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46章 大頭

《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46章 大頭

讓我們把畫面,拉回應天府,紫城。

東宮景仁殿中,朱允熥正在接見剛剛升任工部侍郎的練子寧。

練子寧四十出頭,既有讀書人的儒雅又有能臣的干練。此時大明所取之士,還不是那些只會讀書的書呆子,更不是后來那些心不正的讀書人。盡管現在地方場上,吏治有些瑕疵。但是中樞這些員們,大多還是正氣之人。

臣,參見太孫殿下!

無須多禮!朱允熥對于歷史上這些忠臣義士總是高看幾分,溫和的笑道,賜座!

臣多謝殿下舉薦之恩!練子寧坐下后奏道,臣愚鈍,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這話過了,現在才是個侍郎就要死而后已!孤以后還指給你做更大的呢?朱允熥笑笑,又道,你在工部,管著造幣的差事對吧?

正是臣份之事!練子寧回道,殿下可是有心鑄幣?說著,面一頓,正道,殿下,如今大明未有錢荒。造幣一事,涉及地方采礦,征發民戶..........

這就是朱允熥喜歡的臣子,好臣子未見得都是明鑒萬里之人,好臣子首先要讓君主,看到所行之事的危害,不能報喜不報憂。

不是銅幣!朱允熥打斷對方,開口笑道,你上前一些,看看這是什麼?

練子寧上前,只見朱允熥的案上擺著一錠五十兩的銀錠。

這是戶部的庫銀,孤借來一錠!朱允熥笑道。

殿下,是要造銀幣?練子寧忽然心有所悟,開口說道,可是,銀子雖好,但民間尚,百姓繳納賦稅,還是以糧布銅錢為主!

現在還不是大航海來臨,全世界白銀瘋狂涌的年代。但是白銀作為貨幣,古已有之。

農人百姓那里沒有,但是孤聽說江南各,商人們已經開始用白銀折算。朱允熥說道,白銀利于攜帶,又不會貶值,那些海商來大明買東西,也都是用白銀。

Advertisement

臣略有耳聞,但民間的白銀斑雜.........

這就是孤要造幣的原因!朱允熥笑道,戶部的銀子都是收集了散碎銀兩之后,重新熔煉鑄造的。造之后最好,可是這樣一來損耗也大。往往十兩銀子,最后只能得八九兩的純銀。這樣以來,國家不是吃虧了嗎?

而且在民間,由于銀子駁雜,一直難有明確換算標準,也不利于流通兌換。商人地方大族還好,若是小門小戶的,手里有了差的銀子,兌換銅錢往往換不到價的比例。

他們是換不到,但是地方府卻可以在其中漁利,按照價收取,然后把克扣的中飽私囊。再把劣質銀子上繳國庫,如此一來豈不是一個死循環?

于國于民都不甚有利,所以孤想著,干脆國家造幣,統一度量,樣式,重量。既可以方便兌換,又有利流通,何樂而不為?

銀幣這事其實一點不難,古人能想到用銅制錢,怎會想不到用銀子鑄錢?既方便,又杜絕了一些藏的。Μ.166xs.cc

不是想不到而是不去做,明清兩朝都是白銀作為國家貨幣。如果統一的白銀的規格和匯率,那麼場上下不是了一份大收?現在如果不定下來,等將來火耗銀這事再加在百姓頭上的時候,神仙都不得這塊蛋糕。

(火耗銀從明代開始。明朝的大部分,真是打仗不行,治國不行,但是收錢的名目,一等一。)

還是那句話,改革要趁早。不能把難題,留到以后變無解的死題。

練子寧沉片刻,但朝廷制造銀幣,恐怕會引起銀價大漲。

鑄勤鑄,的鑄,這樣漲價的只能是銀幣!朱允熥早就預料到這些,現在大明的價白銀和銅錢的比例是一比一千,其實在民間有的地方是一比一千二。白銀若漲價,匯率肯定有變

Advertisement

不過,朱允熥相信等制造的的銀幣流市場,匯率馬上就會穩定下來。就算漲價,也是朝廷的銀幣漲。

再說,農家百姓此時手中沒有白銀,也不用換白銀稅,即便是漲價也傷不到他們。而一旦銀幣開始流通,反而得利的是他們。

(明朝從張居正一條鞭法開始,百姓用銀子稅。一條鞭暫時緩解了大明財政,其實對下層百姓的榨,越發的厲害了。)

殿下,造幣不是小事,臣以為該召戶部尚書,工部尚書等人,共同議之!練子寧想想,慎重的說道。

這是自然,孤和你說也不是馬上就讓你大張旗鼓的弄,而是先讓你弄出一個樣子,一個實出來!說著,朱允熥提筆在紙上畫了一個圓,你看,銅幣是方孔的,銀幣呢咱們就沒必要那樣了,不如直接做圓的。

銀貴,理當如此!練子寧說道。

一枚銀幣重一兩,不用全銀,可以是七八銀子剩下的摻雜銅等!朱允熥笑道,孤只是說個思路,畢竟若是定下來,該用什麼樣的比例,還要集思廣益。

若是有摻雜,那朝廷可從中得利!練子寧想想,這一項,怕是每年能白得純銀上百萬!只不過,若是含銀了,勢必影響朝廷的威信。依臣看,最也要八半銀子,一半銅!

這個工部侍郎,選對了!

朱允熥心里贊嘆,上說道,今日你我先把樣子定下來,圓圓的銀幣上什麼都沒有,也不好看,咱們刻上些什麼?

說著,微微沉,背面嗎,上下左右寫著洪武通寶,中間是日月星辰圖。正面嗎,干脆用人像,如何?

