮和外界隔絕,這是好事。」

「皇宮確實不是什麼住人的好地方。」丞相突然嘆了口氣。

以前在徐州當個讀書人的時候,他暗自也羨慕過大明的皇上、暢想過皇上在紫城裏面的生活。可是他現在的辦公地點就在皇宮,所以對皇宮的好和憧憬也就直線下降。

那裏大歸大,可確實不是什麼住人的好地方,冬天冷不風,而且大殿的起居相當不舒服。所以雖然他也覺得皇上住軍營里有些不大得,但是也沒有堅決請求皇上遷居宮中。

「所以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應該為君分憂,讓皇上有個好地方可以住。」正當他還在嘆的時候,陳宏突然順著話頭說了出去,「紫城不大好住人,我們就另外找個好地方啊?」

「怎麼?」丞相更加嚴肅了,「你是說……」

「是啊,我們乾脆提請,給皇上修一座別宮吧。」陳宏點了點頭,「我們這些大臣一起聯名提議。」

「修別宮?」丞相微微皺了下眉頭。「這件事我們做大臣的不好提吧。」

「有什麼不好提的?這件事就是我們最好提!皇上自己下令修一座離宮,雖然名正言順,但是天下總有些人會說怪話,我們聯名去提請的話……」陳宏微微笑了起來,「那皇上正好也可以順應天下臣工之請了不是?這對皇上可是方便太多了。」

丞相默然了。

「皇上可不一定喜歡這個提議。」片刻之後,他才低聲說。

Advertisement

「難道你忍心讓皇上就老是在這麼簡陋的地方住著,我們就老是在這軍營覲見?一次還不能把滿朝的文武來,不然就得有人在外面罰站了!」

陳宏的這番話十分有說服力,於是丞相真的微微意了。

雖然已經居相位,但是他對皇上的尊崇卻還是如同當年在徐州時一樣赤誠,所以他也十分樂意看到皇上在履行了皇帝職責的同時,能夠得到與皇位相稱的待遇,簡樸得太過分了可不好。

「新朝剛立,我們就大興土木,這樣……這樣不太好吧?」猶豫了片刻之後,丞相終於慢慢地開口了,「再說了,皇上那裏就過不了關,他可不喜歡勞民傷財。」

「前明發徭役是勞民傷財,我們可不是!」財相大笑了起來,「我們發人過來,可是要管飯食還要發工錢的,何來勞民?」

前明的徭役十分苛刻,經常要發百姓去各地工程服勞役,不僅嚴重耽誤生產,而且服勞役的百姓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可以說是一項惡政。而吸取了前朝的教訓,新朝建立之後一方面注意減徵發勞役的數量,限制各個地方的衙門胡驅使民力,另一方面也明文規定不再無償徵發勞役,而又府來負責飯食和薪餉。

雖然這樣做比起之前來要消耗更多朝廷的資源財富,但是新朝的民怨卻被降低到了最低的程度。這項政策,再配合其他的一些舉措,以至於新朝明明是新近建立而且各地百廢待興的況下,各地百姓反而覺日子要比前明時期寬裕不

當然,這一項項支出浩大的德政,是建立在朝廷遠比前朝強大的財政能力上面的。因為之前在徐州的經營,朝廷在建立之前就已經控制了大量工坊、礦山和商行,這些產業將財富源源不斷地集中到了朝廷手中,也讓朝廷可以相應地減一些對農稅的依賴,自然農民的負擔也減了不。如今,經過了幾年的休養生息之後,江淮和京畿地區已經從戰火當中恢復了舊日的元氣,然有了一派新興氣象。

Advertisement

而這些績,自然也離不開朝中文臣們的努力,丞相財相等人組閣和挑細選的各地員在這幾年當中聲水漲船高,這兩個人還被時人慕為今之蕭何和陳平。

也正是因為顧忌到朝廷和自己的名聲,所以雖然丞相也不反對讓皇上住到更好的地方去,但是還是有些猶豫躊躇。

「建造宮室可不是小活,如何不算勞民?」丞相反問。

「建造宮室雖然是大工,但是更多的是要工匠,大字不識又不懂建造的百姓能用得了多?頂多是用個千把人吧,現在各地雖然缺人,但是可沒有缺到這份上,反而可以安置無地的流民,讓他們有個工可做,不至於為寒所催迫。」財相馬上就回答了丞相的反問,「丞相,反正都要給這些流民發放飯食的,讓他們為皇上造造離宮總比白白給了要合算多了吧?」

