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文魁 第665章 百官出題

《大宋文魁》 第665章 百官出題

自從接到自己為制科知貢舉后,張唐卿就立刻收拾行李,去了國子監鎖廳。

隨后,劉渙和韓琦都來了。

制科考試沒有閱卷,因為參加的人數,滿打滿算,明算科不足百人,明法科和直言極諫科加起來不足百人,還用不到閱卷,這三人就能辦了。

張唐卿召開了第一次制科考試考務會議。

“兩位,既然朝廷任命我們三人負責這次制科考試,那咱們就不能隨隨便便考,必須有規矩、有制度、有評判的標準。”

“全憑知貢舉大人一言而決。”,劉渙換了一副面孔,對張唐卿可謂是笑臉相迎。

但劉渙越是這樣,張唐卿心中越是警惕。

“雖然我等為同知貢舉,但畢竟上擔著責任,劉大人,不可輕易下決斷。”

“是,是,韓大人說的是,我老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啊。”

張唐卿笑道:“以往,咱們都是畫圈圈畫叉叉,據圈圈叉叉的多來決定誰是幾等,今年,咱們變一變招數。”

“請大人示下。”

張唐卿笑道:“臨鎖廳之前,本已經請示了家,本次制科考試試題,不由咱們三個人出題。”

“什麼?”

張唐卿示意劉渙稍安勿躁,接著說道:“本已經準備好了數百個信封,請皇城司的人到開封府五品以上員及往年科舉考試前十名員的家中,請員們出考試題,一道算學題,一道法學題,一道直言極諫科題目,咱們三個人隨機到誰的題目,就用誰的做考試題。”

不止是劉渙,連韓琦都懵了。

這種出題方法,聞所未聞啊。

忽然,韓琦明白了張唐卿的用意。

你們不是想看看我會不會照顧族人和學生嗎?你們不是打算等制科考試結束后,你們開啟狂噴模式嗎?

Advertisement

好,試題不是我出的,是百出的,你也曾經參與過出試題,難道,你泄了自己出的題目?

張唐卿這一招,徹底把五品以上員綁在了一起。

“這,這……”劉渙這了半天,這不出個所以然來。

歷來科舉考試的試題是非常嚴格的,假如是會試或者殿試試題,要麼由皇帝出題,要麼有知貢舉和同知貢舉出題,從來沒人讓百出題的先例。

可朝廷律法也沒說明非得誰出題啊。

張唐卿看了看時間,說道:“同知皇城司李昭亮和史臺、諫院的史已經在國子監外面等著了,二位,咱們去門口?”

韓琦機械的點了點頭。

劉渙還想說點什麼,可實在說不出來,出試題本來就是以皇帝和知貢舉為主,知貢舉指出了路子,你卻反對,居心何在?劉渙可不想把張唐卿得罪死了。

再說了,張唐卿此舉并不違例。

門口,李昭遜和諸位史不明所以,張唐卿把他們招過來干什麼?監考嗎?可我們沒資格啊。

張唐卿沒有打開國子監的大門,按照規矩,國子監的大門一旦關閉,除了考生進場以外,誰都不能打開。

張唐卿把自己的要求說了一下后,國子監外面炸了。

有人指責張唐卿不按規矩出牌。

有人為能參與這麼大的事沾沾自喜,此舉必定會青史留名。

有人無所謂,反正我只是監督。

三十多個史和諫,平均一個人要跑將近三四家,大家立刻開始分頭行

皇城司的人拿著信封,臺諫員從旁監督。

已晚,本來呂夷簡已經睡下了,結果又被人喊起來,說史來了。

呂夷簡心中咯噔一聲,史半夜登門,可不是好兆頭啊。

Advertisement

呂夷簡顧不得穿府,一就去了中堂。

孔道輔向呂夷簡施了一禮,說道:“奉制科知貢舉張唐卿張大人之命,請呂相公為制科考試出一道明算科考試題、一道明法科考試題,一道直言極諫科考試題。”

呂夷簡一陣懵,問道:“什麼意思?”

孔道輔又向呂夷簡解釋了一遍張唐卿的規矩。

呂夷簡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妖孽,此子當真是妖孽。”

呂夷簡再次站在張唐卿的角度,思考假如自己在張唐卿的位置上,會怎麼辦?

極力推辭知貢舉?

會看輕你,連個知貢舉都不敢當,還能干什麼革命工作?

照顧族人和學生?

會噴死你,你是不是和族人學生有勾結?破壞科舉考試公平

不照顧族人和學生?

認為你沒有人味,連族人和學生都不照顧,你還有什麼人可言?

所以,怎麼都是錯的,夏竦出的這個局面,非常毒辣,毒辣到呂夷簡都覺得無解。

“為何他能想起這種破局的辦法?為何我就不能?為何我總是驚為天人?”

驕傲如呂夷簡,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想給張唐卿潑臟水的事,要失敗了。

“哼哼,你當老夫沒辦法了嗎?”

“你們稍等,老夫去去就來。”

呂夷簡鉆進屋里,拿出已經蒙塵的九章算翻了起來,至半個時辰之后,呂夷簡才對自己出的算學題目滿意的點了點頭。

“要是這麼難的題目都有人做出來,老夫甘拜下風。”

范仲淹也有同樣的想法,不過,范仲淹覺得,制科,尤其是明算科的進士,都非常好用,都能撲下子做事,所以,范仲淹出的題目非常簡單。

而賈昌朝,則和他的幕僚算計了將近一個時辰,才拿出了一道在他看來,天下除了張唐卿和孫敬雪以外,再也不可能有人計算出來的題目。

Advertisement

趙禎得知張唐卿的這種作,連呼過癮,“哈哈,老呂、老范,你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哈哈。”

趙禎立刻提筆,寫下了腦海中的一道數學題,正準備給李八,讓他送去國子監,正好被劉瑩看到了。

劉瑩看了會說道:“大,我覺得,您還是別送過去了。”

“為何?”

“太簡單了。”

趙禎愣住了,過了半晌才說道:“當年朕進學的時候,先生說這已經是天下最難的數題目了,你竟然覺得簡單?你會?”

劉瑩說道:“我不會,可我知道大的題目很簡單。”

“為何?”

“大不是看過姐夫的《算學初探》嗎?難道您以為《算學初探》不如《九章算》?”

趙禎著劉瑩的手說道:“倒是看過,不過朕沒看懂。”

“哈哈,大,估計您就看懂了三角形的穩定一章。”

趙禎尷尬的點了點頭。

“姐夫在數一途,已經獨步天下,您認為他教出來的學生,還做不出九章算的題目?臣妾可是記得石……銀州的一個將領說,姐夫在戰場上,隨便畫幾筆就能計算出糧草數量。”

趙禎笑了笑,把題目折起來,“既如此,那朕就不丟這個臉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