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不負嬌寵 第414章 炫耀(二)

《不負嬌寵》 第414章 炫耀(二)

老婦那驚訝中帶著些許懊惱的神取悅了王氏。

王氏笑得愈發歡快,幾乎都忘了笑不齒,「沒錯,一年四季、每季各兩套裳,李氏族人的子弟全部免費。不止這些呢——」

「還有啥?王阿嬸,你快些說啊。」老婦急急的問道。

別看他們都是李氏族人,在外人眼中,是高不可攀的清貴世家。

而在自家宗族部的時候,他們哪裏還有半分「高貴」的模樣,計較起蠅頭小利來,絕對比市井小民還要市儈!

王氏抬起下,滿臉的得意:「一日兩餐,餐餐三素一葷一湯,餐后還有水果。」

說到這裏,王氏也忍不住回味了一下中午和下午的飯食,「今天吃的是菘菜、菠薐菜、圓茄和燒塊,還有大大的一碗蛋花湯,對了,餐后水果則是寒瓜、金桔。」

「王阿嬸,你莫不是哄我吧?」

老婦越聽王氏說得越離譜,直接打斷的話,臉上寫滿了不相信。

菘菜也就罷了,冬日儲存好,就算春天多有些存貨。

可菠薐菜、圓茄這些蔬菜,本就沒到的季節哩,且不易存儲,本就放不了一冬天。

最離譜的是寒瓜,老天爺,那可是皇家和豪門才能用的珍品。

慢說乍暖還寒的春日了,就算是大夏天,尋常人家也吃不上。

王氏居然說東廬書院免費提供,這不是說謊是什麼?

「哄你?我哄你有甚好?」王氏橫了老婦一眼,彷彿在說,你以為你是誰,我有必要費盡心思的「哄」你?

老婦:……

天就是這麼被聊死的。

王氏還想繼續顯擺,自是不會把天聊死。

接著說道:「你可知道東廬書院的學費多?」

老婦楞了一下,喃喃道:「不知道。」除夕那夜聽唐宓說免費,便下意識的以為東廬書院全部免費。

Advertisement

對東廬書院的學費,也就沒有什麼概念。

王氏勾了勾,吐出一個讓自己都心的數字:「一年一千二百貫錢!」

一、一千二百貫錢?

老婦腦袋裏轟的一下,整個人都有些搖搖墜。

佛祖啊,他們家也算是族人中生活較好的人家,可一年的收益也沒有一千二百貫錢呢。

這樣的數目,放到尋常百姓人家,幾乎是一家人一輩子的積蓄!

而在東廬書院,卻只是一年的學費?

啪~

老婦猛地抬起手,用力扇了自己一個

有三個孫子,除夕過後,兒子兒媳便提議,待東廬書院開學了,便把孩子們送去。

家郎君也同意了,就是死活攔著,唯恐去了東廬書院會得罪了老祖宗。

現在好了,一個孩子一千二百貫錢,三個就是三千六百貫啊。

啊啊啊,三千六百貫就這麼沒了!!

真是敗家婆娘,生生損失了這麼多錢。

老婦下意識的將學費跟自家孩子畫了等號,等算清賬目后,恨不得拿頭去撞牆。

王氏還嫌不夠,「這只是吃食和裳,課間還有茶水、糕點,無一不是上品。」

王氏瞥了悔得恨不能死的模樣,一陣的快意。

想當初執意要送阿年去東廬書院的時候,這些鄰居,沒說風涼話。

說什麼十八郎還不是家主呢,李家是老祖宗說了算,你若是去了十八娘的書院,定會得罪老祖宗,日後定沒有好果子吃。

又說什麼只要人聰明、願意努力,在哪兒讀書不是讀書,何苦冒著得罪老祖宗的風險去什麼東廬書院?

更有人暗的懷疑,十八娘一個年近十六歲的子,如何擔得起一個書院的重任,別弄到最後,連家學都不如!

尤其是今天早晨,見王氏還是帶著阿年去了東廬書院,左右鄰居沒笑話。

Advertisement

那眼睛裏滿是嘲諷以及坐等看熱鬧的惡意!

王氏年守寡,帶大兒子,又養孫子,心思格外敏

最見不得別人看不起或是嘲笑自己。

今天為了上學的事,著實吃了不閑氣,若不把這口氣發泄出來,那就太憋屈了。

「十八娘收了這麼高的學費,書院裏的一切自然都是最好的,否則,你當那些名門世家都是傻子啊。」

王氏越說越暢快,眼見右側的鄰居也探出半個腦袋,加大嗓門的說著:「吃食、午休的學舍還有茶水點心,這些還不算什麼,最最難得的,還是書院的先生啊。」

說著,王氏還故意低頭詢問孫子,「阿年,李先生講得如何?」

李敬年年紀雖小,卻分外懂事,知道祖母這些日子因著他上學的事,明裏暗裏被人嘲笑,中積攢了不怨氣。

這會兒有機會發泄,作為孝順的好孫兒,他自不會給祖母拖後

他揚起稚的小臉,清澈的大眼裏寫滿崇敬,「李先生不愧是海名士,聽他上課,孫兒益良多。」

王氏又道:「除了李先生,其它的先生如何?」

東廬書院扯著李克己的大旗,卻不能總靠他。畢竟李克己就一個人,就算渾是鐵也大不了太多的釘。

「其它的先生也都很好,」李敬年用力點頭,掰著小手指,一一點評,「唐山長左右同書、書畫雙絕;柳俊柳先生最善算學;蕭德音蕭大家劍法出眾……」

今天一共上了四節課,接了四位先生,李敬年將每一位先生都贊了一遍。

最後總結,「書院的先生比咱們家學的先生好!」

環境更好,同學什麼的更是好到沒得挑!

李敬年有信心,在這樣的書院讀上幾年書,他定能在科舉中取得好名次。

Advertisement

這些話,李敬年雖然沒有說出口,但王氏和老婦都能從他欣喜、自信的小臉上看出來。

越是如此,老婦越是後悔。

啊啊啊,果然就像家夫君所言,就是個無知蠢婦:丟了三千多貫錢也就罷了,還耽擱了孫兒們的前程!

「另外,我午休結束后,我還去了書院的藏書閣,裏面確實收藏了許多珍貴典籍,還有先秦的竹簡、兩漢的帛書,以及南朝的捲軸,」

李敬年不愧是王氏的親孫子,繼續往老婦碎渣渣的心上捅刀子,「可惜書院有規定,每個學生只能借閱兩本,我今天也只看了兩本,唉,那麼多好書,只能以後慢慢看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