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徐松年仔細的說了村的經歷。
對于小姨子的事,說的更是格外的仔細。
“那小妹信里寫的還是真的啊!”姚秋實聽的目瞪口呆,他原本以為姚冬雪信里寫的都夠夸張了。
沒有想到,現實的況比寫的還夸張好幾倍的。
“是的,這些都是我是聽大隊長媳婦以及村里的其它大娘說的。”徐松年肯定的點了點頭,他在村子里收山貨,村子里的大娘們總喜歡拉著他聊天。
看姚家眾人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徐松年又繼續道:
“村子里的人都說冬雪力氣大,一人能干三人的活。一個農忙下來,攢的工分都有那些弱的知青一年那麼多了。”
“所以秋收最忙的時間一過去,其它知青天天上工。都可以不用上工了!但冬雪勤快,沒事就去山上。”
“大隊長媳婦說,那些老知青們都說從他們三個新知青來了之后,知青點的地面都沒有空過!”
“冬雪那孩子確實從小就閑不下來!”姚媽媽認同的點了點頭。
從小到大,這對小兒就是完全的相反的子。
冬雪沒事寧愿獨自一人走出城去撿柴火回家,也不樂意跟著同齡的那些孩子滿巷子竄。
至于冬雙,一個沒看,他就可以坐在那里看整天的書也不。
以前姚家人也不是不曾阻止過兩人這樣的行為,
但不管是姚冬雪還是姚冬雙,都覺得什麼都不做,這樣呆著實在是太無聊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兩人確實不愧是雙胞胎,行事作風總會有些類似。
姚冬雙不知道姚媽媽在想什麼,要是知道,他肯定不會認的。
一向喜歡安靜的他,從來都不太能夠理解,明明一起住過媽媽的肚子,怎麼他姐就能這樣一刻不停呢?
當然姚冬雪也同樣不理解姚冬雙,就一本數學課本而已,怎麼也能讓他坐半天不?
飯后,姚家人才看清楚姚夏蘭夫妻倆帶回來的東西。
夫妻倆是各騎了一輛車子過來的,
徐松年的自行車上的東西,就是他從家里帶回來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包裹。
而姚夏蘭的自行車上,則是他們回來時特意去供銷社拿來的。
姚冬雪讓徐松年幫忙帶的東西確實不,再加上徐松年自己花錢置辦的,他帶回來的東西都好幾袋。
不過這些東西徐松年本就是自己掏了車費,
再加上他這一次帶回來的東西,完全足以讓供銷社今年過年的供應好看很多,
還給領導同事也私下帶了一份,自然不會有誰有意見。
只是姚家的人看到那滿滿的一大袋驚呆了。
打開一看,里面除了大半袋子的板栗之外,就是姚冬雪從村子里換回來的那些細糧。
其中大半都是面,加上一大包芝麻。
等到把徐松年車上的那些也打開,姚媽媽最先看到的就是一袋黃豆跟花生。
這兩樣東西,放在u城這要的地方,可不只是多了兩種食材,還是油料作啊!
除此之外,姚冬雪還帶了一些松子、山核桃這些干果回來了。
另外的那些小油紙包,則是姚冬雪試驗著做的各種干果、餞一類的。
數量不多,也就是給家人嘗個鮮而已。
畢竟蜂那東西,即使姚冬雪的空間,也沒有儲備啊!
“這些都是冬雪給你們準備的,除了這些外,還有一部分是外婆家跟慧英家。”
“東西太多,我們帶不過來。所以就準備時間,干脆直接送到他們家去算了!”
姚夏蘭帶著幾分得意的給家人解釋著。
姚家其它人完全沒有任何意見,只是在看了徐松年帶回來的信后有些憾。
徐松年去的時候,也同樣幫姚家帶了信。
除了對姚冬雪的關心之外,信里最主要是傳達了姚秋實的婚禮時間。
只可惜在剛才的信里,姚冬雪特意說明了,村那邊有規定,所有新知青要下鄉兩年后才能申請探假的。
姚冬雪不只是今年沒有機會回來,就是明年過年,也同樣沒有機會的。
第二天,徐松年還可以休息,他按妻子的指揮,分別帶著東西去了姚外婆家,以及布料廠。
徐大嫂在家里看著徐松年一次又一次的從房間里,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出去。
暗自算了一次又一次,臉越來越差。
晚上,飯桌子上,徐大嫂終于沒有忍住的開了口:
“松年,昨天你回來的時候我看到提了不東西……是不是這一次去東北的時候帶回來的?”
“聽說東北那邊的干貨多,但一路天氣也不好。要不你拿出來,嫂子天天在家,可以幫你再曬曬,除除氣,免得不小心長蟲子。”
初聽這話完全沒有問題,至徐家大哥徐柏年完全沒有聽出異樣,他甚至還在一旁直點頭,顯然十分贊同妻子的話。
徐媽媽夾菜的筷子一頓,抬頭看了一眼大兒媳婦,雖然什麼話也沒有說,但還是讓徐大嫂下意識的低下了頭。
“大嫂,我們倒也想曬,但這兩天天氣不是很好呢!”姚夏蘭笑著回拒道。
但暗中,姚冬雪一直觀察著徐大嫂,等著的反應。
果真,徐大嫂并不是那麼輕易放棄的人,就在正準備開口的時候,姚夏蘭又突然間開口了:
“不過要說起松年帶回來的東西……爸、媽,還記得我以前給你們說起過的我娘家小妹嗎?”
“跟我最小的弟弟是雙胞胎,從小就力氣大。這不是因為政策說家家要有孩子下鄉去支援農村建設,就瞞著家人報名了。”
“然后還被分到了東北那地方!”
“東北啊,距離我們這里天遠地遠的地方,我娘家的人這輩子都只是聽說過而已!”
“當時啊,我爸媽又急又怒!可有什麼辦法呢?政策在那里,我們這些普通人,當然就只能老實的聽話了。”
說到這里,姚冬雪很是無奈的攤了攤手,但還沒有忘記暗自對徐大嫂挑了挑眉。
瞬間,徐大嫂的臉明顯十分難看,
知道,這弟媳婦特意在這個時候說這些話,就是有意指娘家弟弟妹妹們為下鄉折騰出來的那些事!
不等徐大嫂發脾氣,姚夏蘭繼續道:
“可是,我那妹子不是一般人啊!可是真心的想要幫助當地的農民們!”
“這不,秋收后跟著村子里的人一起去山上摘山貨,就想著從小到大u城這些東西就缺。”
“于是,就寄了樣品跟信回來!”
說到這里,姚夏蘭稍微有些心虛的看了一眼聽的認真的公公,又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