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法也沒錯,因為知青本力不足,又不擅長種田的原因,
下鄉的知青里,確實有絕大部分都不能靠著自己養活自己。
所以像姚冬雪、江正這種時不時就有家里支援的,才會那麼讓人羨慕。
盡管姚冬雪并不能算在其中,可有姚家人的這份關心,還是讓姚冬雪頗為。
當然,這也給了機會,讓可以把一些不方便說明來路的資套進去。
把油準備好,姚冬雪開始準備食材。
先拿了幾塊豆腐放進盆里碎,然后從隔壁拿了幾個胡蘿卜、大蔥出來,切丁加進去。
這一加,一個盆子已經裝不下了。
姚冬雪再拿了洗好的木盆分一些出來,然后又分別加蛋、面,以及調味料,仔細的攪拌均勻,再放一邊。
調完豆腐丸子的,姚冬雪又拿了一盆切好腌好的。
這是前段時間姚冬雪晚上在空間理好的。
這些是用來炸的。
姚冬雪早就想做了,就是起油鍋不方便。
直接放在一邊讓它味,姚冬雪又開始準備做其它的。
前世做為s省人,姚冬雪還擅長做炸麻花跟散子。
這兩樣姚冬雪小的時候,家里也只有過年才做。
后來長大了,人們生活條件好了,那是隨時想吃就能做。
姚冬雪只在外,也曾在網上、市場買過不次這兩種東西,但總是跟小時候吃的有些不一樣。
所以,后來過年特意找姚媽媽學過,平時想吃就可以做!
姚冬雪特意把空間里最大的盆拿了出來,把剩下的面倒進去還不夠,又開了新的一袋加了一些進去。
加好面后,往里面加了量的鹽、發酵、還有據口味的糖,再加上蛋、溫水就開始攪拌,面絮狀后再加油面。
做麻花面是有技巧的。
就跟洗服那種,那樣出來的面可以拉開。
等到面好了就分大小差不多的小劑子,然后再香腸樣長條,刷點油醒發。
醒發的時候姚冬雪又順便了做散子的面,
等做散子的面好,麻花也可以開始了。
一個麻花要兩面,都好了扭在一起才能形。
形了的麻花需要再次醒發至一倍大小,才能下鍋炸。
姚冬雪出來的麻花偏大,介于東北大麻花跟s省的麻花之間。
做了不,準備大部分收進空間,以后上工的時候用來做干糧。
做散子的面要兩次,姚冬雪麻花的間隙的。
麻花有先好,醒夠了時間的,就放進空間中,
散子比較特殊,的長條要盤起來用油浸起,醒好后把面纏在手上,用手繞圈,輕輕的拉扯形。
姚冬雪也像是做麻花一樣,做好了先放空間里。
再準備其它材料,
這一次,姚冬雪準備的是油條。
這東西比較常見,也是必備。
準備完了油條,姚冬雪又開始準備蘑菇醬的材料。
是的,姚冬雪準備這一次炸完東西,就直接用剩余的油做蘑菇醬。
所有的食材都準備好了之后,姚冬雪簡單的吃了個午飯,就開始開火。
原本是準備去廚房借火借鍋的。
但是想想當初劉暢聞味而來,姚冬雪還是寧愿在自己宿舍慢慢折騰。
煤爐子控制火還是比較方便,下面的小蓋上有孔,可以通過旋轉來控制。
炸麻花用的是溫油,它最先下鍋。
炸東西的香味十分霸道,隨著姚冬雪第一鍋麻花即將出鍋。
知青點別說二進,就是一進的所有知青也都聞到了香味。
大家最近基本上是一日兩餐,現在剛好才開始做飯,聞著這香味,實在是饞的慌。
白秀秀三人正好還約了段巧蘭一起做鞋,聞著香味忍不住問道:
“段知青,姚知青這是在做什麼?味道好霸道!”
“不太清楚耶……不過換豆腐的時候,我有聽說好似準備炸點豆腐丸子!”
“豆腐丸子嗎?”一旁的莊月華愣愣的重復了一句。
其它三人看到這種況,也沒有再開口說話了。
知青點一進里,劉暢摁著肚子,哀嚎著:
“姚知青做了什麼好吃的?覺更了怎麼辦?”
“忍著唄,應該很快就結束了!”張明亮一邊咽著口水,一邊勸著。
這油的味道,真是迷人啊!
也不知道姚知青用了多油。
張明亮能夠清楚的判別出來,這絕對不是上一次煎的豬油。
有家里的支援就是不一樣,連他們在城里過年都只能小心翼翼計劃的炸貨也敢在這不年不節的做。
已經準備吃飯的江正無奈的放下筷子,這姚冬雪是準備提前準備年貨嗎?
也是,隊長不是通知要準備過年計劃了嗎?
看樣子他也得好好規劃一下他的過年計劃了。
做為知青點唯二還繼續著一日三餐的人,江正算是很不好運。
勉強的吃了一餐面條,江正連鍋都不想洗的倒在床上。
關的門里,油炸食的香味一飄就飄了一個下午。
知青點的眾人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反應的時候,一道道更濃郁的香味飄了出來。
姚冬雪雙眼發亮的聞著蘑菇醬的香味,
不愧是親手摘到的野蘑菇,這味道跟以前在市場上買來的干蘑菇完全沒得比。
用小木筒把剛做好的蘑菇醬裝完,姚冬雪把剛才盛起來的殘油又倒了進去。
油炸后的油,在穿越前聽很多人說起過吃了對不好。
但姚冬雪卻基本上每次都會想辦法做些其它吃食。
這估計就是有空間可以存儲各種食材以及半品食后的習慣吧!
等到姚冬雪用做了最后一鍋的蘑菇醬的瓦罐,做好了今天晚上的晚餐之后,整個知青點的人總算松了口氣。
看了看特意放在外面的油條,以及最后用純蘑菇做的醬,姚冬雪盛好面條后,還是先出了宿舍。
這個點,不管是知青點的大廚房,還是獨自做飯的知青們,都在忙碌著晚餐。
敲開段巧蘭的門,姚冬雪把籃子里油條給了三條。
因為用的是瓦罐的原因,姚冬雪做出來的油條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