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皇帝不在,那整個京都就是太子和皇太后最大。太后就說辦個小的家宴。
這個家宴的請帖雖然只發給了皇家宗親以及各皇子妃娘家和公主夫家,但牽牽扯扯之下,說是小宴,卻人也不,足夠坐滿一個大殿。
太后就指名皇后和余貴妃一起辦此宴——折筠霧聽到消息的時候,便覺得太后是真的重視這個筵席,就怕被皇后一個人搞砸了。
皇后果然很生氣,但是太后親自下令,也不敢違抗,只敢跟折筠霧背后說說閑話。
“本宮是真的好脾氣,才這欺負!”委屈極了,“要不是為了太子和阿昭,本宮準得鬧上慈樂宮去!”
折筠霧就在一邊道:“母后,您得三思啊。”
皇后很煩躁,“還三思,我都四思五思了!若不然,你以為我能冷靜下來?”
皇后罵罵咧咧了一陣,然后突然就嘆氣,“什麼時候,余貴妃這賤人才能滾去冷宮啊。”
折筠霧:“……”
就只能勸。
好不容易皇后走了,嘆口氣,發覺只要沾上皇后,便一天天的,凈做這些無用的事和說無用的話。
你這次說了,也不聽,下次還來說,折筠霧有時候便很明白為什麼太子殿下從長樂宮回來之后,會是那麼一副氣悶的模樣。
殿下真可憐!等晚間太子殿下回來問皇后來做什麼的時候,就不訴苦了,只笑著道:“無論做什麼,便說的,我做我的事。”
太子很滿意,“你是做兒媳婦的,即便有話,也不能直接說,那個脾氣,你如果說了,便只會窩里橫,更加理直氣壯的用孝道來你。”
“但我說,我是兒子,心疼我,又說不過我,便只能氣著自己。”
折筠霧笑起來,拿出針線給他做里,“殿下,母后也常說后悔生了你。”
就像是生了個孽障——這是皇后娘娘經常說的話。
太子哈了兩聲,可見心尚好,彎腰去逗弄正在努力認字的阿昭。
明年三月就要兩歲了,會說的話多了許多,便也不老實,大人說什麼,他就要跟著說什麼。
剛剛他和折筠霧在一邊說話的時候,這小子就兩只眼睛不斷的。
但是他剛剛一直在吵鬧,折筠霧讓他好好坐在一邊反省,于是也不敢,不敢說話,只用眼睛轉過來轉過去看。
太子看的好笑,“是不是在家里不聽話被你阿娘罰了?”
阿昭就兩只眼睛瞪圓了,用雙手捂住,示意自己是不能說話的。
太子:“那我求求你阿娘?”
阿昭點點頭。
他如今基本的話是聽得懂的,也因聽得懂,所以格外吵鬧。
折筠霧就冷哼了一聲,“他一定要抱著猛虎一起睡。”
太子倒是覺得猛虎被洗的干凈,又是個聰慧的,爪子都修剪了,跟阿昭經常一起玩,那一起睡只要有嬤嬤看著也沒什麼。
——其實他小時候就很喜歡鳥,想跟小鳥一起睡,便被嬤嬤和皇后太后等人否決了。
折筠霧卻道:“不行!”
“他那哪里是跟猛虎睡,分明是一塊玩,一玩起來就不睡。”
一說這個就生氣了,“我不讓,他還敢吵吵!”
阿昭委屈的低下頭,“那阿昭不吵吵了,也早點睡,給猛虎嗎?”
然后想了想,覺得阿娘好像更喜歡將軍一點,便又嫌棄的道:“那我也捎上將軍一起睡吧?”
折筠霧:“……”
好笑的不說話,讓太子跟他討價還價去了。
太子殿下對他很有一套,見他垂頭喪氣,便教他克制自己。
“至要在子時初就睡吧?那你在戌時便要去床上準備了。只要你答應,我就求你阿娘人同意。”
阿昭想也沒想:“好啊。”
太子:“你要是做不到呢?”
