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文魁 第694章 功臣楊悅

《大宋文魁》 第694章 功臣楊悅

眾人走進了第一層。

“這一層主要是將士們的食堂和活場所,戰時會變火藥作坊。”

“船上有火炮嗎?”

木船上,一般不會裝火炮,因為火炮的后坐力太大,一個不小心,就把自己的船崩壞了。

“有,在甲板下第一層,圣上可曾看到甲板下面有一個一個的窗戶?”

“看到了。”

“作戰時,窗戶打開,將火炮推出來。”

“為何不直接架在甲板上?”

“防防海水。”

趙禎點著頭說道:“朕明白了,果然業有專攻。”

趙禎饒有興趣的看了起來,趙景晨幾人跟在后面,向趙禎解釋著什麼。

李綱拉住張唐卿,說道:“張相,您看,它能不能出海作戰了?”

“拉倒吧,這艘船滿打滿算只能裝下一千人,一千人夠干什麼的?”

“奇兵,我們水師可以作為奇兵從越李國登陸,堵住儂全福的后路,前后夾擊之下,儂全福必敗,再說了,廣州水師還有一百艘戰艦,也可以參戰。”

“你想試驗一下新式戰艦?”

李綱不好意思的說道:“總是瞞不過張相公。”

“可這戰艦才完了主建造,火炮等還沒加裝完,你們怎麼參戰?”

“現在就出海,帶起所有資,邊趕路邊建造,等到了廣州,也就差不多了。”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開封府的水路之完備,遠超歷朝歷代。

以京都開封為中心的北宋運河系統,呈放狀分布,水運十分便利,不僅用于運,還為活躍的商運水路。

北宋漕運有四大漕河,即汴河、黃河、惠民河和廣濟河,這就是以開封為中心的航運網的骨干河道。

在這四大漕河中,汴河是通南北水運通的大脈,所謂“唯汴水橫亙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并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

Advertisement

汴河這條貫通南北的水運大脈,向東南連接淮河,并通過真楚運河(儀征至淮安)、江南運河和浙東運河將長江、吳淞江、錢塘江通。

由汴河經真楚運河和江南河,南下至兩浙路沿海各港,與日本、高麗相接,繼續南下至廣州則與南海諸國聯系。此外,還有走廣濟河、濟水東去登州與高麗往的京東路。

也就是說,金明池是可以直通外海。

“新式戰艦吃水深度兩丈,汴河能吃得消嗎?”

據工部記載,只有一段水系不行,大概五百丈長,需要等水季節才行,不過下也有辦法,讓地方府趁著枯水季節整修河道,這不是朝廷一直以來都要做的事嗎?”

張唐卿噗嗤一笑,為了一艘船能順利出海,你就想讓地方府整修河道?

又一尋思,好像不是不可以啊。

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未來海船,尤其是這種鋼鐵龍骨戰艦在哪里制造的問題,也就是說,造船廠建在哪里。

登州、明州、泉州和廣州都有工部的造船廠,金明池上的最大,如果把金明池上的船塢改建鋼鐵龍骨專用船塢,那就必須解決海船出海的問題。

以前的樓船沒問題,滿載的吃水深度不過一丈多點,以后鋼鐵龍骨船要出海,必須要滿足吃水深度在三丈左右才行,起碼河道中央要達到三丈,也就是十米以上。

“老李,你覺得家會把鋼鐵龍骨戰艦放在哪建造?”

“此等利,當然是金明池了,難不放到海邊不?”

和張唐卿猜想的一樣。

放在金明池,一是政治的需要,二是建造速度的需要。

強干弱枝,這是政治需要,鋼鐵龍骨戰艦將要揚威海外,會為全世界最頂級的海船,如果放在外地,水師將士不放心,百不放心,趙禎也不放心。

Advertisement

二是鋼作坊,如今,東京作坊已經建好了完整的鋼生產線,完全能滿足海船建造所需,如果在海邊重新建造一個冶鐵作坊,一兩年之都不會形規模,為了加快鋼鐵龍骨戰艦的建造速度,在金明池是最方便,也最快速的方法。

看到趙禎已經參觀完了駕駛室,正準備下到負一層,張唐卿才說道:“既如此,你上本吧。”

“征調廣州水師?”

“是,不過水師不登陸。”

“不登陸?不登陸我們什麼參戰?”

“登陸是步兵的活,你們只要保證航道暢通即可。”

“啥?”,和李綱設想的完全不一樣啊,“張相,水師登陸,不就了步兵了嗎?”

“培養一個合格的水軍不容易,能損失一個就損失一個,再說了,你們對陸上作戰缺乏訓練,就這麼定了。”

李綱還要再說什麼,看到趙禎一行人已經上來了,才收住了

“過癮,張卿,當真是過癮啊,外表看著不稀奇,可一進船艙部,當真是別有天啊。”

家,怎麼樣,加上武,一艘耗費十五萬,值得不?”

“值得,值得,哈哈,鋼鐵龍骨啊,日本國的小舢板,本就扛不住他的一擊,聽說你們準備在船上安裝火炮?”

“正是,以前木質船經不住火炮的后坐力,現在有了鋼鐵龍骨,完全沒問題了。”

“什麼是后坐力?”

“額……就像箭的時候,箭支出去時,您覺有人向后推了您一把似的。”

“明白了,朕明白了,還是那句話,業有專攻,楊悅。”

楊悅立刻從人堆里鉆了出來,“臣在。”

“聽呂卿說,鋼鐵龍骨戰艦你出力甚多,朕不是有功不賞的人,隨后會有旨意下來,呂卿,你說是不是?”

Advertisement

呂夷簡心也不錯,尤其是見到了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算是開了眼界,“家說是,那就是了,咱們大宋最喜歡看著小兒出頭。”

楊悅的眼眶紅了。

自從中了狀元,楊悅放棄了別人夢寐以求的一府通判不說,級別上還比別人落后了一大截,雖然軍監升格后,自己也變了正七品,可還是比別人落后一大截,大半年的辛苦,終于換來了回報。

“臣唯有一死才能報效陛下,報效朝廷。”

“哈哈,朕可不能讓你死,你還要為大宋添磚加瓦才行,判吏部何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