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正帶來的白面最多,三人一下午給他包了足足兩百來個餃子凍上。
而姚冬雪跟段巧蘭包的餃子數量也差不多,
唯一差別的就是做餃子皮以及餡的材料而已。
姚冬雪餃子皮加了一些玉米,餡的話倒跟江正沒有差別,多還是摻了點進去。
而段巧蘭則不同,皮比姚冬雪摻的玉米面更多。
只是保證了能夠形,就是比其它兩人搟出來的皮要稍微厚一些。
至于餡,除了數量的二十來個過年吃的餃子之外,其它全都是統一的酸菜餡。
過年吃的餃子里還加了些蛋皮,
即使如此,這也算是不錯的餃子餡了!
當然,加多了玉米的餃子皮韌沒那麼好,做的時候比普通餃子稍微小了一點。
餃子凍好后,三人各自收好。
第二天,知青點又召集大家一起蒸饅頭。
也像前一天一樣,姚冬雪三人做完知青點的量,就立刻回去做他們自己的了。
而相對于知青點的那點數量,姚冬雪三人做的量才有真正過年的覺。
當然,這并不是姚冬雪三人自己說的。
而是主過來幫忙的白秀秀、李興知兩人嘆的!
1974年的春節早上,
姚冬雪睡了個自然醒。
穿越前還沒有結婚,所以每一年過年都會隨著父親一起,回到那個養育過的小村莊。
村里的過年氣氛比城市里更濃重一點。
大年三十,姚冬雪通常是在鞭炮以及熱鬧中醒來。
但今年的這個年,沒有!
沒有了鞭炮聲!
沒有了小孩子的熱鬧聲!
也沒有了爸爸早早就播放的新年歌曲聲。
以及,媽媽總是會忍不住的嘮叨電話。
這些,全都沒有了!
躺在床上,姚冬雪呆呆的看著床頂。
這間房間的房頂因為一直維護的原因還不錯,
姚冬雪住進來前也打掃過,房頂沒有蜘蛛網一類的東西。
但它是瓦頂,
在姚冬雪穿越前的世界里,即使是在農村,也很能夠看見了。
記憶中睜開眼睛看到的要麼是裝飾后的天花板,要麼就是蚊帳細的頂。
像這樣純粹的瓦頂,好似只有小時候遙遠的記憶中才存在。
心實在是有些奇怪,
這麼多年來,姚冬雪其實也想過無數次,
要不要暫時擺的原生家庭,
去一個完全沒有任何人認識的地方,過兩年日子。
但不管是姚冬雪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前還是之后,都只是偶爾才會想想而已。
真正的去做,其實沒有任何一次有半點行。
所以,在穿越后姚冬雪的心其實有些復雜。
除了突如其來,好似命運一般,竟然達了心底曾經閃現過無數次的愿之外。
還有一種完全不敢回憶過去的心慌。
甚至不敢想,如果在那個世界真的不存在了,
那嘮叨的媽媽要怎麼辦?
以后傷心了,又有誰能夠隨時接的電話?
再為那些過去而憤怒時,又有誰可以陪?
還有家里已經八九十歲的爺爺,
他們雖然小時候總會讓讓著弟弟妹妹,
長大了也一個勁的追問結婚的事兒,
過年回家不只是一天三餐的給安排相親。
可是,那可的,總是會在所有人面前,很驕傲的重復了一次又一次的說著:的雪,是多麼的棒多麼的厲害多麼的孝順又多麼的可!
還有那曾經在小時候覺得很兇的爺爺,卻不只一次做了乖乖聽話的老小孩。
連的去煙,都要在外面多吹會寒風,就怕留了煙味會被發現!
娶了妻子,卻還是堅持要給留下屬于自己房間的爸爸……
雖然,姚冬雪曾經無數次都覺得,這是他們對當年放棄的補償,
在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放棄了,
在堅強了之后他們又來管!
那不是,那只是一種責任而已!
所以,姚冬雪也一直覺得,如果想要幸福下去,
至要離這讓忘不掉當初的事的原生家庭兩年。
才能讓距離產生,才能真正的釋懷。
可現在,的愿達了!
姚冬雪卻不知道,應該怎麼去釋懷,怎麼去幸福!
第一次沒有早早的起來忙碌,姚冬雪就這樣躺在床上,任由萬般思緒紛飛。
直到對面傳來了開門聲,一進傳來了說話聲。
不久后,段巧蘭的腳步聲響起,
今天知青點也要吃團圓飯,
昨天說好了,早上起床后大家就一起去做。
姚冬雪沒有再躺下去,收斂起剛才所有的緒,開始收拾著起床。
段巧蘭只在門外了姚冬雪,姚冬雪應了后就離開了。
姚冬雪作利落的收拾好,還趁機進空間給肚子補了點存貨。
知青點的人吃兩餐,這團圓飯菜富,晚點吃也無所謂。
可習慣了三餐的姚冬雪卻頂不住。
但也僅只是快速的吃了三個包子,喝了碗骨頭湯,然后又吃了半個饅頭去了去味就夠了。
至于肚子里還有的空位置,那肯定是要留給這餐富的團圓飯啦!
姚冬雪進一進的時候,就看到清掃了積雪的院子里,擺著長椅、木桶、木盆等工。
男知青們正圍繞著水井忙個不停。
知青點這口古井可是個寶,不只常年不枯,還冬暖夏涼。
要不是知青點距離村里其它人家實在是有段距離,估計知青點天天只是打水都人來人往了。
今天難得的齊聚在水井邊的都是男知青,
姚冬雪看了一眼,劉暢正在收拾魚。
魚是今天早上去村委那邊領的,這是村每一年都會有的過年福利。
一戶一條,據家庭員數量來分大小。
當然,這是要用工分換的。
而需要扣除的工分早就預留好的。
像知青點這樣人多的,估計一個人一兩個工分就夠了。
一旁的另外一個知青正在洗酸菜,這是今天中午的配菜。
知青點大廚房有腌酸菜,而且還是用那種足足有半人以上高度的大肚缸子。
足足有兩大壇,夠整個知青點吃上一年半載了。
旁邊有在清洗泡發后的筍干、蘑菇、木耳、還有豆角干、茄子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