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宋朝當暴君 第156章 朕就給你一個體面

《回到宋朝當暴君》 第156章 朕就給你一個體面

趙楷的生母,皇太妃王氏嚇了一大跳。

鄭太后說道:“家,今日你父親若是有個三長兩短,你如何對得起太祖太宗!”

趙寧霍然拔出腰間天子劍,周圍所有天潢貴胄們都嚇得出聲來。

“后宮干政,膽子不小,以為朕不敢殺人嗎!”

鄭太后嚇得也全發抖,一個字都不敢再多說。

其余眷亦不敢再多言,看衛軍已經走上前,紛紛出了文德殿。

不多時,后宮眷都離開。

文德殿陷到死靜中。

所有人都不敢隨意彈。

其實這一次也不是汴京所有宗室都參與進來,主要還是趙佶的兒子們,以及趙佶堂弟、平原郡王趙孝參等人。

趙家還有許多公主、帝姬,招的駙馬,以及他們的家人,還是沒有參與進來的。

這一次的奪權,其主要主謀是趙楷和趙佶。

并且趙楷的手段極其高明。

高明在何

一、散播趙家在前線駕崩的謠言。

既然是謠言,便無從查證。

二、謠言最是容易流傳,尤其是時期,一旦流傳,京師大,京師一,趙佶便有了機會。

如此,便算不得篡位,而是臨危命,秉持國政。

所以,到目前為止,本無法找到趙佶篡位的有力證據。

這就是趙楷高明的地方。

沒點腦子,玩政治是玩不了的。

但在趙寧看來,就算趙楷的這點小把戲玩得再高明,又如何?

這些小計謀,沒有真正的實力支撐,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

偏偏趙家的這些人都沉迷于這種看似很華麗的雕蟲小技。

今日,趙寧便讓諸位看看,什麼才是一個執政者應該掌握的重要資源。

槍桿子、筆桿子、錢袋子!

Advertisement

這三樣東西掌握在趙寧手里,他趙楷把權謀玩出花來,也不過朽木罷了。

更何況,趙寧還是那種擅長給人羅織罪名的人。

趙寧收回天子劍,瞥了一眼趙楷,說道:“朕說你在城中散播謠言說朕在前線駕崩,你要回應朕說你不知此事,是被人誤導,朕還真沒有證據說是你造的謠。”

“沒有證據說是你造的謠,太上皇復位就變了臨危命。”

“鄆王真是好手段。”

“生米煮飯,撤換朕的宰執大臣,再以顧惜國朝為由,派人去與金人和談,割地賠款,與金人暗通款曲,條件是殺掉朕。”

“朕就算回來了,也進不來這汴京,便是要在城外,被金軍消滅。”

“諸位是這般謀劃的嗎?”

殺人誅心,莫過于此。

眾人引以為傲的計謀啊,被趙寧隨口說了出來,而且語氣中帶著嘲諷、不屑。

“不料朕如此快便進了京城來。”

“一計不,又上一計。”

眷到文德殿,以宗族親給朕施?”

“躲在人背后,還真是一群孬種!”

趙寧冰冷的目釘在了鄆王趙楷上,冷聲說道:“鄆王,這皇位當年沒有傳給你,是大宋的損失!”

“以為朕拿你們沒辦法?”

“撿起來好好看看,你這些年并的田,吞的國朝茶引、鹽引,私賣鐵礦,偽造劣質鐵騎混監,以及手里的命案。”

趙楷跪在那里低著頭,一

“撿起來!”

趙楷快速撿起來,其他的話一句話都不敢再多說。

“武庫!”

“太上皇知不知道武庫里堆了多垃圾!朕要是拿那些垃圾上戰場,不知道還要有多我大宋好男兒戰死前線!”

Advertisement

趙寧目鋒利地盯著趙佶。

趙佶嚇得脖子,嘀咕道:“那些事又不是我做的。”

“你還有臉說,哲宗皇帝在位的時候,大宋還差一口氣就滅了西夏!”

“你的蔡京、貫,一個鑄錢,一個棄全軍不顧南逃!從百姓那里搜刮汗錢去買了幾座空城回來,就敢說自己收復了燕云,你還要不要臉了!”

趙寧從一個桌案上抓起茶杯就朝趙佶砸過去。

啪的一聲,杯子砸碎,趙佶慘了一聲,連忙躲到柱子后面。

“和金賊議和是誰提出來的?”趙寧忽然問道。

趙佶立刻說道:“是鄆王提的。”

鄆王連忙說道:“是父親的意思!”

趙寧目又落到其他親王上,景王趙杞連忙說道:“不管我們的事,是鄆王和父親策謀的,我們完全不知。”

“閉!皇親國戚,帶頭專賣國朝資材,不顧天下安危,社稷存亡,還敢在朕面前饒舌!”

趙寧轉手一把奪過趙構手里那些紙,順手就扔了出去,灑落一地,厲聲道:“你們有何面去見列祖列宗!”

眾人恐慌道:“家恕罪,家恕罪!”

他目又盯到趙佶上:“與金賊議和主謀是誰?”

“是鄆王!”

“不!是父親!是他主謀!”

趙佶像是被踩到尾的貓一樣,全倒豎,立刻大聲喊道:“是鄆王,我都是被這個不孝子蠱的,我在延福宮福,安晚年,是他鼓宗室將我抬出來唱的這出戲,都是這個不孝子!他想要皇位!是他!”

“高俅。”

高俅立刻過來:“臣在。”

“給鄆王一個面。”

趙楷全一震,頓時冷汗如同瀑布一般,他連忙開始磕頭,磕得砰砰作響,大聲喊道:“家饒命!家饒命!”

Advertisement

高俅心頭一沉,真是臥槽了,老子高俅專場是踢球,怎麼忽然變親王殺手了?

他心里一百個不愿,但是卻不敢表現出半分遲疑,立刻說道:“是,臣這就去準備一下。”

去準備,要麼是拿三尺白綾,要麼是拿毒酒。

這就面。

古代君王在朱元璋之前,殺皇親貴胄,或者有功的大臣,一般都還是很面的。

這是華夏的傳統。

畢竟華夏是禮儀之邦,皇帝不是街頭砍人的老大,更不是地方軍閥。

宋承唐制。

至于大明朝,其實更多繼承的是元朝,而元朝的那一套,又是繼承的金國,金國繼承遼國,遼國部分效仿朝堂,部分吸取宋朝,又被金國魔改,到元朝就更不必說。

不過本質上,都是繼承了華夏正統,只不過一些理念沒有沿用下去而已。

所以,后人翻史書,總有一種大明與大宋仿佛隔了許多年一樣。

這下趙楷徹底崩潰了,他大聲喊道:“大哥!我們是親兄弟,濃于水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