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宋朝當暴君 第213章 大宋銀行

《回到宋朝當暴君》 第213章 大宋銀行

王宗濋說道:“家,子一事,恐怕不能做。”

“不能做?”

“不能!”

“為何?”

“臣說了,民間百姓已經不相信子。”

“不相信子?”

“不相信!”

“你信嗎?”

“我也不信!”

“你為何不信?”

“一百貫子兌換25貫銅錢,而且只要家您敢發,它就繼續貶值,這是掠奪民間錢財,到時候更沒人要!”

王宗濋言簡意賅說道:“你總不能讓大家提著一扎子去買一個饅頭吧?”

“如果朕有辦法讓民間重新對子有信心呢?”

王宗濋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不可能!”

“如果朕重振子面額,如何?”

“那也不行,這不是面額的問題。”

“如果朕細化子制作、印刷呢?”

子貶值的主要原因不是民間假子,子做工已經非常細,造假難度很大,所以家你就算細化子制作、印刷,也沒用。”

“那如果子能自由兌換銅錢和鐵錢呢?”

家此言一出,王宗濋直接跳起來了,像炸的貓一樣。

“啊!家……”

“如何?”

“這這這……這恐怕……”

王宗濋知道鈔可以自由兌換銅錢和鐵錢意味著什麼。

以前蔡京發錢引(子),民間飛速貶值,主要原因是發行量大,一時半會兒流通不出去,又規定不能自由兌換銅錢和鐵錢。

子就像一個水池,水流不出去,當然越積越多,比作者還水。

最后子通脹率高達2000%,朝廷干脆一律不認賬。

“如何?”

“這不合適,萬一有人用假子充當,以換銅錢,該怎麼辦?”

“你不是說假子影響不大嗎?”

Advertisement

“但總歸有影響。”

“那朕要那些衙門的人是干什麼吃的?給朕收假錢上來?”

朕不可能因為有關部門不作為、不想增加工作難度,就不推行利國利民的新政吧?

有問題那是員管理的問題,管不好就滾蛋,或者掉腦袋。

而不是說這件事可能出問題,所以不能做!

家,那樣……”

“怎樣?”

“臣總覺得這事吧,如果家執意要做,也是可以的。”

鈔新政給你如何?”

王宗濋再次跳起來:“家,臣最近不適!”

貨幣貨品換的產

只要涉及到貨品流通,就會需要貨幣。

甚至古代的稅也涉及到貨幣。

大宋朝的稅形式分兩種,一種是實,例如農稅,的是稅糧,例如布匹、草料等抵稅。

第二種是現錢,例如商稅大多數都是現錢。

所以,為什麼說貨幣還牽扯到新農政的稅政,這就是原因。

舉個例子,宋朝十一的農稅,一戶自由農有30畝田,每畝每年產2石,一年一共是60石,差不多7200斤。

按照農稅是十一,拿出720斤來稅。

人頭稅、免夫錢、牛皮、鹽稅、和買、和糴、支移、頭子錢等等稅再一算,所有一共差不多2000多斤。

就按最低的2000算。

2000斤,還剩5200斤?

不不,剩余的可能只有3000斤,甚至2000斤。

這怎麼可能?

7200減2000不是等于5200?

從數學角度那就是等于5200,但從社會學角度,它就不等于5200。

一、吏在收稅的過程中,用的工,無法標準化、確化,一定會多收。

Advertisement

二、收稅中,地方吏以稅糧運輸中的耗羨為由,加派,也就是多收,收多,沒有標準化,話語權在吏手中。

三、地方吏經常巧立名目,例如今天知縣家的門要修,要老百姓去服徭役,不去也可以,錢或者糧抵消徭役,收稅的時候一起收。

這些現實因數一綜合下來,5200?剩3000斤不錯了!

7200斤,最后剩余3000斤不到,綜合下來,一共上去了58%,把糧食存儲損耗一算,一家人勉強糊個口。

甚至遇到災年,基本上挨是常有的事。

這就是真實的古代農民現狀。

清代說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可不止清代有,自古就有。

本原因就是稅收的過程中,缺乏標準化,灰地帶太多,就給了地方很多發揮空間。

古代當平民是真的慘,即便盛世的平民,也未必過得好。

所以,這大宋朝,無數人削尖腦袋都想進場。

一旦家里一個人當,基本上是一人得道犬升天。

若是罷免他們的,貶為平民,沒收家產,沒了社會地位和權力,以后的生活會很凄慘。

想要大大緩解農稅中的這種現象,從理論層面來說,其實并不難,只需要普及紙幣,用紙幣稅即可。

不過只是從理論層面來說,如果要實際執行,難度肯定還是很大的。

例如如何將紙幣流通到農民手中?

總不能撒錢吧?

金融改革,稍微不慎就引發金融危機,連鎖經濟危機和財政危機。

但是,即便改革再艱難,趙寧也要去做。

綜合下來,這種鈔新政,是斷地方收稅收的,而且是非常大的一筆收

Advertisement

這也是王宗濋不愿意干的原因。

他要是敢帶頭推行,就等著被人噴死吧!

不適?那你真是太倒霉了,高俅最近一直在跟朕說你家里還藏著贓款,想要去你家里搜,朕實在不忍心,但為了……”

家,臣忽然又變好了,你看,現在打死一頭牛都沒問題!”

“變好了?”

“好了!”

“那鈔一事?”

給臣,絕對沒問題!”

“真是朕的好舅舅,朕有困難的時候,還是舅舅好!”

趙寧拍了拍王宗濋的肩膀,繼續說道:“在你的太府寺再設一個商社局,把京畿路所有商社全部備份到商社局,以后誰要新立商社,必須到商社局登記,審核通過,明白嗎?”

“還有,太府寺下面一些衙門,沒用的就裁掉。”

“這……”

老板,你不能隨便給我們加工作量吧,加班費呢?

“有問題?”

“沒問題!”

只要你不讓高俅去我家,都沒問題!

“對了,從今天起,你去東府辦公,太府寺從屬到東府。”

家,東府那批人罵人太兇殘,臣可不可以不去?”

“你是朕的舅舅,你還怕被他們罵?”趙寧幫王宗濋整理了一下領,“拿出你的氣勢來!朕的殿前司指揮使、太府寺卿、大宋銀行行長,朕的舅舅,朕的臥龍,大聰明!”

就在趙寧跟王宗濋談話之間,前線傳來了消息。

是宗澤發來的,斥候在真定府附近發現了金軍大規模聚集的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