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玄幻奇幻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第232章 明了的長嘆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第232章 明了的長嘆

“你知不知道現在劍宗上下一心,要講究和睦氛圍?就連鹿長老那麼懈怠的人,如今都以作則,隔三岔五為宗門弟子講解劍意要

你倒好,本事不大,脾氣不小。就要用死劍對敵,致人于死地,你那破丁點靈氣夠干什麼的?

若不是與你切磋的弟子沒見過你這樣的,被死劍的架勢嚇了一跳,自行認輸,你那丁點靈氣恐怕連渣都剩不下。”

“我,我也不是有意的……”

“不是有意?但凡用死劍,便要抱有致人死地的決心,你的決心都這麼充分了,還敢說不是有意的?”

葉鶯歌氣惱地拿竹劍拍了拍魚劍的臉頰,

“就你這破大點糨糊腦子,還想著殺人是吧?他是惹你了還是怎麼地了?”

“沒惹我,我們就是平常切磋。”

“平常切磋你就要殺人?”

“我,我真不是有意的。”

魚劍連忙解釋道,

“我只是不想輸。”

葉鶯歌皺了皺眉,等待魚劍繼續辯解下去。

“我不想輸,但我真的打不過他。我甚至連劍經都沒學明白,更別提應對一個使劍好手。

但是我真的不想輸,我知道正常打我一定是打不過他的,可我渾上下拿的出手的,能夠應對他的……只有死劍。

我不想輸,所以我就只能用死劍。”

“你這什麼鬼點子,把死劍當尋常劍招來用?”

“我總要把握我唯一的機會。”

葉鶯歌不知是該氣還是該笑。

說這魚劍值得關注吧,他偏偏沒太多習劍的天賦。

但要說魚劍毫無天賦,他又反而能領悟死劍劍意。

甚至能調自己的緒,將死劍這等,須得秉承強烈意志的劍意隨意使用。

而只是為了一個‘不想輸’的淺薄理由。

Advertisement

“但凡你的對手沒有認輸,你這一劍下去,數月以來的修為便功虧一簣。

只是幾個月的修為,你可以不在乎。可若是幾年、幾十年呢,但凡遇到些事,你都要用死劍回應回去麼?”

葉鶯歌問。

“我不知道,我只是在那一刻不想認輸。”

魚劍執拗的回答。

葉鶯歌無法會到魚劍的執著。

看來,兩人切磋并非是生死相爭,不到要關頭,永遠也不可能選擇‘死劍’這條玉石俱焚的路。

更何況,在數百年的人生之中,鮮有敗績。

也無法會到,天賦平平的魚劍,難求一勝的執著。

葉鶯歌沒辦法對魚劍的選擇予以置評,只是覺得他腦袋軸的,永遠也轉不過彎來。

漫長的人生中,也見過不諸如此類的劍癡,他們各有各的執著,在外人看來可笑的想法,于他們而言卻是無可搖的決心。

眼前的小子有點類似的苗頭,倒是讓有些驚訝。

但執著也無法抹平天賦的差距,葉鶯歌還是想不通宗主究竟為何看重這小子。

想不通,也便懶得再想,反正找個時間去問問宗主,總該得到個結果:

“你想怎麼贏都無所謂了,但你做事之前,最好考慮考慮后果。

昨日與你切磋的那個人,是怕了你。但這劍山之上,不會所有人都怕你。

如果你為了一場無關痛的切磋,而殘害了同門的命,自有門規會好生置你,你且好自為之。”

“我、我知道了。”

葉鶯歌也沒管魚劍有沒有聽進去,懶得再作理會,抬頭看了看濃云布的天穹,估著當下的時間,便要離去。

魚劍見葉鶯歌就要走,不由問道:

“師父,你要去哪里?”

