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他這句話,另外兩個支持他的老中也隨聲附和,而酒井家的兩位老中以及一直默不作聲的土井利勝則乾脆將視線別了開去,裝作沒有看到這些人的爭執。
「事關大納言和德川家的聲譽,如何能小事?我看沒有比這更大的事了。」井伊直孝冷冷地說,再也沒有了退讓的意思。「既然大所大人在仙去之前託付我參與大政,我就應該為了幕府的安定殫竭慮,如果我怕勞累,那才是對不起大所。」
在他抬出已故的德川秀忠之後,其他老中也不敢再多說什麼了,殿堂再度陷到了死寂當中,氣氛比剛才還要僵持了幾分。
「上樣(將軍大人)駕到!」就在這時,將軍側近人呼喝聲在殿響了起來。
井伊直孝和幾位老中連忙離席下跪,恭迎將軍的到來。
在一群侍從的簇擁之下,著寬袖長裾的小直正裝,手裡拿著一把摺扇的幕府將軍德川家,一步一步地從門口走了進來。
這是一個神嚴肅的年輕人,他的腳步很慢,但是頭高高地昂著,並沒有注視到旁邊跪著的幾位重臣。他的五和,但是刀削一般的濃長眉卻讓他多了幾分嚴厲,他頭上留著兩邊削的月代髮型,頭頂的頭髮被束帶小心地編扎在了一起。
他今年還只有三十歲,但是已經當了十年的將軍,所以早已經在自己的臣下面前樹立了威嚴。
也許是小時候不父母關的緣故,他的格十分要強,並且幾近於酷烈,從不允許任何人違逆於他。
在就任將軍不久之後,在一次各地大名前來江戶朝拜的場合當中,他公開告誡這些大名們「我的爺爺和父親,他們曾經也臣服於織田信長和臣秀吉,和諸位同殿為臣,彼此之間曾經有同僚的分,而我和他們不同,我是天生的將軍,所以只會以對待臣下的方式對待你們!」
這種發言雖然狂傲自負,但是懾於幕府的強大實力,各地大名也只能夠忍氣吞聲,對他畢恭畢敬地跪拜。而德川家也借著類似的種種手段,極度地打了各地的大名和京都的朝廷,建立了幕府的絕對權威。
這樣一個格的人,想要把親弟弟迫害致死,倒也不足為奇吧。
一步步地走到了殿堂的榻上之後,原本默不作聲的德川家慨然轉過來,然後重重地揮了揮手。
「起來!」
這幾位幕府重臣這才起,重新坐到了各自的案幾之後。
接著,他的目下移,從領頭的井伊直孝慢慢往後看了下去,最後停留在了一直口在劇烈起伏的稻葉正勝上。
稻葉正勝勉強地笑了笑,示意自己沒事。
「正勝,辛苦你了,最近你的事務都給別人吧,好好靜養。」德川家無視了其他人,先向正勝問好。
這既是關心對方的,也是藉由他來把真正的命題引出來。
「謝謝將軍大人關心,我……我辦完了現在手裡的事以後,一定會靜養一段時間,」稻葉正勝還是勉強笑著,「不過,現在有一些大事,必須要我們儘快置……」
「是忠長的那些事嗎?我也已經聽到了報告。」德川家馬上接過了話頭,然後看向了大老井伊直政,「剛才你們是在討論對忠長的置吧?有了結果沒有?」
這直視的目有若實質,刺得井伊直孝心中一痛,那種重又增加了幾分,好像呼吸都有些困難似的。
他明白,今天大家既然齊聚,那一定是將軍本人的授意,他也早就做好了將軍親自到場的準備。可是當將軍真的到場之後,他才到,想要堅持原本的立場到底有多難。
「將軍大人,經過了一番商議之後,我個人的意見是,最好讓我來親自調查核實……」他鼓起了心裡殘存的勇氣,盡量平靜地看向了將軍,「如果確認大納言真的有對將軍大人圖謀不軌的舉的話,那就重重分他……如果查無實據的話,那還是不要……」
然而,他還沒有說完,將軍就直接打斷了他的話。
「你現在負幕府重任,不應該為了這些小事分心。明年上的事宜,都要由你來安排,可不要出現疏,丟了幕府的臉面。核查的事,給別的老中來做就好了。」
一般說來,明年幕府將軍上,覲見天皇陛下,確實是現在幕府工作的重心。幕府架空了朝廷的職權,因此絕對不能在朝廷面前失去了威風。
