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8章 大戰(2)

《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8章 大戰(2)

突如其來的軍,讓朱棣本來輕松的臉上,鄭重起來。進高麗以來,他一直很防范的,就是高麗的騎兵。

高麗騎兵始終沒有冒頭,他以為是高麗王犯了小家子氣,舍不得下老本。但是沒想到,隨讓居然讓騎兵,運作了他們的后。而且,一出手就是傾盡全力,居然有兩萬騎兵。

盡管這兩萬騎兵,不是大明那種披重甲,一個騎兵需要四五個輕騎服務的重甲騎兵,可也是四條的騎兵。而且高麗騎兵本不弱,不但善于在平地作戰,山野之間,河流之中,亦能往來縱橫。

軍帳之中,碩大的地圖面前,朱棣和手下諸將死死的盯著地圖上的標注點。

現在高麗騎兵在川,再往前則是德川,再進一步就是明軍后方的通樞紐安州。

他娘的,好大的膽子,好大的手筆!朱棣在帳中,冷笑道。

大將朱能開口說道,千歲,臣以為高麗兵繞行川只有一個可能。說著,用手中腰刀,指著地圖繼續開口道,高麗一路援軍馳援平壤,尋求與我軍野戰。而高麗騎兵繞過我軍主力,直撲后方,為的就是咱們的糧道!

高麗援軍約有七萬人,中軍報平壤城約有三萬,近十萬人無需野戰取勝,只要拖住中軍腳步。等后方糧道被斷,大軍就會。屆時高麗首尾夾擊,大軍危矣!

想瞎他的心!

見眾將臉上都有憂,朱棣開口笑道,攻平壤之前,皇太孫中軍已經去了平壤外的海港和津里,咱們二十萬大軍的糧草軍械,直接走海路從山東運過來。他高麗人截咱們的糧道,截個鳥?

眾將恍然大悟,丘福笑道,千歲深謀遠慮........

別他媽拍老子馬屁,是皇太孫想的!朱棣心里有些發酸,敢人家從一開始,就想到了這些,設計好了一個個圈套,把高麗人耍得團團轉。

Advertisement

就算截不了糧道,高麗騎兵繞至大軍后面,進行突襲!中軍那邊,也不好過呀!朱能沉著繼續開口,稍有不慎,萬一那邊讓兩萬騎兵鉆了空子........?說著,更擔憂的說道,千歲,此戰咱們二十萬大軍中的騎兵,定遠侯率一部,剩下的都在咱們這里!

那就速戰速決,在高麗人的騎兵兜過來之前,滅了這七萬人!朱棣環視一圈,給皇太孫那邊去信,本王這邊要從高麗援軍的側翼發起攻擊,隨后他再帶大軍掩殺!

咱們先打?諸將有些遲疑。

燕藩所部不過三萬人馬出頭,而行進的高麗援軍卻有七萬之數。其實也不是不能打,而是歸到底,這些燕藩的大將也都有些小心思,不愿意死傷太多。要知道,燕王手下的這些軍隊,可是燕藩的本錢。

這些人跟隨朱棣日久,都知道他的心思,也有追隨之意。若是真死傷慘重,以后還有什麼底氣和朝廷板?

怎麼怕了?老子都沒怕,你們怕個鳥!

朱棣怎能不知手下心腹們的心思,朗聲笑道,一群愣貨,打韃子拼了都沒皺眉頭,這個節骨眼上,犯什麼渾?

說著,面容轉為肅然,三萬多對七萬,不過是一打二,一人砍倆腦袋就齊活了。隨后,拳頭揮舞,一打二,揍他狗日的!

說到此,忽然又是一笑,臨陣不如變陣,再說皇太孫那邊,說不定比咱們想的更快!再說,還有定遠侯王弼那邊,帶著四千鐵騎在暗中。王老侯爺,四千對兩萬,打不一定能打過兩萬,但是咬絕對能咬住!

上說完,心中道,小子,你那邊,別讓老子失

~~~

朱允熥的中軍作極快,先頭部隊已經渡過大同江,沿江畔列陣布防。

Advertisement

當先是三個銳步兵方陣,每陣七千二百人,列于陣前號稱三堵墻,而后是中軍騎兵,右側高地是炮兵游

此戰大明京營火兵大半隨軍出征,高地炮陣,有炮兵2604名,配炮車128輛,共載大小256門。

步兵最前還有火銃營,共編兵3109人,單眼火銃兵512人,散銃兵768人。(虎尊炮的前

另有,后軍256門大小火炮和512支火銃,以及全副炮車零件備用。

(步兵在前,騎兵在后,借助火炮的煙霧騎兵沖鋒,沖退對方步兵的散兵線,然后步兵替向前沖殺,騎兵分開繞道側翼夾擊,不斷的敵人的空間,最后用銳騎兵解決,這是巔峰明軍的常用戰法。后來李自也這麼干,瑞典的古斯塔夫也這麼干。)

傅友德坐鎮開城高地盯著平壤,朱允熥龍旗豎于前線,除此之外另有數萬人馬,由永平侯謝帶領,列陣于平壤城右側,大同江灣。整個明軍,等待高麗援軍的陣地,猶如半彎倒掛明月。

列陣之時,明軍騎兵探馬已經遠遠放了出去,所派的都是銳騎士,用來查探敵

此戰,明軍以逸待勞,等著高麗援軍一頭扎進來。就算他不來,朱允熥相信,以朱棣的子,也會忍耐不住,著高麗人往鉆進這邊的口袋。

而高麗人,在即將達到平壤附近的時候,也是偵騎四出,雙方大部隊還未照面。騎兵已經開始暗中鋒,不過明軍的騎兵不溜手,往往高麗兵剛看到他們的影,就消失不見。若是前去追擊,便會遇到明軍小騎兵的不斷夾擊。

~~~

盛夏時節,急行的高麗援軍,人疲馬竭,渾是汗。

Advertisement

主帥李之蘭在戰馬上著臉上的熱汗,不斷催促麾下人馬,繼續加快速度。

報!前方發現明軍斥候!