阿昭:“那我就不跟猛虎睡了。”
太子答應了。阿昭晚上卻躲在被子里面跟猛虎玩,一人一貓在被子里鉆來鉆去,太子悄無聲息的掀開他的被子,瞬間便見他的神慌張起來。
太子高傲的面無表抱走了猛虎。
阿昭發出慘:“猛虎啊——”
嚇得站在架子上睡覺的將軍一激靈,條件反的大喊:“筠霧啊——”
太子:“……”
猛虎被太子抱走了,阿昭傷心的去找折筠霧睡覺,在屋子外面哭的慘烈。
剛了裳準備拉著媳婦大戰一場的太子殿下惱怒了,大罵劉得福,“你是做什麼吃的!還不快開門。”
劉得福也委屈:委實是阿昭哭的慘,遠遠的就聽見了,還沒到門口呢。
折筠霧便躺在床上,笑著道:“如今,你總算是知道我為什麼不讓他說話了吧。”
太子頭疼:“知曉了。”
有了孩子之后,他的排骨都吃得不勤快了,本就不需要!阿昭粘人,他跟珺珺獨的時候就了。
兩個人無奈的只能帶著孩子睡。他倒是睡的快,不過手抓著折筠霧的耳朵——這是他睡覺的習慣,喜歡抓著人的耳朵睡,即便是睡夢里,耳朵一,也知道是不是悉的人。
不悉的耳朵他立馬就能醒。
太子忍不住打了他記下屁,“讓你不聽話。”
但還能怎麼辦呢?只能是自己著。
且為了自己的歡樂,他選擇把猛虎和將軍都給阿昭送過去,這般晚間便能吃點排骨補補子,終于滿足的睡過去,第二天早間起來,被子裳都在地上。
劉太監帶著小太監宮進來收拾,折筠霧正醒著,雖然這種事已經很多次了,但還是忍不住紅臉。
好嘛,大家都知道他們昨晚有多激烈了。
反觀太子,還很得意的俯過去拉著又親了一頓,這才意氣風發的走人。
折筠霧:“……”
真是,沒臉見人了。
不過該見人的時候,還是得見的。因這次過年的宮宴是家宴,太后又發了話皇子妃娘家也算是親戚,便一起進來吃宴,那蜀陵侯府一家是要來的,但太子想了想,把翁家也算上了。
“養父母也算父母,一日為師終為父,何況是教養過太子妃的人?”太子跟太后道:“皇祖母,您就將兩家安排在一起,蜀陵侯上,翁家下,按照位來就好。”
皇太后笑著道:“你就不怕蜀陵侯心里不滿?”
太子無所謂的道:“他不滿,難道孫兒就要退讓?”
皇太后正道:“你是儲君,定然是他退讓。”
太子便給皇太后剝了個橘子,“那便行了。”
于是翁家就進要進宮來吃筵席。折筠霧道:“那我還能跟翁家阿娘說說話。”
太子:“到時候提前一天喚進來,之后便不合適了。”
折筠霧就跟沈箏定了臘月二十進宮。
沈箏進來的時候,也不敢帶太多的東西,只給阿昭帶了些自己做的裳進去。
折筠霧:“這是你做的?”
很懷疑。
沈箏笑起來,“是我讓人做的。”
自己可不會這麼細致的針線活。
折筠霧一邊給阿昭比劃一邊道:“我就知道。”
沈箏看著的臉上無憂無慮的很,幾乎跟剛進宮的時候差不多,便覺得太子是真的寵。
這麼多年,也沒有再納妾,就一個之前的良媛。但聽聞那良媛也算不得寵妾,太子一個月只去兩三回,像去點卯一般。
沈箏心里就放了心。折筠霧進了宮,即便是趙氏,也不能輕易進宮看,需要遞了牌子進宮,一進一出皆有宮的章法。
所以除了在阿昭出生的時候來過一次,便再沒見過折筠霧,自然也沒有見過長大后的阿昭。
阿昭也好奇的看著,他試探著了一句:“外祖母?”
怎麼這個外祖母跟之前的外祖母有些不一樣。
沈箏就眼淚落了下來。
還沒人過外祖母。
將阿昭抱過來,“好孩子,再一句外祖母聽聽。”
阿昭不像其他孩子那般靦腆,大概理解到沈箏是希他喊外祖母,便立馬抱著的脖子大聲的喊外祖母。
喊完了,還親了沈箏的臉一下,表示親近。
折筠霧:“咳。”
沈箏笑起來,“這是親近我。”
抱著孩子說了一會子話,沈箏就讓折筠霧人把孩子抱出去,屋子里面的宮婆子也撤了。
折筠霧好奇,“是出了什麼事嗎?”