Advertisement

葉鶯歌冷冷瞥了這笨蛋徒弟一眼,只道:

“關你屁事。”

“不是,師父,我是想問,我今天有些事,但是我這點腳力,跑幾天也下不了山,想問問您能不能帶我下去一趟。”

“關我屁事。”

魚劍近乎有些哀求道:

“求求你了師父,我真的下山有急事啊……”

葉鶯歌皺了皺眉:

“什麼事。”

見葉鶯歌有了反應,魚劍連忙解釋道:

“早在半年以前,我上山那會兒,我父皇就與我說過,會在新年前后過來看我一趟。

但如今劍宗不是要封山三年麼,什麼消息都傳不出去,外人也再也上不來。

我便想著早些在山下呆著,如此一來也好與父皇會面,免得他在山下多等。”

“你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葉鶯歌毫不留道,

“宗主下令封山三年,就是擔心山中有什麼殘存的污濁通過各種方法,通向山外,釀不可控的禍患。

別說是讓你與凡人會面了,但凡你有些下山的念頭,都要被人百般盤查,強行遣返。

你既是踏上修行之道,遲早也要了斷塵緣。

正好,干脆借此機會,徹底與過往分割,免得日后還要被塵緣擾了心神。”

魚劍的想法,已經天真到令人發笑的地步。

但葉鶯歌也懶得花時間嘲笑這天真的‘皇子’,不再耽擱時間,踏上飛劍,便化作一抹捉不到的流,兀自遠去。

徒留魚劍一個人在寒風中支支吾吾。

“唉……”

他長嘆一聲,神有些黯然。

他又何嘗不知,踏了仙途,便注定要與過去分割。

其實他也正好想借著此次父皇前來探親的機會,徹底與父皇做一次告別。

他已經是劍宗的弟子,而并非鯉國的皇子。

Advertisement

他往后的日子里,已然沒有了家國的重量。

但那畢竟是自己的父親,魚劍并不想表現的太過絕——

總歸是要見上一面,再與自己的父親好生道別,說上一句“后會無期”,追求自己所希冀的人生才是。

但正如葉鶯歌所言,既然遲早要斷,或許斷個徹底,不留再給彼此留以念想,也是一種選擇。

他左思右想,終是沒有邁去下山的步伐。

只是僅僅持握著‘魚腸’,面對著青翠的竹林,振臂揮起劍經上的一招一式。

……

劍山的山下,一個駐扎停留的父親,正著不遠的山腳,予以期盼的目

愈發昏沉,濃云之下,已有細的雪花紛紛而落,要在冬日的山腳覆上一層雪白。

天氣很冷,饒是他著厚重的錦袍,也仍然擋不住襲來的風雪,將他疲憊的臉頰吹得通紅。

他很想更進一步,只可惜,有一道無形的障壁阻攔著他的腳步。

他試著向山中呼喚那些仙人為自己放行,讓他去見一見自己的兒子,或是讓他的兒子來見一見他。

但那連綿的高山中靜謐無聲,仿若杳無人煙。

他只能翹首以盼,盼他的子能從山上匆匆趕來。

他本想帶些吃的糕點過來,奈何難以保存,一路上都進了他的胃里。

后的車馬里,還有許多過冬的服,他不愿讓子在巍峨的高山涼。

他就這麼翹首以盼著,在風雪之中等待了七天。

他沒能見到任何一個人。

“陛下,再過幾天便是立國新年了,咱們若是再不往回趕,就要來不及了……邊關之外,尚有楚國虎視眈眈,咱們不能再耽擱了啊。”

陪著魚盛民,一直等候了七天的親信,終于勸阻了起來。

魚盛民微微瞇起了眼,看著那下山的羊腸小道,久久無言。

半晌,他終是道:

“是拖了太久了,我們回京吧。”

他有些憾地邁起了步子。

但就像是不死心一般,哪怕在趕向馬車的這段不長的距離里,他也三步回頭。

但現實終究讓他有所失

最終留下的,也只有一聲明了的長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