尤其是在現在這個大所剛剛去世不久的時間點上,更加不能讓那些對幕府心懷不滿的人產生不軌的念頭。所以,在將軍德川家的授意下,這些重臣們決定在明年集結幕府的全部兵力,合同將軍本人一同上,藉此來展示幕府無可撼的實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幕府預計到時候可能會有十幾萬人隨同家進行武力示威,如果保障這群人一路上的供應,就為了天大的麻煩事,只能由最重要的幾位幕臣來負責。
大老親自負責此事並不足以為奇,可是在現在這個場合下,卻有別的意味了。
井伊直孝知道,如果將軍指派別的人來審查的話,那大納言的命肯定就保不住了,因此他最後還是決定努力一下。「將軍大人……大納言……大納言畢竟是德川親藩,千萬不能草率定罪……」
「啪!」將軍手中原本半張開的摺扇驟然合上了,發出了一聲清脆的悶響,也打斷了井伊直孝最後的抗辯。「不用再討論了,按照我的命令行事!」
他的臉變得越發嚴峻,直視著井伊直孝。
井伊直孝躊躇了片刻,最後只好低下了頭來。隨著擔任將軍職位的年限日益增長,將軍本人也越來越顯示出了獨斷專行的格來,敢於跟他抗辯的人,一定會被重重治罪。
縱使現在自己為大老,但是終究只是幕府的一個譜代家臣而已,又有什麼能夠改變將軍本人的意志呢?繼續說下去的話,不大納言的命保不住,恐怕就連自己也會牽連進去吧,於事無補。
大所,您在天上能看到嗎?我已經無能為力了,請諒解我吧……他在心裡暗嘆。
眼見大老本人再也沒有說出別的話來,將軍嚴峻的表總算稍稍放鬆了一點。
「將軍大人,請讓我來主持對大納言的審查吧。」就在這時,稻葉正勝突然發話了,語氣雖然虛榮,但是態度卻很堅定。「我一定會小心甄別,早日調查出事實真相。」
「你……?」將軍略微猶豫了一下。「丹后守還是先靜養吧。」
「大人,請讓我來主持!」稻葉正勝突然伏在了案上,態度十分堅定。
自從重病纏之後,他自覺自己的壽命已經快到終點了,因此也沒有了多顧忌,一心想要幫主君解決掉最大的心病。再說了,自己一個將死之人來背上迫死將軍之弟的罵名,總比其他人背上要好。
從他堅定的表現當中,德川家也到了自己這位發小的決心,他呆了片刻,最後還是輕輕點了點頭。
「好吧,那就讓你來主持此事吧,不過……記得多保重。」
「是!」稻葉正勝慢慢地從案幾上抬起了頭來,他的臉愈發蒼白了,好像一個詞就耗盡了上所有的力氣。
看著他如此病氣的樣子,德川家心裡也頗為惻然。他真的捨不得自己的發小兼好友就這麼離開人世,但是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人生於世,當真是如同浮萍一樣,只能聽憑天意擺布啊。他的心頭突然冒出了和京都那些公卿們相似的嘆。
為了擺這片刻間的傷,他轉開了話題。
「除了置忠長之外,你們剛才在商議別的什麼事嗎?」
「將軍大人,我們剛才在討論如何應對大漢。」松平信綱馬上回答,然後將自己這群人剛才商議的過程和結果都告訴給了德川家。
「做得很好。」德川家聽完之後,用摺扇輕輕地敲了敲自己的左手,以此表示自己的認可,「兩個月後,如果柳生還沒有重大的事變報告的話,就按之前你們商定的辦法來削減兩個貿易,然後派出一個使團過去。除了藤之外,使團的人選務必要挑細選,要選那些通中國文化的人去,增進兩國之間的關係,讓他們也理解我們的苦衷。」
此時的日本人,基本上都對中土的文化和富庶心有仰慕,再加上大明援助高麗,間接幫助自己削弱了臣家的實力,以及大漢積極開拓對日本的貿易的緣故,所以德川幕府上下對中國也算是比較有好,哪怕是德川家本人,也不希兩國之間的關係因為自己一方限制貿易規模的舉措而崩壞。
「將軍大人所說的都是正理。」一直不怎麼參與論爭的土井利勝,這下就逢迎起將軍來,「我們一定會慎重挑選使團員,維護兩國關係。」
其他老中們也回過神來,連連附和,宣稱將軍大人英明。殿堂裡面一掃剛才的霾,再也沒有了剛才的抑。
如果有誰現在能看到這一幕,又有誰會相信就在前一刻不久,上代將軍的一個嫡親兒子的命運,就已經被人決定了呢?