沈箏:“是太子殿下。”
折筠霧還以為是什麼事,誰知沈箏說的卻是太子對翁家后輩的提攜。
“說句老實話,翁家沈家雖然在岐州有些基,但在京都這種地方卻不夠看,后輩子孫們想要拜名師,便也要費些功夫。”
讀書容易,但是想要一個好先生卻難上加難。
“我也是世家出,自然知道好的先生一輩子只收幾個徒弟,若是天賦差的,沒點門道的,便都沒有機會。”
太子便給了翁家好幾個年輕子弟機會,沈箏這是特地進來說給折筠霧聽的。
“我估著,這種事,在太子眼里便是小事了,他是舉手之勞,但于那幾個弟子而言,卻是一輩子的大事。雖然說你阿爹和你大伯已經謝過他了,但這事,源還在你邊,便也跟你說一說,你知道后,也替阿爹和阿娘謝一謝太子殿下,說不得會更高興。”
折筠霧笑著道:“我曉得了。”
這事太子確實沒有告訴,但按照他的子,既然做了好事,便越多人謝,他就越高興。
沈箏:“我來的時候,你大伯還帶著那幾個翁家子弟來說話,讓我帶著他們的激之意來。”
折筠霧笑得歡快,“翁大伯父也太樂了。”
沈箏見就這般笑起來,倒是也沒有問問他如今太子辦了事,翁家到底是個什麼打算等等,倒是抬起手打了打的手。
“你好歹也要問一問。如今翁家也算是你的娘家人,你對這些事也要關心。”
折筠霧:“知道的。”
沈箏沒好氣,“知道的知道的,你怎麼還不如跟我在岐山的時候。”
沒心沒肺的。
折筠霧就道:“當時前程未仆嘛。”
給沈箏剝橘子,“阿娘,你放心,我心里有數的。”
并不傻!
送沈箏出門的時候,還道:“我聰明著呢,該說的話,該問的話,我心里都有數。”
沈箏:“……”
我覺得你在吹牛。
走了,折筠霧樂滋滋的回去給太子殿下做針線。
跟沈箏要問的不一樣,現在心里的很。
太子殿下真的是太喜歡了!
如今他跟端王的爭端越來越大,蜀陵侯府是中立的,看著是偏向太子,但是他們皇帝的控制太深了,即便是想倒戈太子,也是倒戈不了的,所以便索把翁家用起來。
這其中,自然有他自己的考量,但沈箏今日能說出這番話來,翁健能帶著家中年輕子弟去沈箏那里表述一番,特意提到了,便是太子殿下了話。
在一起久了,折筠霧也能猜到太子殿下說的是什麼話。他應當說:你們是太子妃的娘家,孤幫扶你們一把,也是看在太子妃的份上。
他把拉了出來,讓翁健即便得了皇帝的首肯上了太子的船,也記得他是因為太子妃才有的今日機遇。
折筠霧一邊做針線,一邊滋滋的很。
太子回來的時候,見滿眼的,撲進他的懷里蹭啊蹭,還去解他的腰帶,便連忙抱著人就往屋子里面去,一邊沒經住低頭去吻的鼻子眼睛,一邊又很克制,畢竟還是大白天的,他響午用了膳食,還得回去批改折子。
于是手就握住解他腰帶的白爪子,“怎麼了?”
怎麼這般激?
折筠霧見他裝,不管不顧的繼續去他服,頭湊過去,果然他就沒忍住,按住腦袋親,親完之后,也就不管其他的了,把榻上的小案桌子往地上一砸,了炕,熱的正正好,便把被子一蓋,跟胡鬧去了。
鬧著鬧著看時辰,快到用膳的時候了,折筠霧氣吁吁的問:“殿下嗎?”
反正不!
這種時候太子怎麼會,便又胡鬧起來,鬧了大概有一個時辰,兩個人才纏在一起平靜下來,太子,嘶了一口——被咬了。
他好笑的道:“你今天怎麼了?”
折筠霧眼睛亮亮的道:“我好喜歡你啊,殿下。”
太子好奇,“今日怎麼如此激?是見了翁夫人?”
折筠霧抱著他,又要去蹭他的臉,太子可不敢讓再來行,連忙拉開,“翁夫人說什麼了?”
折筠霧就說了。
好啊!
