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被姚冬雪塞過太多次東西,段巧蘭也知道推遲不過,只得先接下東西。
心中暗暗下定了決心,今天晚上就把板栗給煮上,明天做一鍋板栗糕給姚冬雪送去。
這板栗糕段巧蘭也是跟姚冬雪學的。
也是現在的食材中,唯一能夠做的好吃的東西。
從段巧蘭宿舍離開后,姚冬雪把剩下的油條送到江正宿舍,
看到東西,江正忍不住微微挑了挑眉。
沒看出來,姚冬雪還有這個廚藝。
因為平常大多數是做包子一類的東西,姚冬雪很多時候還要跟段巧蘭學習。
江正比段巧蘭收的更痛快,他是完全不用擔心回禮的。
家里的幾位老人,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好東西都收刮了給乖孫寄過來。
要不是每一次寄的時候都是江正父母出面,
把一些不適合的、或者是數量太多的給悄悄藏起來,估計江正就得頭疼怎麼去理那些東西了。
連江正的宿舍都沒有進,姚冬雪就完了任務。
看著籃子里最后一樣東西,姚冬雪轉又去了廚房。
廚房現在也正在做晚飯,今天是值班的是李興跟跟一個老知青。
看到姚冬雪遞過來不小的碗里,那散發著人的香味,粒粒都吸滿了油的蘑菇醬,兩人只差流下了口水。
完全沒有辦法推遲,李興知有些不好意思的接過,看著姚冬雪真誠的說道:
“謝謝你,姚知青!”
姚冬雪笑笑,沒有說什麼的就離開了。
晚上,姚冬雪在空間忙了一兩個小時,把預計的釀豆腐給做出來了。
早上,整個知青點還沒有起來的時候,姚冬雪已經做好了早餐。
熬的濃濃的小米粥,昨天炸好就收進空間里的油條,擺上的時候還有點燙手。
以及一盤早就讒上的釀豆腐。
的飽餐了一頓,姚冬雪又開始折騰起豆腐包子來。
其實前段時間,姚冬雪也幾乎是有時間就會做些包子、饅頭、餃子、大餅一類的干糧。
空間里能用上的材料,姚冬雪每種都做了一兩百個不等。
然后一點一點慢慢蒸好,再放到適合溫度才收起來。
這樣以后加餐才會更方便。
豆腐包子算是素餡,能搭配的種類還不。
姚冬雪搭配著有的材料,做了好幾種餡。
而面姚冬雪則了兩種,一種是純白面,占了絕大多數,這是準備藏進空間的。
剩下的則是用了有些發灰的面,
里面還加了一些姚冬雪仔細篩過一次又一次的玉米面。
這些都是準備放在外面的,
現如今的面就是這樣,麥麩去不干凈,很難有多白。
姚冬雪白面包子做了一半的時候,二合面也醒發好了。
干脆收了白面,準備先包一部分放外面的包子出來。
開始包之前,姚冬雪又在瓦罐里加了骨頭跟紅、白蘿卜,準備今天中午就著骨頭湯吃包子,也算是一餐了。
放外面的包子姚冬雪包了三十來個的時候,二進已經響起了開門聲。
姚冬雪看了看剩余的餡料,先收了一部分進空間,然后才繼續干活。
又過了一會兒,雜糧白菜粥、小米南瓜粥的香味開始若若現。
姚冬雪手上的作不停,包子做了一板又一板。
中途骨頭湯水煮滾了,姚冬雪去了幾次湯上面的泡沫,才把包子放上去開始蒸。
等到姚冬雪包子蒸好的時候,對面不只是有雜糧白菜粥、小米南瓜粥香味,還有醬菜、烤土豆的味道。
姚冬雪不用仔細辨認就能知道,今天吃南瓜小米粥的又是李興知,雜糧白菜粥加烤土豆的則是段巧蘭。
段巧蘭其實一直很節約,而且干活也最拼。
三人中,姚冬雪是憑借著天生的大力占據了榜首。
而江正不要說男力的差別,也是從小訓練到大的。
雖然他本心并沒有想過一定要干多活賺多工分。
但因為家庭因素以及從小到大到的訓練,
江正的子就是要麼就不做,既然做了,就一定要認真對待。
可就是在這樣的況下,段巧蘭攢下的工分,還是跟江正不相上下。
相比起每月都有家里支援的江正,段巧蘭在生活上卻節約很多。
但段巧蘭卻是個十分有骨氣的人,
即使跟姚冬雪、江正兩人私不錯,對于兩人時不時的分行為,也都會努力以其它的方式還回來。
這并不是因為太好強,而是覺得朋友之間,有來有往才是平等互助的關系。
先蒸好的包子姚冬雪用干凈的草筐子裝好,這一次,沒有收進空間。
二合面的包子做完,姚冬雪一邊聽著外面的靜一邊繼續包白面包子。
等到姚冬雪第三鍋包子也蒸好了,所有的包子餡也蒸完了。
姚冬雪看了看還剩下的面,干脆把它們直接做了饅頭。
這麼雪白的面,即使想做其它的也不方便吃,還不如做饅頭,晚上加餐,或者是躲著人都可以解決掉。
對面的段巧蘭兩人已經吃完飯收拾好了,甚至白秀秀兩人都拿著書上李興知又去了段巧蘭房間。
昨天下午幾人是聚在李興知房間的,今天則換了段巧蘭房間。
這個冬天,幾個知青已經做夠了明年穿的所有鞋。
甚至連夏天干活的草鞋,們都準備了好幾雙。
現如今,也實在是沒有什麼活做了,所以們才會湊在一起看書。
這還是看到姚冬雪跟段巧蘭兩人,上次從市區廢品站帶回來的各種書之后,才開始的。
這麼忙活的不只是知青點的這些知青們,村甚至是大東北的其它人都這樣過的。
在這漫長的窩冬時刻,他們會把前一年堆積起來的那些事一一做完,然后盡全力的為下一年的忙活準備著。
姚冬雪他們這些知青遠道而來,家里積累的活。
所以,整個冬天能幫的就是那點做鞋的活,其它的人家可不是如此。
偶爾聽村里的大娘說,
冬天他們從修家、養、到做吃食、準備工等等,什麼都要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