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林一解散就急匆匆的回了家,小妹姚冬雪下鄉后倒是每個月給家人寄信,他跟家人通信時也大概的知道了況。
但單獨給他寫信并寄東西還是第一次,姚春林又是激又是擔憂。
回來的途中,姚春林遇上了丈人,劉爸爸拍了拍婿的肩膀,示意他盡管先回去。
“春林回來了?歡歡看了包裹就回房間折騰了,信也在樓上,你趕上去吧!”劉媽媽看著婿眼底的激,暗自松了口氣。
幸好今天把兒教育了一頓,不然按照那兒的子,說不得不知道要說出什麼樣的話來。
姚春林推開房門的時候,正好看到妻子正擰著眉在房間里翻找著。
仔細一聽,正好聽到妻子在猶豫要送什麼的布料給小妹。
盡管后面又習慣的嫌棄東北那邊天冷,可姚春林還是忍不住鼻子發酸。
這是第一次,妻子那麼用心的給他的家人挑選禮。
就連當初他們夫妻倆第一次去u城的時候,禮也是由丈母娘準備的。
那時的妻子,好似完全沒有這樣的意識……甚至都沒有張的覺。
只因為,那時他早已經跟父母在信中通好,
結婚后,小夫妻還是住在自己的家里。
村,今天早上是村的大日子。
知青點的知青們早早吃完飯后,就背著背簍、挑著擔子向村委走去。
一路上,遇上的所有村民都是這樣的裝備。
大家全都眉開眼笑,打起招呼都比平常大聲幾分。
到了村委外面的曬場,一向喜歡人人的村民們老老實實的排了兩排。
而村委旁邊的一向鎖著的倉庫大門,今天也大大的打開了。
知青們也乖乖的排進了隊伍里,只是等待的時候,還是忍不住開口聊起了天來。
“你有沒有算過,這一次可以分到多糧?”劉暢拉著張明亮又再問了一次。
張明亮也不嫌煩,激的點了點頭,小聲的說了個數字。
“那麼多的嗎?那你今年冬天可以吃飽點了!”劉暢又發出了上一次一模一樣的驚嘆。
他后面的李興知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新知青們先不說,就剩下的幾個老知青中。
何建國能作為知青隊長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舍得干!
在新知青沒來的時候,算是村幾年到來的知青點里拿工分比較高的。
就算如此,也不是次次能拿滿工分。
而剩下的幾人……
李興知跟白秀秀兩人不相上下,說干農活的能力嘛,不見得怎麼樣。
但兩人也勝在聽話,應該上的工,基本不缺,倒也還算能夠養活自己。
接下來的就是劉暢,劉暢這人吧!
李興知對他的看法就比較復雜了,他拿的工分不多不,養活自己肯定是夠了,多的那就沒有了。
關鍵是他這人也不是那種舍命干的人,上工是天天上,悄悄的懶也不會。
偶爾,李興知覺得,他估計是整個知青點最適應的人,
還有,或許他那油的厚臉皮下,有著整個知青點都沒有的玲瓏心。
而排在這些老知青最后面的,就只有老喜歡斤斤計較的張明亮,以及頗為氣的莊月華。
但這兩人又有點不同,莊月華吧,多家里也偶爾會有些援助。
張明亮呢,則全憑自己。
所以每一次分糧的時候,他都開開心心,到春天開始的時候,就每天黑著臉。
最關鍵的是,他總是覺得知青點的其它人好似占了他便宜一樣。
也不看看開春時提到知青點廚房的糧食的量!
新知青們對這些老知青們了解不多,特別是姚冬雪三人。
他們干活的時候就埋頭干活,不干活的時候,就干脆連跟知青們都不在一起,自然也就沒辦法去深了解。
分糧這事不太快,但站在寒風中的眾人,卻毫無意見。
中途有大娘推著平板車拖著糧食回去,看到隊伍中排除的姚冬雪三人,還善意的打招呼。
并且問他們需不需要平板車,如果需要,他們把糧食拉回家后就拉過來。
三人互視了一眼,想了想姚冬雪立刻激的謝過了大娘。
江正趕把背簍放下,讓姚冬雪兩人替他排除,然后道:
“那大娘,我也幫您推一下,待會也不需要您送板車過來了,我自己拉過來,用了之后再送回去給您!”
聽江正這麼一說,大娘更是笑瞇了眼,就說這幾個孩子懂事,家里的兒子媳婦還說眼不好。
一旁拉著、推著板車的兩人互視一眼,什麼也沒有說。
大娘家也不缺勞力,自然不需要江正的幫手。
但江正還是特別堅持,大娘也無奈,只能讓他隨意搭把手就好。
等到江正真的上手后才發現,所謂的隨意搭把手……這明顯的是前面的不拉,后面的不推,就讓他一人出力啊!
江正不是喜歡吃虧的人。
他雖然激大娘的一番好意,但被這麼折騰,他也不是沒脾氣的。
于是,江正假裝他只能咽下這個悶虧,一邊咬牙使勁,一邊卻裝作若無其事。
一直到出了曬場有個小斜坡的時候,他突然間撒了手,拖車的、推車的兩人差點沒有及時反應過來。
“喂,你……”兩人又重新控制好板車后,立刻轉頭就要找江正興師問罪。
卻發現,剛才江正在撒手的同時,就已經主開口吸引了大娘的注意力。
他們倆這一吼,立刻引得大娘看了過來,而江正則是一副不好意思的樣子:
“啊,兩位大哥,對不起,對不起,我剛才突然間想起了點事,就跟大娘說話說忘了。我現在立刻過來!”
還不等兩人回答,大娘就瞪了兩人一眼。
也不傻,剛才的過程雖然沒有看到,但肯定是他這倆不老實的想折騰人,結果被人給折騰了。
現在還好意思!
兩人無奈,只得老老實實的繼續拉著板車向家走去。
江正也主去幫了忙,發現兩人沒有再手腳,自然也就真心的搭起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