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黑虎掏心
右拳打出,拳到中途,右臂又中一刀。鳩智真力貫於掌緣,這一斬已不遜鋼刀,一樣的能割首斷臂,但大錘右臂連中兩刀,竟渾若無事,反震得他掌緣生疼。
鳩智駭異之下,心念電轉,尋思:“這小和尚便練就了金鐘罩、鐵布衫功夫,也經不起我這幾下重手,卻是何故?啊,是了,此人僧之是穿了什麼護寶甲。”
一想到此節,出招便隻攻擊大錘麵門:“大智無定指”、“去煩惱指”、“寂滅抓”、“因陀羅抓”,接連使出六七門林神功,對準大錘的眼目咽招呼。
鳩智這麼一快速的搶攻,大錘這時連“韋陀掌”也使不上了,一拳一拳的打出,全是那一招“黑虎心”,每發一拳,都將鳩智退半尺,就是這麼半尺之差,鳩智種種神妙的招數,便都不能及。
頃刻之間,鳩智又連使十六門林絕技,林群僧隻看得目眩神馳,均想:“此人自稱一兼通本派七十二絕技,果非大言虛語。”
但大錘用以應付的,卻隻一門“韋陀掌”,或而且在對方迅若閃電的急攻之下,心中手上全無變招的餘裕,打出一招“黑虎心”,又是一招“黑虎心”,來來去去,便隻依樣葫蘆的一招“黑虎心”,拳法異常簡單。
但這招“黑虎心”中所含的勁力,卻竟不斷增強,兩人相去漸遠,鳩智手指手爪和大錘的麵門相距已逾一尺。
鳩智早已發覺,大錘拳力中也有強大力,而且還遠在自己之上,隻是似乎不大會使,未能發揮威力而已。
眼見大錘又是一招“黑虎心”打到,突然間掌一沉,雙手陡探,已抓住大錘拳頭,正是林絕技“龍爪功”中的一招,左手拿著大錘的小指,右手拿住他拇指,運力向上急拗,準擬這一下立時便拗斷他的兩手指。
大錘兩指被拗,不能再使“黑虎心”,手指劇痛之際,自然而然的使出“天山折梅手”來,右腕轉個小圈,翻將過來,拿住了鳩智的左腕。
鳩智一抓得手,正欣喜間,萬料不到對方手上突然會生出一般怪異力道,反拿己腕。
他所知武學甚為淵博,但這“天山折梅手”卻全然不知來曆,心中一凜,隻覺左腕已如套在一隻鐵箍之中,再也無法掙。
總算大錘驚惶中隻求自解,不暇反攻,因此牢牢抓住鳩智的手腕,誌在不讓他再拗自己手指,忘了抓他脈門。
便這麼偏了三分,鳩智力已生,微微一收,隨即激迸而出,隻盼震裂大錘的虎口。
大錘手上一麻,生怕對方手之後,又使厲害手法,忙又運勁,強大的真氣如水般湧出。
饒是如此,鳩智三次運勁未能掙,不由得心下大駭,右手掌,斜劈大錘項頸。
他急之下,冇想到再使林派武功,這一劈已是他吐蕃的本門武學。
大錘左手以一招天山六掌化解。
鳩智次掌又至,大錘的六掌綿綿使出,將對方勢若狂飆的攻擊一一化解。其時兩人近搏,呼吸可聞,出掌時都是曲臂回肘,每發一掌都隻七八寸距離,但相距雖近,掌力卻仍是強勁之極。
鳩智掌聲呼呼,群僧均覺這掌力刮麵如刀,寒意侵,便似到了高山絕頂,狂風四麵吹襲。
林寺輩份較低的僧漸漸抵不住,一個個向後,牆而立。
玄字輩高僧自不怕掌力侵襲,但也各運力抗拒。
大錘為了要替三十六、七十二島的群豪解除生死符,在這天山六掌上用功甚勤,種種微變化全已瞭然於,而靈鷲宮地底石壁上的圖譜,更令他大悟其中奧妙。
不過他尚未全力使用過天山六掌,如今鳩智掌力越來越淩厲,大錘心無二用,但求自保,每一招都是守勢。
他決不是想擊敗鳩智,隻不過想要完劇罷了,畢竟他完整的天龍八部劇纔是他想要的。
鳩智雖然是超級王者怪,但如今的大錘本不虛對方,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鳩智左手被抓,雙掌連環變化、互為用的諸般妙著便使不出來。大錘本來掌法不甚純,使單掌較使雙掌為便,一個打了個對摺,十掌法隻剩五,一個卻將二三的功夫提升到了四五。
一炷香時刻過去,兩人已拆數百招,仍是僵持之局。
玄慈、玄渡、神山、觀心、哲羅星等諸高僧都已看出,鳩智左腕製,掙紮不,但大錘的左掌卻全然於下風,隻有招架之功,無毫還手之力,兩人都是右優左劣。
這般打法,眾高僧雖見多識廣,卻是生平從所未見。其中林眾僧更多了一份驚異,一份憂心,夢乃是林高僧,下山這段時間,卻不知從何學了這一驚人技藝回來,又見他抓住敵人,並不能製敵,但鳩智每一掌中都含著摧筋斷骨、震破家真氣的大威力,隻要給擊中了一下,非氣絕亡不可。
此刻林眾僧中,不論哪一個出手相助,隻須輕輕一指,都能取了鳩智的命,但這番相鬥,並非誌在殺了對方,而是為了維護林一派的聲譽,若有人上前殺了鳩智,隻有大損林派令譽。
群僧個個提心吊膽,手心中一把汗,瞧著二人激鬥。又拆百餘招,大錘驚恐之心漸去,於天山六掌的妙領悟越來越多,十招中於九招守之餘,已能還擊一招。
他既還擊一招,鳩智便須出招抵,攻勢不免略有頓挫。其間相差雖然甚微,消長之勢,卻是漸漸對大錘有利,又過了一頓飯時分,大錘已能在十招中反攻兩三招。林群僧見他漸困境,無不暗暗歡喜。
神山上人自從鳩智一現,看上去非常的矛盾,既盼鳩智殺滅林派的威風,又不願異邦僧人到中土來橫行無忌,自己卻無力將之製服。
待見鳩智與大錘相持不決,隻盼兩人兩敗俱傷,同歸於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