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武夫 1557.第1557章 - 外交內政

《大明武夫》 1557.第1557章 - 外交內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讓退伍將士能盡量多地到晚年生活,朝廷上下也爭議了很久,最後拿出了兩個解決辦法。

一個是鼓勵各地的軍團在邊疆省份屯墾開荒,然後把這些田地授予給退伍的士兵們,讓他們變相地移民實邊。

但是這種做法一開始就到了不質疑,因為邊疆大多數都平定沒有多久,能夠穩定耕作的土地太了,分不到多人,另外邊疆的環境大多數十分惡劣,縱使開荒也十分難以耕種,沒有多士兵願意因為能得到授田就留在這裏務農。

如果強行將他們束縛在土地上的話,前明有過深刻教訓,前明為了給國家省錢,規定各地衛所的士兵作為軍戶必須世代當兵,然後耕作衛所的土地,但是衛所的田地最後會慢慢被流到千戶等指揮的手中,最後這些軍戶只能世代被束縛在土地上,無法改變自己和後人的份,與奴隸無異。

Advertisement

大漢君臣都是從明代過來的,前明軍戶的慘狀他們也見識過不,十分不願意讓往事重演。

於是經過了長期的討論之後,大家又提出了另外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將邊疆的土地以大片莊田的形式送給有功勞的退伍軍,用這些人來鞏固邊疆形勢——這些邊疆的地主在當地可以組織民防隊,協助大漢軍隊維持地方治安,而退伍士兵則可以自由選擇,如果願意的話就留在邊疆,如果不願意留的話大漢府幫助尋找出路。

和前明不同,大漢的府本就是一個龐大的經濟系,閣所代表的府的名下擁有當年雲山行的所有商棧、海船和貨產業,而且還大量的工廠、礦山和田莊,這些產業本有巨大的人工需求,能夠吸納就業人員十分龐大,於是這些地方就為了退伍士兵最大的流向地。由於這寫士兵在從軍生涯當中大多數都鍛鍊出了好,有些人還學會了養馬、機械等等實用技能,再加上又習慣了本分聽話,所以他們也為了各地所喜歡雇傭的工人,兩邊都十分滿意。

Advertisement

就這樣,在遼東各地,新征服的土地上已經遍佈了大片的田莊,一路甚至擴展到了高麗境,而這些田莊的主人們也大多數把自己的年子弟都送到了軍隊當中當兵。和大明的軍戶不同,這些人是主為之的,是出於對軍隊的恩、順便為自己家庭繼續尋求保護。

所以,陳昇說遼東軍「退出」,又哪裏是那麼容易退出的?太子也不過是另外尋個名目而已,正規軍不允許做的事,退伍兵做起來就名正言順了。

**********

兩更合一六千字

五一、五二、五三,放假三天,也祝大家節日愉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