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玄幻奇幻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第214章 注定的失敗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第214章 注定的失敗

“……”

一時之間,四周唯有靜默。

在場所有人的神皆不一而同。

有太多百姓對江河的供認不諱到奇怪。

為什麼這個人,甚至連狡辯的余地都不給自己留下?

他真當幾萬條人命是小事麼?他以為自己這偌大的罪行,真的能被魚玄機保下來麼?

倘若鯉國的圣上執意要保下江河,那他離引起民憤,為亡國之君也便不遠了。

薛正亦是心驚的一員。

他沒搞明白江河在想些什麼。

他不信以江河的腦子,想象不到承認罪行所帶來的后果。

他本就是為了鯉國的國運而來,如今供認不諱,究竟在抱著什麼打算?

魚玄機都要咬碎了牙,瞪著一臉平靜的江河,目眥裂。

你在想什麼!

魚玄機向江河不斷擺弄著眼

他剛才明明都聽到薛正要為江河辯解。

自己只要順著薛正的話說下去,未必不能在萬千百姓面前保住江河的位子。

平時見你小子通善事的,怎麼今天腦子這麼不開竅?

魚玄機信任江河,不希他就此自暴自棄,連忙給江河找臺階下:

“江國師,你與薛國師共事半年之久,朕都看在眼里,知曉你并非是嗜殺野蠻之輩。

你這麼想,是否是有著什麼苦衷?

我大鯉繁榮千年,大鯉的子民亦是博學多識,并非蠻不講理之輩。有什麼話你好好說出來,朕也并非不能理解你。”

在江河激起民憤的當下,魚玄機幾乎是著頭皮在為江河開

但江河仍不領

“陛下不必為我開,我的確要殺他們。今天就算前輩不手,我也會親自出手。”

江河話音一落,赫然在群眾之中引起軒然大波。

當即便有人坐不住了,吆喝著嗓子痛罵江河:

Advertisement

“大膽!你這仗勢欺人的狗賊,陛下與薛國師皆在,還敢如此出言不遜!你這是罔顧法度,將我大鯉的面子置于何——”

“聒噪。”

只是那人話還沒說完,卻見一道燦金的流,拖曳著璀璨的尾翼,只在須臾之間,便要扎在那人的口之上。

“流火盾!”

薛正沒想到江河還要出手,掐訣施法,連忙在那人的面前立起一道赤紅的火盾,攔截了迅捷的金

那小劍遇火則消,崩碎了星,不見蹤影。

但突如其來的變故,卻將那帶頭抨擊江河的百姓嚇個不輕。

“殺人了!殺人了!”

他癱坐在地上胡向后退去,驚擾著人群就要四散逃離。

魚玄機后怕之余,連忙高聲喝道:

“有朕與薛國師在,大家不要害怕!”

有薛正這個定海神針在,魚玄機的話尚還能夠起到一定作用。

就要四散逃離的人群也漸漸回過味兒來,向著魚玄機的方向開始靠近。

“江河,你瘋了麼!?”

薛正完全不明白江河在做什麼,為了防止江河再度行兇,他不得已放出三團火球襲向江河,牽制他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上。

他試圖以傳音的方式去與江河對話:

“難道你聚攏這些百姓,不是為了應付師妹來差麼?

為什麼師妹都已經放棄,你卻仍然不肯停手?”

薛正沒有下死手,江河便可輕易的躲過三道火球的攻勢,任由他們落在自己的腳邊潰散。

他從乾坤袋中出一桿纖長拂塵,延展起麈尾,便要掃向薛正的腰

“濁仙的事解決了麼?”

薛正見江河似是要拖延時間,為兩人多爭取幾分時間,便隨手揚起一條火鞭,與江河纏斗起來:

Advertisement

“你真的認同師妹的做法麼?你圖謀的難道不是鯉國的國運麼?

你明不明白,只要你有一丁點屠殺這數萬百姓的想法,你便注定無法染指鯉國的民心,那國運也便與你無緣!”

有了半年練劍的基礎,江河的作遠比在青玄觀時要利索太多,與薛正纏斗起來也有模有樣。

外行人本瞧不出二人一心兩用,只覺薛國師似乎穩江河一頭,也因此松了一口氣。

似乎只要有薛正在他們的前,便不會有人再靠近死亡。

“我很清楚。”江河平靜地回答。

“你既然明白,又為何——”

“薛前輩,我們已經失敗了。”

“你說什麼?”

薛正了眉頭,

“失敗,指的是什麼。”

江河心道:

“從確定路任家便是濁仙開始,我們的敗局就已經注定——

在我們對濁仙一無所知時,濁仙已經化名來到了鯉國。

在我們堪堪知曉濁仙出現在鯉國時,他已經在鯉國促了邪教。

當我們用盡一切手段追查濁仙時,他所埋下的棋子已經固的定局。

我們掌握的信息太過模糊,在與濁仙的對局中,只能一步慢、步步慢。

哪怕路任家死道消,他留下來的坑也是難以想象的壑,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錦京城的三十萬百姓里,到底安了多棋子。

這場對局,從一開始就沒有贏下的可能。”

江河的話字字中心口,薛正對當下面臨的局面又如何不知。

哪怕百般不愿,也必須承認,路任家自打一開始便已經贏下了這場不公平的對弈。

“那我們也不必如此偏激,可以在往后的日子里慢慢揪出那些匿的殘黨。

他們總會想要做些什麼,我們總有一天能剝繭,將這些殘黨從鯉國挨個拔除——”

Advertisement

“我們沒有時間了。”

江河坦然道,

“前輩,鯉國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殘黨的患。

哪怕我們擁有短暫的息,也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邊關的蠻國虎視眈眈,若真等到兩患同時發,到時我們只會是分,疲于應對。

與其到了那個時候腹背敵,不如趁早引憂的矛盾,趕在蠻國打破僵局之前將它解決。”

“我知道、我知道。可你要屠殺的不是一兩個人,是數以萬計的百姓。

整個錦京城一共就三十萬人,這個國家還需要百姓務農、經商、生產,你平白斬去幾萬人的命,讓這個國家就此陷停滯,它也一樣會垮!”

薛正想要擺正江河的心態,不由焦急勸說道。

但江河顯然比他更明白:

“我當然明白你的意思。

今天殺了這幾萬人,明天就會有更多的人懷疑自己會不會為下一個犧牲品,每個人都要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社會調不起來,人人擔驚怕,這個國家就要被這麼拖垮。

路任家從一開始,便讓我們陷到了兩難的抉擇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