「使團的員,能夠見到大漢的皇帝嗎?」就在這時,德川家好像想到了一個問題。
「如果派過去的使團規格足夠高,而且態度足夠謙恭,奉上了足夠的貢的話,也許能夠見到那位大漢的皇帝陛下吧。」土井利勝小心翼翼地回答。
雖然其實他對使團到時候到底能不能見到大漢的皇帝心裡沒數,但是這並不妨礙他作出一個符合將軍心意的回答。
「能見到他啊……」德川家微微地點了點頭。「他可以說是現在整個天下最為傑出的英傑吧,在使團裡面安排一個會繪畫的人吧,如果能見到他的話,回來之後把他的畫像畫下來,讓我看看他到底是何等的英姿。」
這是他心的真實想法。
他年紀輕輕就繼承了將軍大位,然後統治了一個千萬生民的國家,但是正因為如此,他也深切地理解了維持一片基業到底有多麼不容易。
正因為如此,他也更加佩服那位從寒微當中起,最後打下了如此廣袤疆土的大漢皇帝。
他一直都難以相信,這個打下了偌大疆土,並且威震四方的蓋世無雙的英雄,年紀居然也沒有比他大很多。
怕是只有大唐的李世民,才會立下他這等英雄功業吧。
「好的,大人,我們會在是團裡面安排畫師的。」負責帶領使團的藤忠重馬上應了下來。
在對方接了命令之後,德川家又垂下視線。
「大漢的皇帝,有機會真想看看他的真容。」
接著,他又甩了以下自己手中的扇子,以此來表示自己決定結束會議,離開表殿。
其他重臣們再度離席,跪在了兩旁。
「將軍大人回殿!」在側近人的呼喝當中,德川家昂首離開了表殿。
位於漢江海口的江華島,原本是一片荒蕪之地,歷來都被作為高麗皇室和貴族們犯罪后的流放拘地。當今的高麗國主李琿,在被李倧等人發政變趕下臺之後,就曾經和他的兒子一起被流放到了這座島上。
後來,在拘的清苦生活當中,他的兒子因為試圖逃亡而被賜死,而他則在數年之後,被打出「恢復綱紀」旗號的大漢軍兵救了出來,接著被大漢的大軍送回到了漢城當中,再度為了高麗國主。
為了謝中朝的大恩,重新複位的李琿除了口頭上的激之外,還用各種實際行來對中朝表示了謝。他在漢城當中迎了大漢的使團,並且讓渡了許多高麗的利益給大漢,其中一條,就是允許大漢在江華島上駐軍,實際上就把這個傷心地割讓給了大漢。
這個島的位置優越,居高臨下控制著漢江流域和平原,離高麗國都漢城很近,而且又是天然可以據險而守的島嶼,所以大漢也充分利用了它的地理價值,將它改造了一個軍事化的據點。現在島上不僅有大漢的陸上駐軍和堡壘,而且還開闢了一個可以供海軍各型戰艦停泊的軍港。
因為大漢軍隊的駐,而且時不時還有軍艦到來停泊,所以島上多了不人氣,也給島上的居民平添了不商機。除了可以做這些大漢兵的生意之外,島上原本就種植著大量人蔘,很快就了大漢國的俏商品,可謂供不應求。
在名聲傳開了以後,各地的客商蜂擁而至,看中了這裡有駐軍保護的安全和可以直通大漢方的便利。島上的民政機構都是大漢這邊派駐建立的,因此和國一樣也非常鼓勵發展商業,在幾方因素的共同促使下,這裡很快就變了一個繁忙的商港,發展日新月異,雖然不能和金州港相比,但是比起高麗其他海港來已經要繁榮的多。
