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田園小當家 第202章:失望

《田園小當家》 第202章:失望

徐氏的問題,令康夫人的心揪了下,眼神不由自主多了同分憐惜。

吧,明秀也是個命苦的,什麼傷心事兒都被遇上了!

康夫人暗暗腹誹着。

“明秀,有些事過去就讓它過去,莫要再想許多。你要想着眼下,你瞧瞧這幾個孩子多好啊,個個都懂事聽話能幹又孝順,這可是多人都羨慕不來的,你該高興纔是啊。”康夫人拉了徐氏的手,溫聲安着。

並不知徐氏問那番話的主要用意,所以這樣勸着。

徐氏輕輕抹了下眼淚,“桂榮姐,我曉得你是爲我好,這些年,我也一直抑着自己不去想過去那些傷心的事兒,權當它們未發生過。

只是……只是昨日我無意中聽到賢書可能還活着,我不敢輕易相信,怕希太大,到時會失更大,所以今日就想來問問你當年的事,看賢書還活着的可能大不大。”

康夫人聽了的話,也大爲驚訝,沒想到早已死去的孩子,竟有可能還活着。。

不再去相勸,而是說起當年的往事來,“你離開閻家之後,我也帶着進兒隨着你姐夫四開鋪子,只是頭兩年生意做得並不順當,也就沒顧上回老家瞧瞧。等我們來到縣城安穩下來後,有年正月,我們夫妻二人帶着進兒回了老家,這才聽家裡人說賢書沒了。

我們十分震驚,忙打聽這是怎麼一回事,聽人說賢書好像得了什麼急病,送去縣城去治病後再也沒回來,閻家人對外面說賢書沒了。而至於賢書得了什麼病,沒人知道,明秀,當年的事,我也只知道這些。”

徐氏輕輕頷首,心中的希越來越大。

這樣說來,當年本沒人親眼看到賢書離開人世,只是閻家的片面之辭罷了。

Advertisement

那麼六桔與七朵口中所說的那個孩子,極有可能就是賢書。

面上現出一抹激

康夫人又問,“明秀,你是從哪兒得知了賢書的消息?”

想想閻思宏與譚德金竟然是那樣的見面方式,徐氏心裡五味雜陣。

徐氏又是輕嘆一口氣,道,“桂榮姐你也該知道,春風得意樓乃是徐家的產業,只是我一直瞞着孩子們,七朵與徐家有生意上的往來。眼下是我大哥的孩子佑軒管着這塊,七朵無意中得知佑軒有個表弟姓閻,昨日不經意間說了出來,我不免多了份心思,唉!”

沒好意思說閻思宏的混賬行爲。

康夫人也嘆口氣,“春風得意樓是去年纔開來桐林縣城的,新開之時,我還曾去打聽過你的消息,只是一無所獲,我就知道你們之間的恩恩怨怨還未解決。所以上次見你,我也不敢說,怕惹你傷心。

不過,既然七朵說在春風得意樓見到閻姓的孩子,明秀你何不去那兒瞧一眼,不就知道是不是賢書,省得一人胡猜測,如果是的話,你們孃兒倆能團聚,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呢。”

徐氏輕輕頷首,何嘗不想去春風得意樓看看。

以前一直沒有勇氣邁進春風得意樓的門檻,現在爲了兒子,這個門檻必須要邁。

康夫人又好好勸了徐氏一番。

徐氏的緒才稍稍平復下來。

半個時辰後,徐氏見譚德金與七朵還未回來,不免有些着急起來。

康夫人溫言安莫要着急,說譚德金與七朵興許多有事耽擱了,說不定是有人想買藕,正在與人談生意呢。

徐氏也只好如此自我安着。

又等了半個時辰,見譚德金和七朵還未過來,徐氏就想與康夫人先過去金婆子那邊。

Advertisement

“也好,我們先過去,等妹夫和七朵回來,我讓丫環們告訴他們一聲。”康夫人點頭贊同。

徐氏與康夫人相攜着出了正房,往院門口走去。

還未走到院門,只見譚德金與七朵面含笑容迎面走了過來,後還跟着康進。

“桂榮姨,娘。”七朵遠遠的喚了。

“朵,你們怎麼去了這樣久,我和桂榮姨都擔心了。”徐氏見到父二人平安無事,一顆提着的心總算是放下。

七朵快走幾步過來,笑着道,“桂榮姨,娘,小廝的事兒我們已經落實了。”

“啊,怎麼回事?是從哪兒買的,可不可靠?”徐氏忙問。

譚德金與康進走過來,兩人看了眼,都笑了。

康進道,“秀姨,您莫擔心,說起來也是巧合,一孩子在杏花路賣葬母,我們經過那,就過去瞧了瞧。姨丈和七朵妹妹見孩子眉清目秀,一臉的忠厚相,就起了惻之心,給了十兩銀子,將那孩子買了下來。”

