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縣城的班車來的很快,三人拿著介紹信上了車。
這些介紹信,是當初姚冬雪姐夫在村里收干貨,要運到縣城時村長給的。
當時每天都有人運收到的山貨過去,村長一次豪氣的給了一大疊。
好吧……其實也只是以防萬一,最后真正用上的也沒有幾次。
三人一看年紀也不大,這挑著背著不東西,這一上車,就吸引了不人的目。
所幸現在時間還早,這趟車上坐的人有限。
就是有那麼兩個人,
從三人上車到下車,都一直死死的盯著三人背簍籮筐,那樣子,恨不得能夠看穿。
市里姚冬雪兩人都一無所知,下車后全憑江正指揮。
過了兩條街,后面的兩人還在繼續跟著。
轉彎時,江正向姚冬雪確認道:“他們還在?”
這兩人也明的,雖然一直跟著三人,但距離夠遠。
即使是江正專門過一點訓練的,也發現不了。
也不知道是這種事兩人也是做習慣了,還是他們太過于謹慎。
但能瞞過江正,卻瞞不過姚冬雪。
剛才離開車站不久,姚冬雪就告訴了江正。
晦的點了點頭,三人的步伐并沒有太多的變化。
江正一邊走一邊仔細的觀察著,這里他拿煤爐子的時候來過一次,如果沒有記錯的話……
果真,不過一小會兒,江正想想要找的地方就找到了!
到了適合的位置,江正直接開口道:“也走了這麼久了,我們干脆休息一會吧!”
一邊說著,一邊給兩人使眼。
三人也算是有默契,在江正的指揮下,三人調整好位置才放下背簍籮筐。
再站起來,姚冬雪發現,他們休息的這個位置剛好稍微有些弧度,
如果從他們來的方向想要觀察清楚,就得再靠近一些。
如果只是看了大概,就不能看清楚三人的況。
看到兩人已經心里有數,江正輕聲道:
“我要去的地方就在前面不遠,我走快點很快就能一個來回。”
江正準備先去跟對方通一下,以防萬一帶了尾過去。
兩人點了點頭,目送江正離開后,干脆安心的休息了起來。
幾分鐘過去了,后面的兩人看三人還沒有靜,忍不住想要湊近點觀察觀察。
結果他們才稍微靠近,就看到兩人中的一人正好面向他們這個方向,正在聊著天。
想著剛才在車上也算是同坐了不短時間,兩人只能再度回了。
可五分鐘、十分鐘、一刻鐘都過去了這邊還沒有靜。
兩人再也坐不住,正打算不管懷疑不懷疑都要湊近看看的時候,兩人不遠有人走了過來。
這邊,江正帶著三人也到了。
他跟姚冬雪兩人點了點頭,姚冬雪兩人就直接離開了。
這是他們提早商量好的!
這也算是給自己留個保障,讓接下來的易才更安全更公平!
市里的供銷社不只一家,兩人按照江正指點的大概方向,一路走一路問,轉了好幾個路口,總算到達了最大的一家。
看著足足有三層樓的大供銷社,即使兩人也算是見過市面,也忍不住激。
這覺,就像是突然從窮山回到了城市,
即使并不是兩人從小生活的城市,也會有種親切。
進了供銷社,兩人一人拿著一份單就直接分開了。
姚冬雪還是如以前一樣,先大概的轉了兩圈。
這里想要的東西都有,
大紅的暖水壺,姚冬雪毫不猶豫直接給錢給票。
看看余下的已經沒有幾個了,姚冬雪咬咬牙又拿了兩個。
也幸好這一次徐松年給帶來了不的票,
而且,姚冬雪三人也跟村里人一樣,把這一冬天收獲的多余山貨全都換了錢。
現如今,上的錢票也算是充足!
換完了熱水瓶,姚冬雪先去把知青點要帶的東西都買齊了。
然后又去看了看紉機,紉機的價格比較貴,價格一百多到兩百多的都有。
姚冬雪上的錢湊湊都能買,但卻沒有最關鍵的紉機。
沒有辦法,姚冬雪只得轉離開。
在供銷社里轉了好一會兒,姚冬雪才找到適合的機會,把其它準備帶回去的東西放進布袋子里面。
市里的供銷社跟縣里的供銷社還是比較不同,雖然人流也一樣多。
但堪稱為奢侈品的手表、自行車、收音機、紉機等柜臺附近,也一樣不人。
盡管這些人大多數也跟姚冬雪一樣,只看不買。
完了目的,姚冬雪就干脆的轉離開了供銷社。
現在其實并不太缺東西,這一次徐松年過來,
不管是姚家,還是姚夏蘭拿著姚冬雪寄回去的東西換的,幾乎想的到的都準備了。
甚至就連堪稱補品的罐頭,姚外婆家也帶不了過來。
姚冬雪甚至覺得,姚外婆家估計都快用完了他們家年前換瑕疵品的名額了。
但實際上,姚外婆家帶過來的那些東西,也幾乎全都是姚冬雪寄回去的東西換的。
住在罐頭廠的家屬院,可以說最容易獲得的東西就是那些瑕疵品的罐頭。
當然,里面的東西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多數是罐頭外面的標簽、或者是鐵皮蓋上不均勻一類的。
完全不影響食用,卻不好用來發貨的瑕疵。
除此之外,徐松年還帶了話,后面還有包裹要寄過來。
所以現在姚冬雪自然不需要在這里買太多東西。
姚冬雪出了供銷社門口就準備往右走,那是跟段巧蘭約定的地方。
只是還不等轉,先一步看到的段巧蘭就迎了上來。
“咦……你換到暖水壺了?”段巧蘭一看到姚冬雪手上提了足足三個,就猜到了肯定會有的一個。
瞬間開心的咧開了。
剛才,段巧蘭買了自己以及知青們要的東西后,
也去逛其它地方時,就正好看到了暖水壺柜臺那邊排的長隊。
看著排隊的足足有十來人,段巧蘭估計可能不會有這麼多貨。
但還是沒有忍住也跟著排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