「這倒也是啊。」這個說法丞相也很快接了。

雖然天下已經安定,但是各地輾轉逃難的流民還並沒有全部散去,其中有不人就集中在京畿地區。朝廷每年從江南運過來的糧食,有不就是發放給這些流民的。因為各地的攻防對勞力的需求很大,所以新朝並不熱衷於分配無主的田地,所以大部分的滯留流民一下子陷到了無事可做的窘境裏面。從這一方面來看,讓他們有工可做,去給朝廷修建離宮,總比白白髮放糧食養著他們要好多了。

「這事跟工相說了沒有?」他的態度馬上化了下來,「這事沒有工相發話可不大好辦。」

工相是指現在在閣當中任大臣的衛國公徐厚生,他負責的就是全國的工礦和建造事業,如果要修建離宮的話,選址、建造都離不開他的主導,也只有他能夠組織起足夠的工匠和人手把事

Advertisement

更何況,他是皇上的妻弟,和皇上的關係更加非同尋常,如果他也參與到陳的大臣們的行列裏面,皇上更容易被說服。

「工相現在在郊外,督造棱堡,這個構想我當然還沒有來得及跟他說。」陳宏笑了笑,「不過,想來他應該不會反對這個主意吧?」

前明經營了京師很多年,原本京師可以說得上城高池深,防拿著刀槍弓箭的步兵和騎兵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但是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槍炮的威力已經越來越大,原本京師周邊的那些防衛措施越來越顯得無用。在前明的最後幾年,趙家軍幾次北上進軍,京師的防都可以說是不堪一擊,城牆在趙家軍的大炮面前顯得格外孱弱。

既然把京師定為了新朝的首都,那麼京師的防就顯得格外重要,而朝廷上上下下的共識就是京師現有的防設施完全不堪使用,必須整個推翻重建。因此從幾年前開始,新朝就開始了京師外圍防設施的建設。

和之前歷朝歷代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建設是由工相徐厚生親自領銜負責的,而且他的邊還有一些來自於西洋的建築師作為顧問。

此時,西洋各國已經用槍炮戰了百年之久,就在不久之前還曾打了持續30年的各國混戰,所以他們對建造防槍炮的要塞最有經驗,因此新朝一開始就注意吸取他們的經驗,通過傳教士從西洋聘請了不建築師來協助徐厚生,在京城郊外修築防的棱堡。

這些棱堡十分厚重,而且行狀呈六角星形,裏面多置槍炮,可以從各個角度對攻過來的敵人擊。在工匠們的設計當中,要修建十幾座這樣的棱堡,星羅棋佈圍繞京城一圈,可以真正讓京城的防變得固若金湯。

Advertisement

衛國公徐厚生素來行事謹慎認真,而且京城的防工事又是頭等的大事,所以自從他領到了這個任務之後,他一直親自督辦在工程的第一線,經常在各個棱堡之間來回視察,生怕下面懈怠,影響了眼見臨近年關了居然也沒有回家休息,著實讓人有些敬佩。

「他應該不會反對。」丞相也馬上同意了陳宏的看法,「只要有他在,這倒好辦了許多!他最近不是在京城郊外天天跑嗎?那給離宮選址的事不就可以一併辦了?」

「順便,棱堡修完了之後,工匠們和工人們可以就地遷到別宮那裏,方便。這樣就更加不算勞民了吧?」陳宏的想法也和丞相差不多,接著,彷彿是想到了什麼似的,他又大笑了起來,「那些西洋工匠們也不是只會修碉堡吧?我看可以找他們問問西洋的宮殿怎麼修的,然後取其華也用在離宮那裏,這豈不是融匯東西萬邦之長,顯出****的氣象來?」

「把西洋建築也一起修在別宮裏?有意思,有意思,就這麼辦!」丞相也覺得這個主意很好,同樣大笑了起來。

不過,笑著笑著,他慢慢地又想起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欸,不對啊,勞民的事你說了,可是傷財呢?修別宮可是要花上大錢的吧?錢可是個麻煩事啊?」

*******

謝「段逸塵,網絡連接中斷、殤嵩V深、風中龍王」幾位新老朋友的打賞,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