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用站直了眺了一番,說道:“好像是府的人過來了,老李,咱倆去迎一迎。”
焦用和李寶在營門口等了會,看到惲州東平縣知縣大老爺騎在馬上,陪著一個文,疾馳而來。
守門兵立刻大聲喊道:“止闖營,速速下馬。”
員翻下馬后,立刻站定,問道:“天平軍都統制何在?”
焦用不著頭腦,“末將天平軍權知都統制……”
焦用還沒說完,對方立刻展開一張文書,“廣南西路行軍道大總管、樞副使張令,天平軍即刻趕往廣南西路廣源州,限期兩個半月時間抵達,違令者,都統制斬首。”
焦用腦子嗡翁的響,腦子里不斷回響一個聲音:“廣南西路行軍道大總管?行軍道大總管?要打仗了嗎?”
東平縣知縣解釋道:“近日,朝廷下發了討長其國檄文,朝廷準備以十五萬大軍征討長其國,以樞副使張相為廣南西路行軍道大總管,水軍司都檢點李將軍為水路總管,步軍司都檢點姚寶為陸路總管,同時征調了我們天平軍。”
李寶也覺腦子嗡翁的響,的,以后一定要和焦用搞好關系,張相公真的想著焦用啊。
張唐卿認識個屁的焦用,不過是天平軍正好完了改革,也訓練了一段時間,張唐卿想讓天平軍上戰場檢驗一番而已。
李寶踢了一下焦用,焦用這才回過神,“哦,天啊,打仗了,真的打仗了,相公想著我呢,狄將軍想著我呢。”
“焦將軍,按照政事堂的命令,你們需要即刻啟程南下,這是路線圖,途中凡是劃圈的地方,都可以向當地府要求提供糧草。”
“向當地府要糧草?不用我們自己帶著?”
“不用,圣上為了讓將士們過的舒服一些,自掏腰包,在各地購買糧草。”
焦用和李寶愣住了,隨即,眼中充滿了熱淚,“圣上,皇上啊,臣,臣唯有以死報效了啊。”
陜西陜州永興軍駐地,新任永興軍都統制嚴鐵,叼著一狗尾草,在校場上來回走。
陜州的天氣太冷了,冷到滴水冰的地步,在又是一場大雪后,嚴鐵果斷的暫停了將士們的訓練。
嚴鐵和焦用不同,他曾經在益都縣張家小書房上過課,過種世衡的親自教導,加上跟著張唐卿一兩年時間,見識比焦用可強多了。
所以,嚴鐵一直講究科學訓練,每天訓練強度差不多,將士們也能吃得消。
“哎,不知道他們幾個人怎麼樣了。”
如今看看,當初小書房的幾個人,老種就不說了,從三品的都檢點,狄青也是正四品的副都檢點,還擔任著捧日軍的都統制,其他幾個人,最差的楊三青都是副都統制了。
實際上,楊三青、嚴鐵和楊五郎三人,都沾了識字的,包括狗子張唐順,也是因為識字,提拔的速度才快很多。
再加上連番大戰,軍功頗多,否則,他們幾個人死在了戰場上,都不一定有人埋。
自從河西之戰結束后,原本永興軍路被撤銷,永興軍就徹底了永興軍,從而失去了行政的作用。
永興軍的底子很好,畢竟永興軍大部分人當年都曾經是邊軍,和西夏人打過仗,所以,戰斗力很強悍。
如果不是后來永興軍到左廂都指揮使沈山居的牽連,說不準永興軍早就變邊軍了。
從俸祿上就能看出來,邊軍的俸祿比廂軍高三。
不過大家都沒有怨言,因為邊軍的死亡率,可比廂軍高多了,廂軍主要干啥?維持維持地方治安,有了土匪就去剿一下,有造反的,就彈一下,實在彈不了,再給邊軍或者軍。
“哎,這輩子還能上戰場嗎?”,嚴鐵很郁悶,他也想和王石、石玉、張唐順一樣,去北邊帶兵,那一天攻打燕云十六州的時候,說不準能搏一個封妻蔭子。
想起孩子,嚴鐵默默的計算了一下,他的孩子還太小,等孩子長大了,就把他送到開封,請大人親自教導一番。
想想,嚴鐵又覺得不是那麼郁悶了。
“將軍,樞院的文書到了。”,永興軍檢點文字鮑庸是天圣八年的進士,和張唐卿一科,二甲名次比較靠后,經過幾年的升遷,終于做到了從五品的位子,這還是因為他到了軍隊任軍檢點文字而升了一級的況下,否則,鮑庸還在正六品的位子上打轉。
不過,廂軍司的監軍侍史段連段大人已經說了,等再過兩三年,再給鮑庸升一級,到正五品的級別,才符合軍檢點文字的職位。
“文書?什麼文書?”
鮑庸終于憋不住了,哈哈笑了起來,“將軍,要打仗了。”
一說到打仗,嚴鐵立刻來了神,“打仗?哪?西夏嗎?不可能,西夏自顧不暇,北邊,肯定是北邊是不是?”
“哈哈,大人,您猜錯了,是南邊。”
“南邊?”,嚴鐵接過文書,當看到張唐卿的頭銜時,嚴鐵再也憋不住了,“哈哈,相公還是想著咱們的,哈哈,相公還是想著咱們的,的,告訴兄弟們,兩個時辰之后,開拔,誰要是敢掉鏈子,就在家給我看家。”
“下遵命。”
桂州,柳永終于忙完了,才慢慢的回到了后衙,蟲娘看到柳永回來了,忙放下懷里的孩子,“老爺回來了?今天做的湯餅,我去給您下。”
“羊的?”
“不是,是魚湯的。”
“那還差不多,這里的羊膻的很,不中吃,對了,去給我弄碗紅燒。”
“這……”,蟲娘有點為難。
“怎麼了?又沒錢了?”
蟲娘猶豫中,點了點頭,“剛才柳崗來說,老家來人了,他要招待,把最后一貫錢拿走了。”
柳永攥起拳頭,又緩緩的放下了。
“老爺,要不明天吃紅燒吧,明天我把織的布賣掉,買二斤給您做,行不行?”,蟲娘才三十多歲啊,可看著蟲娘臉上的皺紋,仿佛是四五十歲了一般。
柳永沒來得一陣心疼。
“算了算了,不吃了,無論你怎麼做,都做不出張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