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鄧立鬆家裡,兩隻小貓咪也不膽怯,跟著墩墩跑進擺滿了玩的房間中,磨爪子、爬樹、追逐嬉鬧,玩得不亦樂乎。
完全忘了住的地方已經改變,邊也沒了媽媽和兄弟姐妹。
“貓媽媽會不會想它們呀?”
沈佳悅有些心疼母貓,生怕傷心難過。
林旭對說道:
“就算咱們不把小貓帶走,母貓覺得它們能獨立生存的時候,也會驅趕,讓它們自己去覓食生活。”
母貓是不可能一直帶著小貓的。
沈佳悅一聽,這才放下心來,把包裡的卡片相機拿出來,對著房間中玩耍的三隻貓咪拍了起來。
墩墩第一次帶孩子誒,一定要拍下來留念。
蔡森和鄧立鬆對自己的貓都非常滿意,兩人此時像個新手爸爸一樣圍著林旭:
“貓剛到家吃什麼比較好啊?”
“兩個月的貓還沒斷吧?需要餵嗎?”
“用不用去洗個澡做個檢什麼的?”
“……”
林旭擺擺手說道:
“蒸蛋黃配貓糧就行,的話,可以適當喂點羊,倒盤子裡讓它們就行,洗澡檢就算了,先讓它們適應,過個一週左右再去做檢,洗澡就算了,貓洗澡太容易染貓瘟,沒必要。”
說完,他又代了需要注意的事項:
“貓是沒有飽腹的,有東西就可勁兒吃,所以你喂的時候得定時定量,超過十五分鐘就把盤子端走,還要觀察別便,要一直便就換系貓糧。”
蔡森撓了撓他那冠一樣的莫西幹髮型,好奇的問道:
“系貓糧有什麼神奇之嗎?”
“國允許往貓糧中添加量的蒙土,這種貓糧吃多點也不會便,比較適合貓生長期食用,不過喂系糧得注意觀察別便,便和便對貓的危害都很大。”
“懂了,我這就下單買點兒。”
沈佳悅拍完一段視頻說道:
“你們別忘了給貓貓取名字,寵醫院給貓貓辦醫療本要用的,回頭辦寵證植芯片也得用。”
這麼一提醒,兩個新手爸爸這才反應過來。
“對啊,倆小傢伙還沒名字呢……什麼好呢?”
鄧立鬆想了想說道:
“我家這個牛就喬治吧,這是我喜歡的一個漫人。”
喬治?
這不就是佩奇的弟弟嗎?
你這是打算讓這隻牛長豬咪嗎?
蔡森說道:
“這是宮裡出來的貓,咋能個國外名字呢?怎麼著也得加上個姓氏吧?對,加個新覺羅的姓氏,就新覺羅·喬治,這一聽是不是就順耳很多了?”
鄧立鬆眼前一亮:
“就是啊,這個名字不錯,新覺羅·喬治,傳統風+西洋風,確實洋氣。”
林旭提醒道:
“這個名字容易捱罵,說不定就有網友覺得冒犯了皇族……”
蔡森啐了一口:
“狗屁的皇族,大清都滅多年了?有些人咋還跪著沒起來呢?這是趕上新中國了,要擱過去的朝代更迭,什麼皇親國戚全咔嚓了,誰還敢提這一茬啊。”
他憤青一樣罵著的時候,鄧立鬆突然說道:
“你沒必要這麼罵自己……”
什麼況?
蔡森不是在罵大清皇族嗎?咋罵自己了?
林旭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三木你是大清皇族?”
“我正黃旗的!”
憤青起來連自己都罵,牛!
蔡森說完,一副老父親的表看著貓城堡上舉著尾玩耍的小三花,眼神中滿是溫。
他說道:
“據說名字代表著父母的期待,那我這隻小三花就壯壯吧,新覺羅·壯壯,只要長得壯實點就行。”
這名字是不錯,但林旭不得不提醒他一句:
“絕大多數的三花都是母貓,你確定給母貓取名壯壯?”
