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方……好似真適合!”站在三人的目的地前,姚冬雪肯定的點了點頭。
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應該正于板栗林上方。
不遠,就是個錯峰,站在這里都能看到頂端一大片山林。
錯峰的腳下,巖石的隙一刻不停的向外滲著水。
再繼續向前走,有一段水流又進了稍微低一些巖石里。
這一片石壁,讓這一塊地被半包圍在其中。
順著石壁再稍微再往前走一點,就到了這片稍微有些傾斜的平地的盡頭。
這里是突然陡峭的山峰,讓人本找不到去路。
但姚冬雪猜測,可能這道水流,就是他們自留地旁小溪的源泉之一。
而一直被巖石隙滲出來的水滋潤著的這一片稍微傾斜的土地,足足比下面板栗林都大。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里水流過大,并沒有養出大的樹木。
倒是灌木跟各種野草,生長的十分繁茂。
段巧蘭都沒有想到能夠真的找到這麼適合的一片地,
原本就已經打定了主意,實在不行,就多找幾個地方湊數,哪知道……
因為這片地長期被水滋潤著,野草茂的同時,也很好理。
段巧蘭看的心,干脆直接對兩人揮揮手,就開始投了清理野草的工作中。
江正無奈的嘆了口氣,
怪誰呢,路是他帶的!地是他找的!
除了干活,還能怎麼辦?
姚冬雪也十分滿意,也不先理野草,而是先把這片地的野菜給收拾了。
轉眼間就中午了,三人找了個地方一邊吃東西一邊休息。
段巧蘭看到姚冬雪放在一邊的背簍,忍不住翻了一下:
“這里野菜那麼多?你怎麼就摘了這麼點?”
“摘那麼多干嘛?”江正看也沒看一眼,懶懶的接了一句。
“那倒也是!”段巧蘭嘀咕了一句。
也是,姚冬雪只是有摘山貨的癮,雖然一直有摘野菜回去,可要說摘回去的野菜數量,其實也還好。
估計是在城市里長大,沒有看過這麼多的山貨,就是忍不住手吧!
就跟秋天上山時是一樣的覺,
只要看到能吃的,就恨不得全都背回宿舍。
姚冬雪輕輕笑了一下,沒有說什麼。
但目卻很自的落在了三塊拔完草的面積,三人是從三個角落開始的,姚冬雪無疑又占了第一。
不過這種況,其它兩人并不意外。
但在半下午干完活的時候,段巧蘭還是忍不住歪著頭打量了好半晌。
“看什麼?”姚冬雪忍不住問了一句。
段巧蘭嘿嘿一笑頭,說道:“中午的時候對不起!”
“對不起什麼?”姚冬雪一愣,中午有什麼事嗎?
“就是……你上午干了那麼多,我都沒有發現!”段巧蘭更加不好意思了。
三人本來就是準備拿著背簍走的,自然是在中午吃飯的石頭旁。
姚冬雪回頭看了看上午干活的位置,
明明什麼都看不到,實在是不能理解,段巧蘭為什麼會突然道歉。
當然,當初會特意選擇那個位置,姚冬雪本就是想著能夠在摘野菜的時候順便做手腳。
段巧蘭只是笑著,中午只是下意識的提出了疑問。
畢竟從上山開始,只要不是很趕路,姚冬雪總是會忍不住對周圍的野菜下手。
再加上板栗林上面的野菜,以及這一片地的野菜,
所以段巧蘭看到連背簍都不滿時,才會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但后來也想過了,當時的語氣雖然是疑,也確實是帶了一質疑,自然就覺得對姚冬雪很抱歉。
一邊的江正一聲不吭的背上自己背簍,回頭催促的看向兩人。
可憐他第一天不上工呢……
結果太才升就上了山,太都快下山了才干完!
簡直就跟上工時沒什麼差別!
不對,上工還有工分給呢!
在這里干活,可是連工分都沒人給他啊!
至于收了之后肯定會分他的那一份……
他江正像是缺那口東西的人嗎?
這塊地比板栗林距離知青點還稍微遠一點,
但路其實好走不,就是比較,如果不是滿山竄的人基本找不到。
所以三人回到知青點的時間,反倒不是特別晚。
順路一人拖了兩捆干柴回去,那邊去的人,干柴積累的多。
除了一些因為山林氣重,時間太長有些朽了的,其它干柴就完全是任由三人挑選。
就是離知青點太遠,為了柴火特意來這里不太值得。
但沒事,接下來三人估計會時常往來。
第二天早飯后,三人帶著知青點唯一的一把鋤頭進了山。
這是知青點種自留地的工。
今年因為有姚冬雪三人帶著,知青點后面的自留地早早的就種好了,而且種的滿滿當當的。
三人在背簍里放了水瓢,準備到時候在巖石隙下面弄條,再弄幾個小坑,這樣既能用水,又能夠水不至于太多。
當然在斜坡邊緣附近也要開,這樣才能保證流到板栗林下面去的水還能照舊,甚至更適合板栗林的需求。
翻地、撿草石頭、做水、蓄水坑……三人又忙了整整一天,才趕在知青們回來之前回了知青點。
今天借用知青點鋤頭的事三人不想被發現,今天特意早回來了。
所幸那塊地剩下的活可以不借用鋤頭,明后兩天,三人不需要特意趕回來。
至于原本排在明天值班的江正,他跟人商量了換了一天班。
忙了足足三天,三人才完所有的活兒。
這塊三人種植的品種并不多,主要是花生、大豆、土豆、紅薯四種。
土豆是獨種了一片,大豆跟花生是套種的。
而紅薯則是種了邊緣。
這一忙完,江正毫不猶豫就跑去了他城里的親戚家。
而段巧蘭則恢復了每天按時上工下工的生活,
甚至連江正耽擱的值,都主接了過來。
現如今農活不忙,肯定沒有得可以一天干十來二十工分的好事。
所以段巧蘭每天干完自己的活就回來,不是上山就是忙自留地。
而山上的地,基本上都是姚冬雪去看況,
草才鋤過,也不缺水,主要就是關注一下種子發芽的況,并且補種。
至于后面的活……
當初江正去城里時也說好了,上面的活肯定是三人一起干的。
而且,江正是知青,即使大隊長對他網開一面,
他也只能偶爾進進城,并且每次還不能太長時間!