“啊,竟然有這等稀奇事。”徐氏驚。

“唉,那孩子想來也是可憐之人,不過,這也說明這孩子是有孝心的好孩子,讓他來陪六郎,是最好不過了。”康夫人道。

七朵點頭。

當時見到有人在賣葬母,就起了想買下的心思。

後來進人羣中,見那孩子生得五端正,一臉忠厚老實樣,不似那等詐之徒。一服雖然破舊,打滿了補丁,卻洗得乾乾淨淨,讓陡生好

又向周圍圍觀之人打聽孩子的況,有熱心的對孩子況比較瞭解的就說了,孩子住在縣郊,是獨子,今年十三歲,家中本有幾畝薄田,家境雖不富裕,父慈母賢子孝,一家人倒也過得十分開心。

Advertisement

三年前,父親染了重病,求醫問藥花了家中積蓄,後來又賣了家中田地,饒是這樣,也未能換回父親的命,去年初父親離他們而去。

母親打擊之下,也一病不起,爲了給母親治病,又賣了兩間舊房子,母子二人住在破舊的窩棚之中。一年下來,這孩子病牀前伺候湯藥,母親的病時好時壞,不見起

孩子四打些零工,掙幾個銅板勉強度日,曾也有人想買他府做小廝,可他擔心母親無人照顧,拒絕了。

也是命苦,孩子再怎麼辛苦,也終究沒能留住母親,日前也撒手人寰,去陪父親了,留下孤苦伶仃的孩子一人,爲了葬母,孩子只能自賣自

七朵與譚德金、康進三人商量一番之後,出銀十兩買下了這孩子,這個價錢相對來說,是非常高的。一般在人牙子那兒只要五六兩就能買一個。

不過,細緻想想,人牙子那兒的人,難免會有些是來歷不明的。

這賣葬母的孩子家清白,買下後放心。

見七朵他們願意出此高價,孩子鄭重的磕了三個響頭表示謝,有了這筆銀子,就可以好好安葬母親,還能將父親的墓修整修整,讓二老在九泉之下安息。

七朵他們又帶着孩子先去了衙門,辦了賣契約,送孩子回了家,讓他先將母親的喪事辦好,然後去康記糧行找康進就

如此就耽擱了功夫。

聽完孩子的世,徐氏與康夫人都拭着眼角唏噓不已,“這孩子可真是太命苦了,小小年紀,真是難爲他了。”

七朵他們三人均點頭,誰說不是呢,小小年紀就要承如此大的痛苦,真是讓人心疼。

小廝一事落實,七朵他們也向康夫人辭別,坐車回家。

Advertisement

坐在馬車上,徐氏看着七朵言又止。

“娘,您有話就說吧。”七朵看出徐氏的心思。

徐氏抿抿脣,“朵,昨**說的那個姓閻的孩子,可還在春風得意樓。”

七朵搖搖頭,“不在,這些日子都未見過他。”

“哦。”徐氏頓時面現失

七朵本想問問有關閻思宏的事,但知道徐氏的格,要是不願意說的事,任你怎麼問也無濟於事,只得作罷。

隔日,康進駕了馬車過來,說上次的二百斤藕賣完了,並將賣藕的銀子給徐氏,又帶了二百斤回去。

此次,差不多每隔一日他就要來取一次藕,漸漸的與七朵、六桔悉了起來。

二霞可能是因爲年齡的關係,每次見到康進來,都有意躲進了屋子裡,等他離開後,再出屋子。

其實七朵是想提醒康進每回可以多帶些藕回去養起來,這樣就用不着常過來取藕,省得勞累。

當無意中得知康進還未定親時,將這話給嚥了下去,他常來家中,興許也不是件壞事。

同時,康進說那孩子已經去了康家,康夫人正讓人教他學規矩,等到六郎進書院時,再送過來。

對於康夫人如此幫忙,徐氏十分激,讓省了不心。

在這期間,沈懷仁又介紹了幾位客商,差不多賣了一萬斤藕。

挖藕的工作差不多接近尾聲,而六郎進書院學習一事也落實了下來。

譚德金去康家將那孩子接了回來,與六郎悉。

孩子到了七朵家,往譚德金、徐氏面前一跪,“多謝老爺夫人相救之恩。”

“好孩子,快起來。”徐氏忙親自扶了他起來,“孩子,你什麼名?”

“小的以前長生,現在請夫人賜名。”孩子一板一眼的答。

“好孩子,長生這名是你父母取的,十分好,往後還這名。”徐氏聲說。

“多謝夫人。”長生又是一番跪謝。

七朵在一旁瞧着,見他一舉一都謙卑有禮,知道他是奴,還真是多虧了康夫人一番教導。

徐氏喚出六郎來,讓他與長生二人悉。

“見過爺。”長生不免又是一番絮禮。

六郎可沒過這種陣仗,有些不知所措的看七朵。

七朵抿脣笑,拉了六郎,說了長生是何人,六郎這才瞭然的點點頭,走過去主與長生說起話來。

接下來,徐氏將六郎平日的生活習慣等等一些瑣事告訴了長生,包括如何熬藥等。

長生認真的聽着,一一記在心裡。

兩日後,七朵隨着譚德金夫婦一起送六郎去懷仁書院讀書。rs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