蔡森一聽,當即就又改了個名字:
“那就葉赫那拉·佩琪吧,跟喬治湊一對兒姐弟。”
就這樣,兩隻貓的名字確定了下來。
牛貓新覺羅·喬治,三花貓葉赫那拉·佩琪,大清皇族的兩大姓氏算是被佔全了,也算是沒有辱沒皇家名頭。
三隻貓一直在玩耍,玩累的時候,墩墩還給兩個小傢伙了,一副關小跟班的架勢。
吃過保姆阿姨做的午飯,林旭原本要帶墩墩和沈佳悅一塊兒回去的。
但看墩墩帶孩子玩得開心,就讓它和沈佳悅留下了。
小貓剛離開母親,既然跟墩墩這麼親,就多待一會兒,省得墩墩離開了之後,兩隻小傢伙害怕。
開車回到迎春街。
林旭把雕刻好的玉擺件搬到了店裡。
這玉雕刻得很,下面還帶著一個底座,把墩墩的姿態完展現了出來,舒雲一看就喜歡得不行:
“老闆,這擺件準備放哪啊?”
“我準備過些天讓我爸媽帶回去,先擺到景區的小廟裡,蹭著山神吸收一點香火,也算是開了……等開分店的時候再運回來,放在分店裡當鎮店之寶。”
總店的話,自然是墩墩本坐鎮了,而分店就用這些擺件增加墩墩元素,不至於讓顧客失而歸。
“這個主意不錯,可是咱啥時候開分店啊?”
“年底再說吧,現在還不行,顧不上。”
開分店不是資金夠就行的,最主要得有足夠的人手,各崗位的員工,都不輸總店這邊。
否則分店就算開起來,也只會給林記的品牌抹黑。
而林旭所有的商業核心就是林記,這是基石,是萬萬不能有失的。
“下午我去公司那邊拍視頻,手機會靜音,有事兒你給曉琪姐或者燕姐打電話就行。”
“好的老闆。”
玉擺件在一個滿是泡沫的箱子裡放著,而箱子則被舒雲放進了服務檯下面的櫃子裡,確保不會被人。
來到樓上,林旭去麪點部裝了一些牛闖做的黃饃饃,便開車去了公司。
這些黃饃饃用的餡料,有上次林旭在家試的,也有牛闖他們自己琢磨的,一共二十多種,今天就是讓公司那邊的人都嚐嚐,選擇幾種味道不錯的黃饃饃在店裡上新。
到了公司樓下,正好到了騎著托車過來的齊思明。
“黃饃饃擺弄出來了,二十多種餡料,等會兒你嚐嚐。”
“行的。”
乘坐電梯上去,林旭見到已經到了的邱振華在跟耿立山喝茶閒聊。
曾曉琪在一旁的電腦前,快速的敲擊著鍵盤,還在寫《國宴》紀錄片的稿子,這個工作量比較大,得抓一切時間趕進度。
林旭從袋子裡將餐盒拿出來,裡面是蒸好的黃饃饃。
不過跟上次陳燕和沈佳悅做的鄉土風黃饃饃不同,這次牛闖他們完全是按照點心的套路做的。
黃饃饃不到拳頭大,饅頭形,表面完整亮,黃澄澄的看著就讓人想咬一口。
“妹夫,這是新做的點心嗎?”
陳燕走過看,看著這些黃饃饃,忍不住拿起了一個。
林旭說道:
“新做的黃饃饃,你們都嚐嚐順便幫我選出幾種最好吃的口味,回頭店裡準備上新了。”
陳燕詫異的看著手中的點心。
想起上次和表妹包的黃饃饃,蒸好後歪七扭八四分五裂,跟開花饅頭一樣。
而這黃饃饃卻緻得像是開了,差距也太大了吧?
拿著咬了一口,臉上的震驚變了驚喜:
“玫瑰餡兒的?這覺很不錯啊。”
一聽是玫瑰餡,曾曉琪停了下來:
“好吃嗎燕寶寶?”
“超好吃,裡面還有丁和一點點火丁,甜中帶著一火的鹹鮮,一下子讓黃饃饃有了雲月餅的覺。”
曾曉琪起過來,拿起另一個玫瑰餡黃饃饃嚐了嚐一口,頓時被這味道給吸引住。
玫瑰餡的黃饃饃就兩個,小唯和小穗下手慢了,只能拿了別的。
耿立山放下茶杯笑呵呵的說道:
“剛沏上熱茶,就有點心吃,真是一樁事。”
他拿起一個紅豆沙餡兒的黃饃饃嚐了嚐,覺得味道和口都不錯,尤其是炒過的紅豆沙,不僅帶著沙沙的口,同時甜的,吃起來很過癮。
很快,攝像師、燈師、以及公司其他人,都過來品嚐黃饃饃。
“我這個棗泥豆沙的好好吃!”