在這種勢下,島上的居民並不懷李朝,因為相比李朝那些如狼似虎的吏和敲骨吸髓的苛捐雜稅,現在的大漢員們並不榨他們,反而讓他們因為島上的繁榮而變得富裕,所以反倒希大漢能夠一直佔據這裡,讓他們的這種好日子能夠持續下去。
就在清晨獵獵的海風當中,有一支大漢海軍的艦隊悄無聲息地駛到了江華島上的海港裡面。因為此時時間還早,大部分島民還沒有起床勞作,而天際線只是模模糊糊的,一切都被匿到了昏暗當中。一切都如同往常,彷彿就是一支大漢艦隊進行平常的巡航,來此地略作停靠而已,島上的人誰也想不到,這支艦隊的規模到底有多大,又到底是為何而來的。
「太子殿下,江華島雖然經由大漢海軍經營,但是畢竟落我手的時間還不是很長,所以開發得還不盡如人意,軍港能夠停靠的軍艦數目太,無法囊括本次隨殿下出巡的艦隊。」在嵩山號裝飾得最為華貴的艙室當中,大漢北方艦隊總司令、瑯琊侯蔡德恭恭敬敬地對太子解釋,「所以,除了一部分艦隊以及運輸艦可以跟隨太子殿下停靠江華島之外,另外一部分戰艦將直奔釜山港,還請殿下諒解。」
「無妨,有幾艘戰艦停在這裡就夠了。」太子隨手揮了揮手,「不過,艦隊停靠之後,一定不要鬧出靜,不可驚島上的百姓。」
一來他不希大軍驚擾百姓,二來也是為了保的需要,這支艦隊和上面搭載的陸軍兵數量眾多,江華島又多有商旅,如果消息傳出去的話,那幕府肯定會很快就得到風聲的。
「殿下所言甚是,」蔡德點了點頭,「臣先已經下令了,各戰艦上的兵務必保持靜默,滯留期間不允許離開戰艦,更不允許出港滋擾百姓。同時,島上的軍港也將封閉,不允許居民和商船靠近,務求保。不過……」
夢迴長安,鮮血浸染了玄武門,太極宮的深處只有數不盡的悲哀,民爲水,君爲舟,的朗朗之音猶在長安大地迴繞,異族的鐵蹄卻再一次踏破了玉門關,此恨何及?墳墓裡的李世民眼見子民塗炭,該發出怎樣的怒號?欄桿拍遍,只能見九州陸沉! 胸中也充滿鬱悶之氣,恨不能跨越歷史長河,摘飛星,攬日月,讓乾坤倒轉.也罷,耳聽得窗外鬼鳴啾啾,秋雨婆娑,剪一枝禿筆,爲李唐盛世延篇,去掉陰暗的部分,我的大唐沒有悲哀,只有金戈鐵馬的豪情,氣吞日月的帝王,百戰浴血的猛將,高冠博帶的高士,溫婉賢淑的皇后,父慈子孝,盛世延綿,這是我的大唐,我的《唐磚》.
“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座中有壙,名勒豐碑,懍懍大義,昭示來茲。”謹以此文獻給曾經為了保衛國家出國在緬甸與倭寇決一死戰的遠征軍將士們!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不會忘記,雖然你們曾經被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