人像?練子寧想了片刻,可是刻太孫殿下像于銀幣之上?

我是想!可老爺子還在呢,我要是把自己頭像刻上去,老爺子不我!

Advertisement

心里罵了兩聲,臉上正道,你覺得刻孤的合適嗎?

練子寧想想,驚呼,陛下?說著,頓時興起來,若是用陛下的相,恐怕銀幣的價格,一漲再漲!當初郵票,僅是陛下的筆,就搶購一空!說著,又驚恐起來,只是殿下,這事陛下可知?

私刻皇上的肖像,可是死罪!

有孤給你撐腰放心大膽去干!朱允熥笑道,皇爺爺那里,自有孤來分說,等造了樣品,算是給他老人家一個驚喜!

有朱允熥這話,練子寧心中就放心了。文臣們都知道皇帝寵皇太孫到什麼地步,別說是做銀幣刻雕像。就是皇太孫一把火把紫城點了,估計也就是幾鞋底子的事。

不過,按照殿下這麼個造法,模人工的花費?練子寧為難道,戶部不一定肯給這個錢呀!

用孤的私房!朱允熥笑道,當初他還是吳王的時候,老爺子的賞賜中就包含黃金八百斤。如今東宮的大庫中,金銀多的是。

說著,朱允熥一擺手,王八恥,把畫像拿來!

在所有老爺子畫像之中,朱允熥挑了一張最為威嚴的。

按照這張相去刻,明白嗎?朱允熥繼續說道,回頭,你核算下需要多銀錢,孤讓王八恥給你送去!

造幣其實有兩重含義,其一確實是為了經濟流通,但是第二重是為了轉移老爺子的注意力。有了新鮮東西,老爺子的關注里都在民生上,可能對藍玉他們那邊,看的就沒那麼死了。

哎,不對!練子寧下去之后,朱允熥忽然臉有些怪異,這銀幣是仿后世銀元的,銀元袁大頭。那大明的銀元鑄之后,會不會朱大頭!

嗯,朱大頭可能是老爺子。等以后自己的頭像掛上去,興許會被朱小頭!

Advertisement

練子寧退去之后,朱允熥原本滿是笑意的臉上掛上幾分疲憊。

累!

清晨起床讀書,然后又要接見臣子,批閱奏折,一天下來倒在床上用不著一會就昏沉睡去。

明明什麼重活都沒干,但是心俱疲還分

老爺子還要小孫孫!朱允熥坐著,心里嘆息道,這樣下去,他大孫孫都累壞了,哪有力生小孫孫!

正想著,后傳來輕微的腳步,一雙溫的手,輕輕著朱允熥的太

朱允熥余掃掃來人的角,笑道,你來了!

殿下用膳了嗎?趙寧兒笑道。

還沒呢,一會吃!朱允熥的頭往后靠靠,閉著眼里說道,你是東宮主母,穿的也太素了!那麼多好裳不穿,非要穿普通布

趙寧兒進宮之后,并未因份尊貴變化,穿的還是簡樸的服,也不戴什麼首飾。

是惠妃娘娘和臣妾說,陛下喜歡簡樸不張揚的子!趙寧兒笑道。

說的?朱允熥睜開眼睛,還說什麼了?

惠妃娘娘把陛下和您喜好都告訴了臣妾,說陛下一生最敬先皇后,諸媳之中最得意的太子妃,說這兩位是天下子的表率。他們為人簡樸,即便是國母,也親手持家務。不但如此,還下人,賢德仁厚!

朱允熥一笑,抓住妻子的手,怪不得你一進宮,就讓老爺子刮目相看。是背后,有人給你支招!說著,意味深長的說道,惠妃娘娘,也是用心良苦!

可是臣妾總覺得心里不踏實!趙寧兒小聲道。

有什麼不踏實的,你是皇爺爺欽點的,再說你天如此,又不是故意做做?

臣妾說的不踏實,不是說這些!趙寧兒低聲細語,惠妃娘娘為何要和臣妾說這些?而且話里話外總是點臣妾,讓臣妾記得的好!已經是貴妃了,就算將來,也是臣妾的長輩,也要以禮相待,為什麼如此?俗話說的好,禮下于人必有所求,臣妾雖然小門小戶出,可是人世故還是懂的。

你能想到這些,孤很高興!朱允熥拍著的手,說道。

其實他心里也不解,惠妃對他一直很好不假,可是沒必要如此結趙寧兒。已經是貴妃了,在怕什麼?想求什麼?圖什麼?

只有一種可能,惠妃娘娘是在買雙保險。買了自己又買了未來的皇后,真若是哪天有過不去的坎,兩人都會出手幫

至于是什麼坎,朱允熥心里其實已經猜到幾分了!

惠妃娘娘沒有壞心,不過有事你也不能聽的,你該怎麼活,該怎麼做,憑你自己的心就是了。不必刻意在老爺子或者孤面前,做什麼樣子。老爺子選你當孫媳婦,也不是為了那些小道。朱允熥繼續說道,這些事,和孤說說就好,別和別人說!

夫妻同心,臣妾只能和您說!趙寧兒聲道,別人,臣妾才不說呢!

夫妻同心!

朱允熥笑笑,轉面對趙寧兒,抬頭笑道,這幾日孤太忙,冷落了你了!

趙寧兒微微,低頭道,殿下都是國事.............

趁現在有時間,咱倆研究下小孫孫的事!朱允熥笑兩聲,王八恥!

奴婢在!

滾出去!

是!

~~~有個同事說,要蹭我的副駕駛,給不給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