“黑芝麻的也很棒,好香,還流油呢。”
“哈,我吃的是黃流心的黃饃饃,覺跟吃月餅一樣。”
“我這個是芝麻花生的,吃起來顆粒很足,嚼起來特別香。”
“我這個是芝士南瓜的,哈哈,看拉好長啊!”
“……”
各種餡料的黃饃饃,讓每個人吃得都很開心。
林旭也跟著拿起一個嚐了嚐,然後看著齊思明問道:
“下午都拍什麼?”
“先拍你的紅燴牛,再拍一下芥末白和鹽煎羊,要有時間就再拍一道點心,沒時間就算了。”
拍攝不是每天都有的,基本上都是湊個大家都有時間的下午,過來集中拍一下。
畢竟不能因爲拍視頻就丟了本職工作,那樣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林旭對這安排滿意的,他說道:
“行,那就這麼著吧……食材都準備好了嗎?”
“都弄好了,老黃午飯那會兒就全送來了,保證不會誤事兒。”
“那吃完就拍!”
整整一下午,林旭都泡在公司,把紅燴牛、芥末白、鹽煎羊全都拍了個遍。
拍的時候特意錯著來的,比如做紅燴牛時,剛把牛燉上就開始拍芥末白,拍完繼續做紅燴牛。
等放進砂鍋裡燴的時候,就開始拍鹽煎羊的片頭。
這麼重疊著進行,能節省很多時間。
就是後期和攝影師有些麻煩,中間需要換儲存卡,文件保存也得提前看好,免得把幾道菜的視頻素材混在一起。
三道菜拍攝完畢,看不到五點。
林旭說道:
“那就再拍一道點心吧,人家吃飯有餐後甜點,咱拍食的,也得有這一項。”
一說到點心,大家就來勁了。
有讓做黃饃饃的,有讓做雪綿豆沙的,還有其它一些沒在《人間風味》中拍攝過的點心,大家都想嚐嚐。
林旭沒有答應下來,因爲這些都不是短時間能做出來的食。
他看著耿立山問道:
“立山先生有什麼想吃的嗎?”
耿立山想了想說道:
“我覺得做薑排叉吧,這可是我記憶中非常重要的一款點心,過去想吃都吃不著,花錢都買不到,只能等隆福寺小吃節才能買到薑排叉,而且還得早去,否則本搶不到。”
薑排叉?
這不就是前兩天獲得的薑排叉嗎?
排叉是京城這邊比較常見的麪點小吃。
把面和得的,剛能麪糰那種,經過三三餳,再搟薄片,切寬條,中間改三刀,再讓一頭從中間的刀口中穿過去。
下油鍋炸制,炸了撈出來,就是排叉。
排叉是鹹的,口很,跟中原地區的蕉葉、天津地區的薄脆很相似,吃的就是那子勁兒。
而薑排叉,或者薑排叉,則是一種薑糖味兒的小點心。
跟普通的排叉相比,薑排叉個頭小,很緻,炸了就撈出來,不能上,撈出來略一控油就得放進用薑熬好的糖漿中過一下。
過完撈出來盛在筐裡,讓多餘的糖漿滴落下來,然後就可以吃了。
整個過程比較繁瑣,而且必須現做現吃,所以哪怕是現在,薑排叉在京城也屬於高檔點心。
邱振華衝耿立山豎起大拇指:
“還是您會點,這可是一道考驗白案功夫的點心。”
薑排叉考驗的不是廚師和麪搟麪的功夫,也不是改刀做造型的手藝,而是掛糖的時機,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掛早了,排叉剛炸出來,上面都是油,本掛不上糖漿。
掛晚了,糖漿會在排叉上糊厚厚的一層。
而且掛糖差不多的時候就得上桌讓客人品嚐,要是時間長了,排叉裡面的油翻出來,糖漿又會落下來。
薑排叉這種小吃,不管糖多了還是糖,都屬於嚴重的翻車事故。
所以一般飯店不做這個,高端的點心鋪得趕巧了買,沒趕巧的話,要麼沒有,要麼已經賣。
耿立山說道:
“過去都說薑排叉是點心裡的格格,貴得很,不管做的人還是吃的人,都得小心翼翼的,不能大意。”
林旭應承道:
