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大隊長,何建國跟江正兩人匆匆的趕回了知青點。
知青點里,大家已經知道了況,都在一進等著。
看到只有何建國跟江正回來,李興知趕問道:
“怎麼了?劉知青沒有去村里嗎?”
何建國搖了搖頭,說道:“我特意去大隊長家找了大隊長一起去,但那家否認見過到過劉知青!”
“那劉知青會去哪里?現在外面還下著雪呢!”唐建軍跺了跺已經凍木了的腳。
他就站在外面這一小會兒,
還是站在知青點的屋檐下,都覺得渾沒有一熱氣。
劉知青一個知青,還是第一次來東北,現在這個時間,沒以去村里又能去哪里?
“在村里有沒有其它悉的人家?”一個從知青點嫁出去的知青向幾個知青問著。
姚冬雪跟段巧蘭互視了一眼,們是什麼況也不知道的人。
除了農忙最忙的時候,們連跟知青們一起出工都沒有。
更何況,兩人干活最是舍得下力氣的人,自然也沒有那麼多時間閑聊。
其他三個老知青互視了一眼,也忍不住搖了搖頭。
知青們雖然分在一起干活,可要說多……
們每天干活都累死了,哪里有那麼多的力去跟別人悉啊!
至于其他幾個男知青,那更是問了都沒用了。
剛才聽到況之后,大家都特別不以為然。
估計到現在要不是看到人沒回來,大家都回宿舍去睡覺去了。
好不容易不用上工,這見鬼的天氣冷的人好似上的服都不起作用一樣,不回去窩被窩里,站外面吹涼風干嘛呢?
“那要出去找嗎?”白秀秀問的有些遲疑。
何建國也在糾結,姚冬雪想了想,對大家提議道:
“看看外面腳印吧!昨天晚上到現在都沒有停雪,我們知青點附近往來的人,應該能夠找出來。”
東北這地方姚冬雪其實沒有來過,只是在視頻上或者是圖片上看到那些拍著一片白雪,或者是深深的腳印,也不知道這方法是否有用。
其它知青聽了倒也沒有反對,與其一直在外面等著,出去一下就能盡早確定況也不錯。
外面的積雪已經差不多可以蓋過腳背了,不仔細看確實沒有注意到腳印的差別。
但仔細一研究,就能明顯的發現外面的腳印有大小的差別。
今天知青點外基本沒有人來,腳印除了何建國跟江正的之外,就只有劉秀蘭的了。
知青點的一行人順著較小的那一排腳印一直找,卻看到腳印直直的向村子里延續過去。
等到了村子附近,就再也分辨不出來了。
雖然是在窩冬,但村子里的人都習慣了早起。
串門子的,做事的,臨近村里的位置地上腳印也越來越多,即使一行人再怎麼努力去分辨,也完全沒有辦法分辨出來!
更何況,稍微靠近村子里的一些位置已經被勤快的村里人打掃過了!
特別是家里有孩子老人的,為了出方便,基本上周圍的都會打掃一遍。
“我去找一下村長吧!你們回去吧!”何建國無奈的揮了揮手。
現在這況,也不是他們留著就有用了!
回去的路上,段巧蘭忍不住問道:“劉知青……不會有事吧?”
姚冬雪本想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但想想這作特別容易讓人誤會,只得開口道:“應該是不會吧!”
說起來,姚冬雪對村子里的人其實了解不多。
就到現在接到村民,至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惡意。
所以,姚冬雪是真的打心底里覺得,劉知青這事,可能更多的是一個烏龍。
但姚冬雪的回答并沒有緩解段巧蘭的憂慮,轉頭又用同樣的問題問了白秀秀三人。
這一次,三人都沉默了起來。
特別是莊月華,也不知道想起了什麼,臉有幾分難看。
回到知青點,白秀秀對兩人說道:“你們也先回去吧!估計還沒吃東西吧,先吃點東西,至于其它事……后面再說吧!”
這個后面,就一直到天快黑了。
在一個年輕人的陪伴之下,劉秀蘭回了知青點。
知青點為擔心了一整天的知青們,看到的跟那個年青人告別,大家臉都有些不好。
特別是有知青認出了那個年青人,竟然就是劉秀蘭買柴火的那家小兒子。
這下子,即使一向是大家老大哥的何建國,也沉下了臉。
但大家什麼也沒有說,
甚至是劉秀蘭看到那男青年離開后,看到眾人就立刻收了笑容也都沒有開口。
看到劉秀蘭連招呼都不跟大家打一個就直接轉回了二進,全都聚在男集宿舍的知青們也各自回了自己宿舍。
天已經暗下來了,回到宿舍的姚冬雪了冰冷的炕有些無奈。
今天因為劉秀蘭的事,大家都沒心折騰吃喝。
明明是期盼無比的獨自開火的第一天,就這麼草草的過去了。
姚冬雪上午做的那鍋魚湯因為出去找人兩趟,三人吃飯時已經過了中午。
下午劉秀蘭又還沒有回來,姚冬雪三人也沒有心思做飯,就干脆就著剩下的那點魚湯,加了點青菜,煮了一大鍋疙瘩湯分了吃。
后來,所有知青們在大宿舍聚在一起等待劉秀蘭的消息的時候,因為不住冷又點了兩個火盆。
大家各自出了一些板栗、花生什麼的烤著來當做零食吃。
姚冬雪飯量比較大,這樣跟人一起吃自然也就吃了個半飽。
一邊燒火坑,姚冬雪一邊加了碗湯吃了兩包子,肚子里就填的飽飽的了。
既然燒炕,姚冬雪也不準備浪費柴火,放了大瓦罐,又蒸了一鍋做好的饅頭。
瓦罐還是太小,一鍋饅頭也蒸不到幾個。
如果姚冬雪不準備攢糧,這蒸一次也差不多一餐而已。
但想要攢一些做好的食以后吃,那就只能多費點功夫了。
而且,這個時間點其實也還早。
只是因為現在外面天黑的快,大冬天的又沒有什麼事可做,所以大家才早早的窩回了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