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文魁 第690章 長其國

《大宋文魁》 第690章 長其國

沒有了黨爭,沒有了掣肘,大宋好像發出了第二春一般,整個國力以可見的速度蒸蒸日上。

百姓們忽然發現,開封府市面上,多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什麼日本國的新式團扇,波斯國的地毯,甚至越李國的大米都有了。

百姓們出行時,忽然發現門口的道路寬敞了很多,路上的稅卡了很多,開封府竟然取消了城門稅。

這一切的變革,都在不經意間發生了。

更讓百姓喜不自勝的是,今年的糧價又便宜了,每斗便宜了半文錢。

價更是幾年前的一半,一個手工業從業者辛苦一天,也能割上半斤羊回家,全家打打牙祭。

這一切的一切,好像發生的都很自然,如果不是有人提醒,還真不容易發現這些變化。

今年的地蛋又收了。

按照司農寺的測算,今年京畿路附近的地蛋產量將會達到恐怖的三百萬斤。

從兩千多斤地蛋開始,經過四茬培育,地蛋終于有大規模鋪開的底氣了。

如果繼續按照五倍以上的產出比,明年將會超過一千五百萬斤。

司農寺的奏本中,說地蛋非常傷地力,哪怕最上等的土地,經過兩茬種植之后,地蛋的產量大幅度下降,說明土地的力嚴重不足了。

而司農寺又沒有好的辦法,如今,以司農寺卿蘇頌為首的團隊,正在想法子解決土地力問題。

司農寺卿已經帶著團隊去了南方,寄希于南方能夠一年種植兩茬,盡快在大宋推開地蛋的種植。

富弼急匆匆的走進了張唐卿的值房,把一疊資料遞給了張唐卿。

“張相,您看看這條消息。”

“怎麼了?”,張唐卿邊問,邊打開了資料,才看了幾眼,張唐卿的腦袋嗡的一聲。

Advertisement

“什麼時候的事?”

“其實這種事每年都有,只不過大宋一直照顧不到南方,所以才讓廣源州了獨立的羈縻州,廣源州知州邊,每年都會上本,請求朝廷派大軍解決廣源州的事,但誰都沒關注過廣源州。”

“長其國?朝廷什麼時候承認過這麼個國家?”

“下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名字,剛才我問了問南方房的承旨,據他說,天圣七年,檢校司空、史大夫、上柱國儂全福曾經上書朝廷,請求冊封他為長其國國王,當時樞院和政事堂覺得就是個笑話,所以就沒當回事。”

儂全福在沒有得到大宋明確答復的況,竟然自封為昭圣皇帝”,立其妻阿儂為“明德皇后”,封兒子儂智高為“南衙王”。

所謂的長其國,占據了儻猶州(今廣西扶綏)、萬涯州(今廣西大新)和武勒州(今廣西扶綏境)三州之地,以及安德、廣源、七源、雷火、平婆、思浪、特磨等14個峒州。

儂智高的名字,刺激到了張唐卿的神經。

十幾年之后,正是這個儂智高,為大宋南方的疥癬之疾,最后不得不用狄青出面,并調北軍南下,才平定了儂智高的叛

當然,儂智高的叛,和越李國的支持分不開。

越李國,應該稱呼他們為李朝或者趾,起碼朝廷的正式公文上稱呼他們李朝。

李朝的前大瞿越國,為了區分丁家的大瞿越國、黎家的大瞿越國,所以,大宋民在越國中間加上個李,就了越李朝。或者越李國。

越李朝如今的國主李公蘊,他的經歷和太祖皇帝有點像,本為越黎國的臣子,被手下人擁戴登基,立了越李國。

太宗皇帝在位時,曾經趁著越黎朝剛篡位大瞿越國,立足未穩時攻打過一次,但以失敗告終。

Advertisement

李公蘊登基后,主和大宋修好,奉大宋為宗主國。

但兩國之間的不斷,其中儂智高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造反,離不開越李國的支持。

“有人在自己國家建立了國中國,竟然沒當回事?”,張唐卿也是懵了,這種事,實實在在的發生了。

“是,自從長其國建立后,廣源州一直到儂全福的擾,大宋每年都要損失幾百百姓,滿朝文武不以為然,所以,今年又發生了長其國劫掠廣源州的事,下無意之中看到了消息,才趕過來稟告張相公。”

張唐卿細細的看了所有的資料,心思更加往下沉。

長其國之所以能這麼逍遙,除了大宋沒那他當盤菜以外,和越李國的支持分不開,資料中所,越李國高平州知州,和儂全福的關系極好,儂全福劫掠的財,都是銷往高平州。

“大人,下還發現一條驚人的消息。”

“還有比這更驚人的?”

“儻猶州有金礦。”

“什麼?有金礦?”

“是,儂全福說有,據廣源州傳來的消息,說長其國的核心地帶廣淵附近有很多金礦,很多百姓都去開采金礦了,聽說收獲頗。”

“金礦?”,張唐卿眼睛亮了,這可是不可多得的寶貝啊,大宋為了弄點金銀,還要費盡心思去日本國搞。

富弼賤笑著說道:“懷璧其罪的道理,下明白。”

張唐卿臉一下拉下來,“胡說,明明是儂全福殘殺大宋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富弼。”

雖然張唐卿訓斥了富弼一頓,但富弼依然賤笑著,彎腰應道:“下在。”

“儂全福竟然擅殺大宋百姓,為大宋樞副使,怎麼能看到外族人屠殺大宋百姓?本命你將消息散播出去,并以本名義上書朝廷,本要親自去廣西南路,問一問儂全福,大宋百姓的命,是他一個外族人能擅殺的嗎?”

Advertisement

“下遵命。”

富弼笑嘻嘻的離開了張唐卿的值房。

張唐卿讓秦把薛奎、種世衡等人都喊了來,看看怎麼拿下儂全福的長其國。

張唐卿丈量了一下距離,將近四千里路啊。

在沒有汽車火車的年代,朝廷治理的范圍是有限的,不是越寬廣越好,當距離超過了馬力能抵達的極限時,意味著對偏遠地區的治理,幾乎已經達到不管不問的地步。

四千里路,意味著八百里加急,都需要跑五天五夜才能抵達,路上不知道要累死幾匹馬,耗費極大。

何況更遠的地方呢?朝廷鞭長莫及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