“既然立山先生點了這道點心,那咱就做吧,好在這種點心比較快,不耽誤下班吃晚飯。”
說完,大家便進了拍攝狀態。
簡單的開場白過後,林旭拿來一塊生薑,去皮後切大塊,和半小碗涼白開一塊兒倒進攪拌機中。
完全碎後,將水過濾出來。
用薑和麪,能讓炸出來的排叉哪怕不掛糖,吃起來也會有一淡淡的生薑味兒。
林旭往過濾好的薑中放一點點小蘇打和一點點食鹽,攪拌一下。
小蘇打能讓排叉的口更,而食鹽則是能增加面的筋。
接著往面盆里加一大碗麪,開始和麪。
排叉的面越越好,所以和的時候,就得儘可能的放水,一斤面大概二三兩就足夠了。
水,所以想要和一個麪糰,就需要講究一些技巧。
比如倒水的時候,要慢一點,同時用筷子或者手不斷在面盆中,儘可能把乾都面絮。
好用力,儘可能的一個麪糰。
好用保鮮包起來,放在一邊靜置。
林旭拍拍手上的麪,看著鏡頭說道:
“接下來就該熬薑糖了,行話也,這個有著嚴格的要求,首先就是不能上。”
別的甜品,一般都會把糖漿做金、黃、紅等等。
但薑排叉不行,薑排叉的糖漿必須是明的,這樣掛在炸得白的排叉上,纔會給人一種晶瑩剔的覺。
很多人覺得薑排叉是燕京點心中的格格,原因就是這種潔白剔的賣相,本就帶著一種貴。
要是做出來烏漆嘛黑,或者跟髒髒包一樣,估計很難讓人聯想到公主。
林旭又榨了一些鮮薑,然後配著礦泉水和明的玉米飴糖、冰糖混合在甜品鍋中,小火熬製。
做這一步的時候,他看著鏡頭說道:
“這種玉米飴糖有兩種,一種是淡黃,一種是明,一定要選明,這樣做出來的薑排叉才漂亮。”
一旁的邱振華也提醒了一句:
“熬糖漿的時候,別忘了放點冰糖,這能讓糖漿更亮,更有那種晶瑩剔的覺。”
小火熬製,一直熬到略微粘稠,關火。
再往鍋中淋一點鮮薑,攪拌均勻。
薑要放兩次,第一次是讓糖漿有姜的香味,第二次則是讓糖漿帶一點生薑特有的辣味兒,這樣的味道吃到裡,會更開胃,更過癮。
而且春天需要補氣,而生薑是補氣的佼佼者,多吃生薑對好。
林旭一邊熬,一邊跟齊思明和邱振華聊著吃生薑的好。
另一邊,沈佳悅見快五點了,便抱起墩墩說道:
“寶貝,咱要回去了,跟弟弟妹妹說再見吧,明天媽咪再帶你來找它們玩兒……有了弟弟妹妹,你是不是很開心呀?”
墩墩搖搖尾,溫的了一聲:
“喵嗷~~~~~~~~~”
章節報錯
陰宅陽宅,青烏堪輿,上仰觀天象,下俯察地理,中參人和,把握天地變化之玄奧至理,預知福禍吉兇.尋龍點穴,一指江山,寅葬卯發,催官顯貴,化煞生旺.這是一個家居設計師,無意中遭遇到天上掉下來的羅盤擦傷之後,懵懵懂懂成爲了世人眼中的風水大師.
身為傭兵之王,世界各國最受矚目的人。蕭戰回國了!為自己的哥哥報仇來了,以犁庭掃穴之勢,讓世人見識到世界傭兵的威勢!
一代傳奇戰神上門入贅,人人皆把我當作笑話!殊不知,五年後當我站起來之際,整個世界都將在我腳下戰栗!庇我家族,護我愛妻!江山如畫不如你眉眼清淺,山河千秋不及你 ...
葉天重生成了一個傻子,還是個傻子女婿!所有人都以為他是真傻!卻不知,他隻是在裝瘋賣傻!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在他的眼中,那些笑他的人,纔是真的傻子!這是一個扮豬吃虎,逍遙都市,縱享美女權錢的故事!
曖昧無限, 問題學生範偉意外得到未來文明的產物,各項能力大大提升,在花園和校花一起補習,回到家中還有美女鄰居來串門,空姐、明星、小可愛紛紛登場,曖昧不斷,精彩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