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罪魁禍首
慕容複道:“爹爹,我眾彼寡……”
鳩智也道:“慕容先生何出此言?小僧如有一口氣在,決不容人一指加於先生。”
慕容博道:“大師高義,在下了這樣一位朋友,雖死何憾?蕭兄,在下有一事請教。當年我假傳訊息,致釀巨禍,蕭兄可知在下乾此無行敗德之事,其意何在?”
蕭遠山怒氣填膺,戟指罵道:“你本是個卑鄙小人,為非作歹,幸災樂禍,又何必有什麼用意?”
踏上一步,呼的一掌便擊了過去。
鳩智斜刺裡閃至,雙掌一封,波的一聲響,拳風掌力相互激盪,衝將上去,屋頂灰塵沙沙而落。這一掌拳相,竟然不分高下,兩下都暗自欽佩。
大錘和古聖互相對視,都冇有互相手的意思。
他們都知道劇的走向,知道惡鬥下去冇有任何意義,因為傳說中的掃地僧就要出現了!
慕容博道:“蕭兄暫抑怒氣,且聽在下畢言。慕容博雖然不肖,江湖上也總算薄有微名,和蕭兄素不相識,自是無怨無仇。至於林寺玄慈方丈,在下更和他多年好。我既費儘心力挑撥生事,要雙方鬥個兩敗俱傷,以常理度之,自當在重大理由。”
蕭遠山雙目中噴出火來,喝道:“什麼重大原由?你……你說,你說!”
慕容博道:“蕭兄,你是契丹人。鳩智明王是吐蕃國人。他們中土武人,都說你們是番邦夷狄,並非上國冠,令郎明明是丐幫幫主,才略武功,震爍當世,真乃丐幫中古今罕有的英雄豪傑。可是群丐一知他是契丹異族,立刻翻臉不容,非但不認他為幫主,而且人人慾殺之而甘心。蕭兄,你說此事是否公道?”
蕭遠山道:“宋遼世仇,兩國相互攻伐征戰,已曆一百餘年。邊疆之上,宋人遼人相見即殺,自來如此。丐幫中人既知我兒是契丹人,豈能奉仇為主?此是事理之常,也冇有什麼不公道。”
頓了一頓,又道:“玄慈方丈、汪劍通等殺我妻室、下屬,原非本意。但就算存心如此,那也是宋遼之爭,不足為奇,隻是你設計陷害,卻放你不過。”
慕容博道:“依蕭兄之見,兩國相爭,攻戰殺伐,隻求破敵製勝,克大功,是不是還須講究什麼仁義道德?”
蕭遠山道:“兵不厭詐,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你說這些不相乾的言語作甚?”
慕容博微微一笑,說道:“蕭兄,你道我慕容博是哪一國人?”
蕭遠山微微一凜,道:“你姑蘇慕容氏,當然是南朝漢人,難道還是什麼外國人?”
大錘微微搖頭,玄慈方丈學識淵博,先前聽得慕容博勸阻慕容複自殺,從他幾句言語之中,便猜知了他的出來曆。蕭遠山一介契丹武夫,不知往昔史事,便不明其中由。
慕容博搖頭道:“蕭兄這一下可猜錯了。”
轉頭嚮慕容複道:“孩兒,咱們是哪一國人氏?”
慕容複道:“咱們慕容氏乃鮮卑族人,昔年大燕國威震河朔,打下了錦繡江山,隻可惜敵人兇險狠毒,顛覆我邦。”
慕容博道:“爹爹給你取名,用了一個‘複’字,那是何何含義?”
慕容複道:“爹爹是命孩兒時刻不忘列祖列宗的訓,須當興複大燕,奪還江山。”
慕容博道:“你將大燕國的傳國玉璽,取出來給蕭大俠瞧瞧。”
慕容複道:“是!”
手懷,取出一顆黑玉雕的方印來。
那玉印上端雕著一頭形態生的豹子,慕容複將印一翻,顯出印文。鳩智見印文雕著“大燕皇帝之寶”六個大字。
蕭氏父子不識篆文,然見那玉璽雕琢緻,邊角上卻頗有破損,顯是頗曆年所,多經災難,雖然不明真偽,卻知大非尋常,更不是新製之箋。
慕容博道:“你將大燕皇帝世係譜表,取出來請蕭老俠過目。”
慕容複道:“是!”
將玉璽收放懷中,順手掏出一個油布包來,打開油布,抖出一副黃絹,雙手提起。
蕭遠山等見黃絹上以硃筆書寫兩種文字,右首的彎彎曲曲,眾皆不識,想係鮮卑文字。
左首則是漢字,最上端寫著:“太祖文明帝諱”,其下寫道:“烈祖景昭帝諱雋”,其下寫道:“幽帝諱”。
另起一行寫道:“世祖武帝諱垂”,其上寫道:“烈宗惠帝帝諱寶”,其下寫道:“開封公諱詳”、“趙王諱麟”。
絹上其後又寫著:“中宗昭武帝諱盛”、“昭文帝諱熙”等等字樣,皇帝的名諱,各有缺筆。
至太上六年,南燕慕容超滅國後,以後的世係便是庶民,不再是帝王公侯。年代久遠,子孫繁衍,蕭遠山、蕭峰、鳩智三人一時也無心詳覽。但見那世繫上最後一寫的是“慕容筆”,其上則是“慕容博”。
鳩智道:“原來慕容先生乃大燕王孫,失敬,失敬!”
慕容博歎道:“亡國民,得保首領,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隻是曆代祖宗訓,均以興複為囑,慕容博無能,江湖上奔波半世,始終一無所。蕭兄,我鮮卑慕容氏意圖複故國,你道該是不該?”
蕭遠山道:“則為王,敗則為寇。群雄逐鹿中原,又有什麼該與不該之可言?”
慕容博道:“照啊!蕭兄之言,大得我心。慕容氏若要興複大燕,須得有機可乘。想我慕容氏人丁單薄,勢力微弱,重建邦國,當真談何容易?唯一的機緣便是天下大,四下征戰不休。”
蕭遠山森然道:“你造音訊,挑撥是非,便在要使宋遼生釁,大戰一場?”
慕容博道:“正是,倘若宋遼間戰爭複起,大燕便能乘時而。當年東晉有八王之,司馬氏自相殘殺,我五胡方能割據中原之地。今日之熱,亦複如此。”
鳩智點著道:“不錯!倘若宋朝既有外患,又生,不但慕容先生複國有,我吐國蕃國也能分一杯羹了。”
蕭遠山冷哼一聲,斜睨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