太子:“……”
他想,我都為你做這麼多事了,你怎麼才?
他就不是跟高興。
這回到折筠霧不高興了,我都這麼激你了,你怎麼還不高興?
太子就責備,“自從生了阿昭這回,你就對我不太好。”
瞪他,還敢打開他的手,不讓他。
折筠霧:“我沒有啊,我對你一直很好。”
太子:“有今日好?你自己著良心想想。”
折筠霧的良心痛了。
于是盡職盡責的伺候著殿下出門,可回去躺著休養的時候想了想,又見覺得不對:哪里有人天天這麼激的做房事啊!
不過想到太子殿下,又萎靡了一瞬:哦,太子殿下每次都很有力。
嘆息,“他還是白日里不累。”
累了,就沒神了。
今年的宮宴倒是熱鬧。端王不在,五六七跟端王都遠了關系,八九十年紀還小,于是宮宴之上,除了余貴妃臉不太好外,大家的心都很好。
至于為什麼心不好,便是因著余家的娘家人沒有進宮。
作為貴妃,余家本是不能進宮的,但太后寬宥,便準了余家參宴,可余家人卻臨到要進宮的時候,遞了折子進來說病了。
余貴妃臉上便不好看。
你病了一個,其他的不能進來補著嗎?但就是沒有進宮的。
究其原因,還是端王砍了余國慶的腦袋。
余貴妃心里一陣嘆息,心里又惱恨余家不給面子,又惱恨端王實在是做的太過,即便有千萬種理由,你也不能把余國慶直接砍了啊。
你這般贏得了皇帝的心,可余家的心呢?
你證明了自己,可你站在別人的尸骨上,赫赫白骨壘在你的腳面,那別人還能再相信你?
卸磨殺驢,何況你還沒有磨完豆子。
余貴妃心里埋怨兒子不聽話,但也知道他是被急了。為什麼被急了,便是因為五六七三個王爺倒陣去了太子那邊。
他們四個是真正的一起長大,如今了這個局面,余貴妃想要幫助端王挽回一下局面都不能。
出身書香門第之家,有著京城第一才女之名,最後卻落了一個被賣商人妾,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慘境地。 重生歸來,連月瑤發誓,這輩子再不讓人操控她的命運。她要走一條全新的路,哪怕佈滿荊棘也要堅持下去。只是世事無常,命運的齒輪早已轉向,一切都偏離了她的預定。
什麼?白狼送女? 老鄭家添了龍鳳胎? 雞蛋一堆一堆的下,魚往身上跳? 鄭家這是開始走運了啊。 她本是觀音菩薩蓮花池裏的一條小錦鯉,因咬斷一株蓮花被罰輪回,剛出生就被賊人偷盜扔在了大山裏,錦鯉本就集大運所在,又經常聽觀音頌佛,所以自帶福氣運氣為一身,被山裏成了道行的白狼所救,叼到山下即將生產的農人收養。 龍延村有一戶鄭家,家境十分貧困,小子生了一個又一個,就是沒有小閨女。於是盼著老大媳婦肚子裏能生出個女娃,結果卻盼來了白狼送女,福運集一身的小錦鯉,成了家裏唯一的女娃娃,從此以後好運不斷,喜事連連。
傅羨好出生名門望族,十一歲那年被作爲人質送到皇后身邊,成了皇后的貼身女官。 自那以後,她的一言一行受衆人矚目,腳下的每一步如履薄冰,一朝行差踏錯受累的不僅僅是她,而是整個傅家。 按傅家和皇后的約定,十八歲一到,她就可以出宮。 傅羨好日復一日地數着日子,十八歲那年,她告別了臥病在榻的皇后,收拾行囊離開這座困住她多年的牢籠。 才踏出皇后宮門,就遇見迎面而來的太子殿下,蕭瑾承。 朝臣口中光風霽月的他指節微擡,命人卸下她的行囊,將她帶去了東宮,拘在偏殿之中。 他捏着傅羨好下頜的指腹慢條斯理地摩挲着,眼眸中閃過淺薄的笑意,說出口的話卻讓她渾身一顫,頃刻之間便墜入萬丈深淵。 “孤準你走了嗎?” - 傅羨好深夜敲開宮門的那日起, 蕭瑾承就不打算放她離開。 - 踏上蕭瑾承這條船伊始, 傅羨好就沒想過自己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