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0章 開拔

《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0章 開拔

一頓家宴,雖不算其樂融融,但也算融洽。

朱允熥對待叔王頗為敬重,神態溫和。而燕王朱棣,也暫時按捺住心中的心思,對待皇太孫,甚為恭敬。

正如老爺子所說的那樣,平時兄弟子侄之間爭歸爭。別說是天家,就是尋常百姓家微有財產,兄弟之間都是暗藏心思。不過只能爛在鍋里,自家人再不好也是一個祖宗的。關上門來可以鬧,但對待外地,則是要一致對外。

又過了兩日,傅友德帶領七萬大軍從大同趕到北平與朱允熥匯合。說是七萬大軍,其實只有不到六萬。大同一役,面對拼命突圍的北元鐵騎,明軍也多有傷亡。

一將功萬骨枯,自古以來歷史記住的都是那些赫赫有名的將領。而那些士卒,不過是紙上的數字罷了。

而后定遠侯王弼率領的三萬兵馬,也已趕到。朱允熥邊,近乎十萬兵馬,大明開國武將,群英薈萃。

北平城中,燕王朱棣又召集手下將領,選拔軍中銳近四萬人。

郊外校場,朱允熥遠遠觀燕藩集結軍隊,當真是號令森然。一通鼓,軍將集合完畢,二銅鼓馬步軍定結方陣,三通鼓之后,四萬人已是披甲整裝待發。

憑這種集合的速度,就堪稱虎狼之師。而且朱棣軍中軍卒的分復雜,最為銳的重甲騎兵,不但有燕趙男兒,還有許多留著發辮的蒙古人,真人。

這些銳都是人馬俱裝,不但配備的丈長的騎槍,馬鞍上還掛著用來破步兵陣地的流星錘,短斧等,而且是一人雙馬。

燕王軍中,還有大量的火炮,火銃兵。列陣之時,炮兵與步兵在前,騎兵在后。而后是中軍,及銳重甲騎兵。

這樣的軍隊,極其適合大規模的野戰。一旦兩軍擺開陣勢戰,火炮先發,側面騎兵在繞到敵人側翼后背,展開進攻的同時,步兵推進。隨后,在中軍的銳重騎作為決定的力量,或是正面突擊,或是從另一側面開始夾攻。

Advertisement

國戰當前,朱棣沒有藏私,麾下銳毫無藏的展現在朱允熥面前。這樣不亞于京營戰斗力的軍隊,讓朱允熥的眼皮子很是跳了幾下。

當然,在燕王點兵的時候,藍玉也不了歪,說幾句什麼燕王所圖非小,其志絕不只滿足于一地藩王等這些話。

除卻這十幾萬兵馬,遼王的三萬兵馬已經開赴遼,再加上遼東都司的銳北軍,征討高麗之戰,明軍是戰兵就共計二十萬人,起于征發的民夫,工匠還不在此列。

大明虎賁集合完畢,只等朱允熥一聲令下,就能泰山頂一般,過鴨綠江,直搗高麗的腹心。

按照朱允熥的設想,還有老將們的集思廣益。大軍過江之后,分兵銳騎兵于側翼,避開堅城長驅直。朱允熥率領大軍,沿新義州開始,先攻安州,再取平壤。

~~

又是深夜,朱允熥房中的燈火還在跳躍著,明日出兵在即,他卻還在看著手中的報。他這個人,看似有些漫不經心,其實越是大事,心中越是穩重,也越是慎重。

湯和的水軍已經了!朱允熥看著手中的奏折,喃喃自語,靖海軍兩萬人,再加上膠東半島善于水戰的山東衛所兵,供給五萬人,已在膠州整備完畢,隨時可以海作戰。

放下手中的奏折,朱允熥走到碩大的地圖前,先是在平壤那里重重的畫了一個圈,而后又在樹州(仁川)那里畫了一個圈。

高麗,不管怎麼消極避戰,都不會丟了平壤。一旦平壤陷危急,漢城的兵馬注定來支援。那麼高麗的都城,就會為一座空城。

殿下!門外有人呼喊,是藍玉的聲音。

進來吧!朱允熥先把湯和的折放好,隨后開口說道。

Advertisement

稍后,藍玉帶著一眾軍中老將,如王弼,曹震等人依次進來。他們一輩子都是并肩作戰的老兄弟,即便現在藍玉沒有半點職,也習慣的走在藍玉的后面。

這麼晚了,有事?朱允熥問道。

殿下,該怎麼打,臣等心里沒個主意,所以來問問!定遠侯王弼說道。

朱允熥有些納悶,軍中方略已定,你們都是打了一輩子死戰爛戰的老人兒,怎麼打不知道?

不是臣等不知道,是臣等不知怎麼跟麾下兒郎們說!景川侯曹震笑道,這次征討高麗,兒郎們問臣,是不是和以前一樣的常例!

什麼常例?朱允熥越發不解,怒道,你含糊什麼?有什麼直接說就是!

這些跟著老爺子一輩子殺人放火的強盜頭子們,相互看了一眼,誰也沒敢出聲。

還是藍玉忍不住,開口問道,殿下,他們的意思是,是不是讓兒郎們,放開了...........搶!

對對對!鶴慶侯張翼開口道,兒郎們干的是腦袋別在腰帶上的營生,咱們不能虧待人家呀,是吧!再說了,出門在外,兒郎們總得給家里帶點.........特產回去不是!