聽了騎兵的匯報之后,李之蘭的臉上出幾分凝重,這已經是兩天來,第三次發現明軍的斥候了。

而且對方的斥候一次比一次多,這說明對方的主力已經不遠。

霎那間,李之蘭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明軍沒有繼續強攻平壤,而是在等著自己帶人前來野戰。

傳令全軍,停止前進!李之蘭大聲下令,對邊傳令親兵說道,速度慢下來,騎兵為全軍先鋒,步兵列陣在后,緩緩前進。若發現敵,不可戰。

他這一路援兵,最主要的作用是拖住明軍的主力,給帶騎兵繞后的靖安君爭取時間。

明軍不攻城最好,不主來打他更好,李之蘭不得能繼續拖拉僵持下去。現在高麗人需要的,就是時間。

可是他命令剛剛下達之后,忽然又一騎兵,疾馳而來。

報,側翼三十里發現明軍大隊。數千騎兵打頭,后面跟著數不清步兵!

什麼?李之蘭當場愣神,隨后用馬鞭狠狠的打斥候探馬,你們是怎麼偵察的,側面有敵人都不知道?

說完,大聲命令道,長槍手,結陣!ωWW.166xs.cc

明軍想不到高麗人,敢于派兩萬騎兵繞后。而高麗人也想不到,進高麗的土地之后,明軍還會分兵。

更重要的是,燕王朱棣所過之,為了防止被高麗人發現行蹤,本不留活口。

不過先是想這些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急行軍中的高麗兵馬趕扎營列陣,并且派遣騎兵,快馬向平壤通信。

三十里的距離,不過彈指一揮。

就在高麗的陣地剛剛有些樣子的時候,遠山崗上忽然出一騎,鬼魅一般的騎兵。

Advertisement

李之蘭看著遠方山崗,驚愕道,一個人!?

明軍只有一人,馬上騎士縱馬爬上山巔,奔馳之間頭盔上的紅纓羽,隨風飄揚。而后,戰馬在山巔前蹄騰空,大聲嘶鳴。

只見馬上的騎兵,手中大槍狠狠進泥土之中,隨后用力一拉。

呼啦一下,明字大旗,在高麗山巔隨風飄揚。

再往后,天地之間傳來陣陣震之聲,仿佛兩邊的青山都在晃。無數步兵在地平線上開始冒頭,隊列森然數萬人猶如一

準備作戰!李之蘭大聲下令,弓箭手右側高地,騎兵左側高地,長槍手在前!

連綿數里的高麗大軍,在大帥的命令下開始調整變陣。

可是此時,大地的震更盛幾分。正面戰場上,明軍大隊騎兵的影已經出現。

大明!

馬蹄和明軍的怒吼,傳進高麗大軍的耳中。

李之蘭死死的盯著沖鋒而來的騎兵,面容猙獰。

大明!

更近了,近到可以看清明軍騎兵的裝備。最中央凸起的騎兵,是手持丈長騎槍的騎兵,兩側是手持弓箭的輕騎兵。

穩住!李之蘭大聲喝道。

大明!

轟隆!轟隆!大地開始猛烈的震,像是要被明軍的鐵蹄踏碎。

萬勝!

殺!

又是一陣短促卻驚天的吶喊,煙塵之中,明軍已沖鋒到了高麗大軍的眼前。

而與此同時,高地上的數千高麗騎兵,也開始了反沖鋒。剎那之間,天地中除了馬蹄的聲音之外,別無他

明軍軍旗火紅,高麗服飾尚白,眼看兩道洪流就要沖撞在一起。

舉弓!

盡管知道,騎兵沖鋒之時,袍澤們聽不到自己的喊聲。明軍騎兵將領,在揮舞手中戰旗的同時,大聲嘶吼出來。

眨眼之間,槍騎兵之后的明軍騎兵紛紛踩著馬鐙站直了,手中的弓箭拉滿月。

嗡!

遮天蔽日的箭枝漫天飛舞,沖鋒的高麗騎兵像是被冰雹擊中的秧苗,在前進中一頭栽倒。

轟!

一聲巨響,明軍凸起的重甲騎兵利刃一樣的穿了,反沖鋒的高麗騎兵。他們手中的長槍,挑起高麗的騎士,而對方手中的馬刀,卻因為長度,傷及不到他們分毫。

高麗騎兵不但要面對明軍的騎槍,還要面對弓箭,飛舞而來流星錘。

明軍騎兵沖鋒之時,手中的帶鐵鏈的流星錘不住搖晃,等雙方要撞的時候,忽然帶著呼嘯旋轉扔出來。

無論人馬只要被旋轉的,帶著沖擊力的流星錘到,人馬俱折!

今日讓你們看看,什麼才是騎兵!

山巔,朱棣看著戰場,放聲大笑,兒郎們,從高麗人的側翼,沖進去!說完,拉鐵盔的繩索,吼道,兄弟們,跟著我!為大明,殺呀!

~~~

可惜不能發圖,就是那種軍事路線,還有包圍圈的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