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知青點的早飯后,白秀秀通知大家一起去廚房聚一下,打算計劃出今天知青點團圓飯的菜。
過去的時候,姚冬雪才發現,莊月華跟張明亮兩人已經請了探親假,并且今天一早就走了。
因為探親假時間有限的原因,大家基本都會在過年前才請假回去,這樣還能跟家里人過個團圓年。
如今,知青點只剩下十二人,大家開始商量著過年要準備幾個菜,以及哪些菜。
現如今資特別缺乏,商量來商量去,大家決定的菜其實跟以往沒有什麼差別。
區別只在于分攤在每個知青上的數量。
對于姚冬雪三人來說,還真不是問題。
會后干脆就把屬于自己的那一份提早送到了何建國手上。
這樣,他們只需要過年的時候,再一起準備團圓飯就可以了。
第二天大家還是各忙各的,
姚冬雪現在也沒有什麼事了,不是跟知青們湊在一起扎鞋底,就是帶了書一起看。
又過了一天的早上,姚冬雪走進村里的時候,就聽到到竄的小孩子們唱著這首過年小歌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熬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鍋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煮,二十七殺年,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初二初三滿街走。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在東北這地方,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
這一天,村的村民們要掃塵、洗澡、還有春聯、剪窗花。
當然,如果是以前的話還要祭灶王。
但現在不是破除封建迷信了嗎?
即使大家心里還有點想法,也沒有誰真的敢真的這麼干。
說起來,這所謂的二十三,糖鍋粘。
指的就是民間的傳說中,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為了讓灶王爺在向玉皇大帝稟報的時候說些好話,在送灶王爺回天上時,一定要給他擺上甜甜的祭品。
家里有條件的,會在這一天做些麥芽糖來祭祀。
而沒有條件的也會買兩顆糖,或者是做點其它食來供奉。
姚冬雪穿越前小時候也生活在村子里,這一天村里也同樣熱鬧。
不過那時,基本上也都是去外面買包裝好的糖果。
五六的,好似開啟了過年的開端。
那時,姚冬雪還記得,家人總會要求他們這些孩子說話小心點。
說是這樣能讓灶王爺有個好印象,上天稟報時,才不會說不好的話。
想起往事,姚冬雪角的笑容都沒有散去。
直到走到大隊長家的院子外,
今天姚冬雪進村子就是特意來找大隊長媳婦的,這是在摘山貨時都已經說好了。
大隊長媳婦有一手十分不錯的剪窗花手藝,
據村里的大娘們說,能夠剪出其它人沒有的花樣。
窗花是要在玻璃窗上更好看,知青點的那些木窗,里外都不是回事兒。
但姚冬雪前世對視頻里的剪紙手藝太向往,舍不得放棄這樣的好機會。
姚冬雪到大隊長家的時候,大隊長家院子里沒有任何一個人在。
姚冬雪有些猶豫,是不是來的時候不對?
但想想現在也沒有手機電話可以約一下,姚冬雪還是準備先人:
“彭大娘……彭大娘,你在嗎?”
大隊長媳婦頭上包著頭巾,手上拿著長長的高粱掃把,正在打掃衛生。
聽到約約傳來的呼聲,趕放下手中的東西。
急急忙忙的走出來,大隊長媳婦就看到知青點那個外表瘦瘦弱弱,實際上有一大力的新知青,正猶猶豫豫的站在院子外面。
“咦,姚知青過來了啊!趕進來!”大隊長媳婦一邊說著,就一邊要解下頭上的頭巾。
也確實只有知青點的那群小年青們,來找村里人才會站在院子外面人,
要換了村里人,不管是男老,去誰家都是直接進院子。
的人還是直接進家呢!
姚冬雪看到大隊長媳婦的這副裝扮就知道是在做什麼,趕擺了擺手,頗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那個,彭大娘,你們今天既然忙就先去忙著,我就是想問一下,看看你什麼時候有空。”
大隊長媳婦解頭巾的作一慢,今天確實有些忙,家里家外要徹底打掃一遍,一家子基本上都得起來。
“過了今天我天天有空!不過姚知青,要不你先說是什麼事?說不定不需要等明天呢!”大隊長媳婦也十分干脆的問著。
“就是您上次不是說過剪窗花的事?我想請您幫忙剪幾幅。”姚冬雪不好意思的笑著請求著。
“我說什麼事呢!你等著!”大隊長媳婦說完也不等姚冬雪反應,就直接轉回了房間。
過了一小會,就拿了幾個折疊不同形狀,明顯有不同程度剪開痕跡的紅紙出來。
大隊長媳婦招了招手,示意姚冬雪進來,然后仔細的給一一介紹了起來。
對于窗花,姚冬雪并不了解。
大隊長媳婦看到自己說了半天,還是一臉迷糊。
干脆選了一個比較小的,展開來給姚冬雪看。
這幅小的窗花比較簡單,是最傳統的福字。
但姚冬雪看著中間一個圓圓的大福,四邊還有一些簡單的圖案裝飾,也看呆了。
原本以為,這種東西只有穿越前,廠家用機生產才能做出來,
哪里知道就在這小小的村子里,一個婦人只用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自己剪出來。
這……這純粹是藝啊!
姚冬雪那欣賞的目太過于純粹,看得大隊長媳婦都樂了。
這還是最簡單的剪紙呢!
才哪里到哪里!
想了想,大隊長媳婦也不為難這什麼也懂的孩子了。
除了把剛才已經展開的福字塞給姚冬雪,還挑了另外兩張比較復雜的剪紙遞給姚冬雪。
看到姚冬雪接過去一副特別仔細的樣子,也不由得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