神他媽特產,頭一次聽說把搶劫說的這麼清新俗!

朱允熥心中笑罵,可是面上卻鄭重幾分。這時代,說什麼軍紀,秋毫無犯都是扯淡。不但如此,主帥往往也縱容屬下士卒搶劫等,用來就鼓舞士氣。

孤來的時候,皇爺爺說了。打仗的事,還是多聽你們的意見!朱允熥笑道,你們都是國朝老將,孤聽你們的!

不對馬的回答,眾位軍侯為之一愣。這幫死心眼的一時沒明白,還要再問。

臣等明白了!藍玉趕開口,同時看來這些老殺才們一眼,眾人才恍然大悟。

Advertisement

這事,皇太孫那麼賢德的人,實在是不好說。大家心里明白即可,沒必要非要千歲說出口。這麼低,那兒郎們的待遇,就外甥打燈籠照舊。一邊打仗,一邊劃拉特產,兩不耽誤。

兒郎們劃拉了,自己也要劃拉。家里那麼多兒孫呢,總是覺得錢不夠花。破船還有三分釘呢不是,高麗再窮,散碎銀兩怎麼也有點吧?

見這些老軍一個個神采飛揚,朱允熥沒好氣的說道,就知道這些旁門左道,回去好好研究下遇敵怎麼打,才是正事!

臣正有一事相問!景川侯曹震又開口道,殿下,咱們大軍前來,高麗人定然不會束手就擒。若是遇到抵抗的城池,如何理?

忽然,朱允熥覺對方話里有話,而且不是好話。

果然,曹震和一眾老將繼續七八舌的說道,遇到不知道好歹的城池,咱們屠幾遍?

你說什麼?朱允熥眼角跳兩下,面對這些出了真實面目的老軍,腦仁陣陣的疼。

屠城呀!永平侯謝開口,一副理所應當的表,不聽話的怎麼屠?是犬不留,還是留下工匠婦?是燒白地,還是留著城池。臣等第一次在殿下麾下效力,總要問個明白!

按照慣例,青壯男子都得宰了,以防后患。老人呢,浪費糧食,也不能活。留下婦,賞賜兒郎們。工匠隨軍效力,牛馬畜生之類的,要給兒郎們打牙祭..........會寧侯張溫接口道。

殿下別看臣等說的輕松,其實一遍是屠不干凈的,總要弄那麼四五天,三四次。這種好事,也不能全讓京營的兒郎們干,邊軍也要給些湯湯水水,遼東東的兵一向沒什麼油水,都窮瘋.......

Advertisement

啪,朱允熥一拍腦門,怒道,滾!滾出去!

見他發怒,藍玉趕連推帶罵,把這些老軍頭都趕了出去。別的還好說,這種事,作為一個現代人的靈魂,朱允熥還真是接不了。

藍大哥,這怎麼回事兒?殿下得給個話呀,不然兒郎們到時候什麼都撈不著,這傷軍心呀!

屋外,一群老殺才還是不依不饒。

老子都想你們!藍玉怒道,這種事,有他媽當著殿下面說的嗎?

景川侯曹震不解道,當年跟著皇爺打仗,這種事都是當面說清的呀,不然到時候各軍為了搶東西,再他媽打起來........那可就控制不住了!

滾滾滾!藍玉怒道,一群殺才,不干人事的玩意兒!

~~大風小說

咚咚咚,嗚嗚嗚。

戰鼓伴隨著牛角號,在幽州大地陡然響起。遮天蔽日如林一般的戰旗中,將士們上的盔甲之,讓天日黯淡無

十余萬將士布滿天地,一眼不到邊際,視線中滿是斗志高昂的大明虎賁。

中軍大明龍旗高高掛起,巨大的黃羅傘下,朱允熥一金甲站在點將臺上。

咚,最后一聲鼓聲,戛然而止。

朱允熥按著腰間寶刀,環視肅立在自己面前的藩王諸將,面容威嚴。

啟稟太孫千歲,各部大軍集合完畢!親衛統領傅讓,走上點將臺,跪地大聲道。

孤奉陛下命,代天子征討高麗,如今各路大軍集合完畢,今日又正是出兵的吉時,即日出兵!

萬勝!萬勝!

將領士卒們回應朱允熥的呼喊之聲,讓山川河流為之震,仿佛天塌地陷一般。

燕王朱棣何在?朱允熥大聲道。

臣在!同樣一金甲的朱棣,在臺下領命而出。

率燕藩所部為大軍先鋒,過遼鴨綠江,為全軍先驅!喊完,朱允熥直接把手中的金令牌,扔到臺下。

朱棣一手接過,臣,領命!

定遠侯王弼何在?

老臣在!

率四千騎兵,在燕王的側翼掩護,與其遙相呼應。

喏!

此戰,乃是國戰!朱允熥面對無數驍將,振臂高呼,大明男兒建功立業正在此時。呼喚之中,出腰間寶刀向天,隨孤滅了那不臣藩國,諸位當銘記史冊。全軍,出發!

十余萬大軍,呼喊回應,天佑大明!

~~

大明開國銳,都是和北元在尸山海中殺出來的百戰老兵。

主帥一聲令下,即刻開拔。雖北平一地的明軍就有十多萬人,可是各部依次向前,有條不紊毫不慌。步兵炮兵沿路推進,隊隊騎兵在側翼掩護前行。

前方,便是國門。后的北平雄城之中,是無數大明百姓驕傲的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